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lán
huā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huā
dàn
bái
liǔ
shēn
qīng
liǔ
fēi
shí
huā
mǎn
chéng
chóu
chàng
dōng
lán
zhū
xuě
rén
shēng
kàn
qīng
míng

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惆怅地站在东栏旁恰似花开正艳的梨树,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逐句剖析

"梨花淡白柳深青":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

# 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

# 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惆怅东栏一株雪":惆怅地站在东栏旁恰似花开正艳的梨树,

# 雪:这里喻指梨花。,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人生看得几清明":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 清明:清澈明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栏梨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做七言绝句。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最后一句,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甚深,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是四十一岁的诗人于公元1077年(北宋熙宁十年)所作。当时苏轼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因梨花盛开而感叹春光易逝的情景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颜色上的鲜明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烘托:同时写飞舞的柳絮和梨花盛开的季节,烘托出春意之浓,春愁之深。对偶:“一株雪”和“几清明”中的“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3. 分段赏析

《东栏梨花》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是前句的回复以"柳絮飞”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应"梨花淡白”。但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更有情致伤春之情更浓。这是因为第一句写梨花、柳叶之色第二句写梨花盛开柳絮纷飞之状。而回复的句式又加重了抒情色彩。它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后两句用“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描绘出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其中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4. 作品点评

《东栏梨花》涵蕴甚深,有弦外之音,题外之旨,具有悲凉的意境。诗人借梨花盛开而感叹春光易逝,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这是他清明人生细腻而真实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耒)好诵东坡《梨花》绝句,……每吟一过,必击节叹赏不能已,文潜盖有省于此云。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五

# (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熳”)此真强作解事者!首句“梨花淡白”即本题也,次句“花满城”本承“梨花淡白”而言。若易首句为“桃花烂熳”,则“花满城”当属桃花,与“惆怅东栏一株雪”了不相属,且是咏桃花,非复咏梨花矣。此等议论,大是笑柄。

清俞樾《湖楼笔谈》卷五

# 浓至之情,偶于所见发露,绝句中几与刘梦得争衡。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三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下一篇: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