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复双燕":天上自由自在比翼而飞的双燕,
"双飞令人羡":实在令人羡慕。
"玉楼珠阁不独栖":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在玉楼珠阁中共筑爱巢,
"金窗绣户长相见":在金窗绣户间相互嬉戏低飞。
"柏梁失火去":柏梁台失火了,焚烧了它们的巢窝,
# 柏梁:汉武帝时皇宫中有柏梁殿,遭火焚。柏梁:汉长安台名。《三辅黄图》卷五:“柏粱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王琦注云:“《汉武内传》太初元年十一月已酉,天火烧柏梁台。”此句似言李白被谗出众事。
"因入吴王宫":它们只好又到吴王宫里筑巢。
# 因入吴王宫:此句似言太白入永王璘幕府事。
"吴宫又焚荡":吴宫又遭焚荡,
# 吴宫又焚荡:越王勾践伐吴,曾火焚吴王宫。
"雏尽巢亦空":这一次更惨,烧了个雏尽巢空。
"憔悴一身在":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
"孀雌忆故雄":雌燕怀着对雄燕的无限眷恋,憔悴不堪。
"双飞难再得":比翼双飞的日子已难再得,
"伤我寸心中":真是使人寸心欲碎。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双燕离》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寓言诗。内容以双燕为主线,描绘了一对恩爱燕子相依相伴,快乐幸福,不料一场大火降临,雄燕不幸身亡,雌燕憔悴伤心,回旋不去,非常伤感。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象征:李白以双燕象征恩爱夫妻或亲密伴侣,通过描写双燕的离别来隐喻人世间的离别之苦。双燕的形象贯穿全诗,成为情感表达的核心载体。对比:诗中通过双燕曾经的“双飞”与如今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寓情于景:李白将情感融入对双燕生活环境的描写中,如“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等句,既描绘了双燕的美好生活,又暗含了离别的凄凉。
3. 分段赏析
开篇点题,直接描绘双燕双飞的景象,表达了对双燕相伴的羡慕之情。玉楼珠阁、金窗绣户的描写,展现了燕子栖息之地的华美,同时也暗示了燕子生活的优渥与幸福。双燕不独栖、长相见,进一步强调了它们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中间两句叙述了双燕遭遇的变故。柏梁失火,燕子被迫离开,飞入吴王宫。然而吴宫也遭遇焚荡,雏燕尽失,巢穴成空。通过这两次灾难,诗人展现了燕子命运的坎坷与无常,暗喻人生的起伏与不可预测。最后两句描写了燕子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悲伤。憔悴一身,孀雌忆故雄,形象地刻画了燕子对逝去伴侣的深切怀念。双飞难再得,表达了燕子对往日幸福时光的无限追忆与感伤。诗人通过燕子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此诗用以寄寓人类爱情之忠贞。“令人羡”为全诗之眼,是联系人与燕的纽带。
4. 作品点评
《双燕离》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以双燕为喻,描绘了双燕的悲欢离合,这种离别之苦不仅是对燕子命运的感慨,,也隐喻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借此抒发了人世间的离别之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寄托了诗人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一篇:唐·高适《答侯少府》
下一篇:唐·许棠《曲江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