"春风东来忽相过":东来的春风忽然吹过,
"金尊绿酒生微波":使金樽中的渌酒生起了微波。
# 绿酒:美酒。一作“渌酒”。
"落花纷纷稍觉多":落花在席间纷纷飞舞,
"美人欲醉朱颜酡":席上的美人快喝醉了,脸红得像朵桃花。
# 酡:因饮酒而面红。,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青轩桃李能几何":青轩旁盛开的桃李花能得几日鲜艳?
# 青轩:指豪华的车子。轩:堂前栏杆。
"流光欺人忽蹉跎":流光不待,青春易失,日月蹉跎而过。
# 蹉跎:光阴虚度。,流光:谓日月之光。
"君起舞":朋友,快来跳上一曲吧,
"日西夕":红日就要西落了,
# 西夕:谓太阳西下而昏暮。
"当年意气不肯倾":正当青春年少的时候不及时饮酒行乐,
# 倾:超越。一作“平”。,意气:意态,气概。,当年:壮年。指生命的全盛时期。
"白发如丝叹何益":等到满头白发之时再后悔又有何用呢?
"琴奏龙门之绿桐":弹奏着龙门之桐作制的琴,
# 龙门之绿桐:传说龙门山上桐树善作琴。龙门:龙门,山名。名“龙门山”者共有四处。传说龙门山上桐树善作琴。
"玉壶美酒清若空":喝着玉壶中清澈的美酒。
# 清若空:清澈透明的美酒盛在饮器里,仿佛空无所有似的。
"催弦拂柱与君饮":在动听的琴曲伴奏下,我与君开怀畅饮,
# 催弦拂柱:弹琴前的准备工作。催弦,上紧琴弦。拂柱,调整弦柱,校正弦音。
"看朱成碧颜始红":直喝得看朱成碧,满面红光。
# 看朱成碧:形容眼花,视觉模糊。
"胡姬貌如花":貌美如花的胡姬,
# 胡姬:古代西域出生的少数民族少女。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
"当炉笑春风":站在台前微笑,满面春风。
# 当炉:卖酒。垆,酒店中放置酒瓮的土台子。
"笑春风":笑春风啊,
"舞罗衣":舞罗衣,
#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君今不醉欲安归":您今天不在这里痛饮一醉,还准备到哪儿喝去?
# 安:哪里。,欲:一作“将”。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乐府诗,诗人以宴饮场景为依托,通过春景、美酒、歌舞等意象,抒发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核心主题。第一首诗写流光易逝,少壮易老。第二首诗亦为及时行乐之辞。全篇在"金樽渌酒""胡姬当垆"的声色描写中暗藏悲凉底色,在乐府古题框架下实现了对传统宴饮诗的突破。结尾三叠"笑春风"的复沓手法,更强化了及时行乐主题的感染力,凸显出盛唐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
2. 分段赏析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此两句以春风、金樽起兴,勾勒出宴饮的场景。“忽相过”的“忽”字点明春光易逝的倏忽感,暗示时光流转的无情;“渌酒生微波”则通过酒面波纹的意象,隐喻内心的波动与对生命短暂的敏感。金樽与春风相映,既显奢华,又暗含自然与人事的对照,为全诗的“及时行乐”主题埋下伏笔。“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落花纷纷”以自然凋零之景象征青春易逝,与美人的“朱颜酡”(醉后红晕)形成对比:前者是衰败,后者是盛极一时的艳丽。“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轩桃李”代指青春年华,以桃李花期短暂比喻人生的美好难以持久;“流光欺人”则将时间拟人化,赋予其欺骗性,暗含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愤懑。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时光易逝。由春风联想到落花,由落花联想到美人朱颜如同桃李,不能有几时红艳,此皆因流光欺人之故。“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此四句转折至劝诫。感叹人生易老,少壮不能挽回。“日西夕”,既用来烘托悲情,又暗示人到暮年。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卷三认为这是及时行乐之辞。”“及时行乐”在李白诗文中常言及,自不免含有消极因素,但它又总与叹惜光阴虚度和珍惜生活相联属,因而自应有其积极的一面。“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首句言琴佳,次句言酒清,“玉壶美酒”极写酒之清澈,与“清若空”的夸张手法结合,营造出超脱尘世的宴饮氛围。两句以器物之珍烘托狂欢场景,为下文醉态描写铺垫,体现李白诗中对物质享乐与精神自由的并重。“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写在琴声中痛饮,醉态从“颜始红”递进至“朱成碧”,既呼应前文美人酡颜,又以色彩颠倒强化狂欢的极致,凸显李白“醉态思维”的创作特色。“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末段以胡姬的笑、舞将宴饮推向高潮。“后五句写面对如花少女的歌舞欢笑,应大醉而归。“胡姬”二句用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诗意。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二节“西市胡店与胡姬”云:“李白篇什中道及胡姬者尤多。”除此篇“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外,还有“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白鼻騧》)、“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二首》之二)等。足见当时长安,以歌舞侍酒为生之胡姬甚多。
3. 作品点评
这两首诗是李白以乐府古题填新词。第一首诗写流光易失,少壮易老。李白将其改写为抒发及时行乐主题的诗歌,体现了对传统题材的创新突破。第二首诗写及时行乐。首句言琴佳,次句言酒清,三四句写在琴声中痛饮,后五句写面对如花少女的歌舞欢笑,应大醉而归,足见当时长安,以歌舞侍酒为生之胡姬甚多。
# “烟波”字妙。英雄之气,亦自难平。余未壮年,诵辄心折。
明梅鼎祚、屠隆《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 (太白)《乌夜啼》《乌栖曲》《长相思》《前有樽酒行》《阳春歌》《杨叛儿》等,出自齐梁《捣衣篇》,亦似初唐。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
# 即古所云“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之意,写来偏自细致,不是一味豪故,又不是齐梁卑靡之音,故妙。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外感慨之词,亦见其姿致。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