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灯如昼":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月上柳梢头":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
# 月上:一作“月到”。月儿升起。
"人约黄昏后":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元夜时":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 元夜时:正月十五元宵节。
"月与灯依旧":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
# 月:月光。
"不见去年人":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
# 见:看见。
"泪湿春衫袖":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泪湿:一作“泪满”。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感怀元宵人事变迁的词。介绍了去年元宵,主人公在花市如昼的灯火下与爱人相约,今年元宵同样的月与灯景,却不见去年相伴之人,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物是人非的伤感。
2. 写作手法
对比:“去年元夜时……人约黄昏后”与“今年元夜时……不见去年人”,将去年元宵与爱人相聚的欢乐和今年元宵爱人缺席的失落进行对比,强化了伤感之情。情景交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绘出美好浪漫的约会场景,烘托出当时喜悦的心情;“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元宵热闹之景依旧,人却不在,以乐景衬哀情,情景交融,抒发伤感。
3. 分段赏析
上阕之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人的思绪飘回往昔的元宵佳节。彼时,花市之中,华灯齐放,那耀眼的光芒将夜晚照得亮若白昼,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辉煌灿烂的氛围里。而那轮皎洁的明月,也悄然爬上了柳树的枝头,洒下银白的清辉。就在这样美好的时刻,词人与心仪之人在黄昏之后如期赴约。这几句词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浪漫的画面,往昔那段甜蜜的时光,在字里行间徐徐铺展,令人心生向往。下阕笔锋陡然一转,“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词人将视角拉回当下的元宵。举目望去,月亮高悬、花灯闪耀,眼前的景致竟与去年毫无二致。然而,去年陪伴在侧的那个人,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强烈的反差之下,词人内心的失落与哀伤瞬间如潮水般涌来,难以抑制,泪水不由自主地浸湿了春衫的衣袖。这几句词直抒胸臆,将物是人非的那种怅惘与感伤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为之动容。
4. 作品点评
此词文字质朴平实,却蕴含着哀婉动人的情思。它巧妙运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组截然不同的元夜画面,于相同的节日氛围中,展现出迥异的情感思绪。就如同影视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自然衔接、连贯起来,生动地讲述了一位女子在爱情中历经波折、满心悲戚的故事。词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凭借简洁的语句,深深触动读者的心弦,尽显其独特魅力。
# 今世所传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词,见《欧阳文忠公集》百三一卷,不知何以讹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词,疑淑真失妇德,记载不可不慎。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
# 后人误编入《断肠集》,遂疑朱淑真为泆女,皆不可不辨。按“去年元夜”词,非朱淑真作,信矣。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
# 如李易安“月上柳梢头”,则词意邪僻矣。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六
# 元曲之称绝者,不过得此法。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三
# 杨慎升庵《词品》载其《生查子》一阕,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语,(毛)晋跋遂称为“白璧微瑕”。然此词今载欧阳修《庐陵集》第一百三十一卷中,不知何以窜入淑真集内,诬以桑濮之行。慎收入《词品》,既为不考,而晋刻《宋名家词》六十一种,《六一词》即在其内。乃以《六一词》漏注,互见《断肠词》,已自乱其例,此集更不一置辨,且实为“白璧微瑕”,益囟莽之甚。
清纪昀《四库总目提要·断肠词》
# 淑真《生查子》词,《钦定四库全书提要》辨之甚详,宋曾慥《乐府雅诃》、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并作永叔。慥录欧词特慎《雅词》序云:“当时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此阕适在选中,其为欧词明甚。毛刻《断肠词》校雠不精,跋尾又袭升庵臆说,青蝇玷璧,不足以传贤媛。
清况周颐《断肠词跋》
# “去年元夜”一词,本欧阳公作,后人误编人《断肠集》,遂疑朱淑真为泆女,皆不可不辨。按“去年元夜是水叔少年笔墨。渔洋辨之于前,云伯辨之于后,俱有挽扶风教之心。余谓古人托兴言情,无端慨,非必实有其事。此词即为朱淑真作,亦不见是泆女,辨不辨皆可也。
清陈廷焯《词坛从话》引陈文述
# 辛稼轩“去年燕子来”词,仿欧阳永叔“去年元夜”词格。
清张德瀛《词徵》卷五
上一篇:宋·卢梅坡《雪梅》
下一篇:宋·欧阳修《画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