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qiǎn
xì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zuì
qiě
tān
huān
xiào
yào
chóu
gōng
jìn
lái
shǐ
jué
rén
shū
xìn
zhù
quán
shì
chù
zuó
sōng
biān
zuì
dǎo
wèn
sōng
zuì
zhǐ
sōng
dòng
yào
lái
shǒu
tuī
sōng
yuē

译文

在醉酒中暂且贪求欢笑,想要发愁哪里还有时间。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实在是没有一点用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只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来搀扶我,便用手推开松树说“走开走开!”。

逐句剖析

"醉里且贪欢笑":在醉酒中暂且贪求欢笑,

# 贪:尽情,且:暂且。

"要愁那得工夫":想要发愁哪里还有时间。

# 那:同“哪”。

"近来始觉古人书":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

# 近来始觉古人书: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始:才。

"信著全无是处":实在是没有一点用处。

"昨夜松边醉倒":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

"问松我醉何如":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

#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只疑松动要来扶":只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来搀扶我,

"以手推松曰去":便用手推开松树说“走开走开!”。

# 以手推松曰:化用《汉书·龚胜传》:“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遣兴》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撰。全词以“遣兴”为题,借醉酒抒怀,表面写闲适洒脱,实则暗含对南宋朝廷苟安政策的愤懑与壮志难酬的悲慨。上片“醉里且贪欢笑”以反语开篇,揭示词人借酒消愁的无奈,又以“古人书全无是处”的激愤之辞,暗讽统治者违背圣贤之道;下片通过“松边醉倒”“以手推松”的戏剧化场景,以拟人手法描绘醉态,既展现独立倔强的性格,又隐喻对政治现实的疏离与反抗。全词语言通俗自然,手法独特新颖,展现出作者晚年清新淡雅的词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词创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彼时辛弃疾闲居瓢泉。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只知贪图享乐。词人忧心忡忡却又无法直言,遂创作此词以宣泄心中的愤懑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借醉酒遣怀题材的词。描绘了词人醉酒后的种种言行与思绪,通过这些内容,营造出一种表面诙谐有趣,实则蕴含深沉无奈与愤懑的氛围,表达了词人辛弃疾壮志难酬,对现实强烈不满,却又只能借醉酒来排遣愁绪的复杂情感,展现出他倔强、不随波逐流的性格特点。

2. 写作手法

拟人:“只疑松动要来扶”,赋予松树人的动作和情感,仿佛松树有了关怀人的举动,将松树拟人化,增添词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同时借这一拟人化描写,展现词人醉态。细节描写:“以手推松曰去”,通过这一细微动作与言语描写,将词人醉后倔强、不与世俗迎合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 分段赏析

上片里,词人自述忙于饮酒作乐,贪恋醉中的欢愉。但一个“且”字,却如神来之笔,将这看似欢乐的表象下隐藏的深沉悲哀展露无遗。实际上,词人是因内心的苦闷忧愁无法排遣,才暂且试图借醉酒后的嬉笑喧闹来忘却烦恼。如此一来,比单纯用高山长河形容愁绪,更深刻、形象且真实地反映出词人内心极度的忧愁。紧接着的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激愤之情。孟子曾讲,书上的内容不可全然轻信。而词人却道,近来领悟到古人书中所言皆不可信,若轻信便全错了。表面上看,像是在全盘否定古书。实则这不过是词人对现实极度不满,为发泄情绪而特意说出的偏激之语,针对的正是南宋朝廷颠倒是非的混乱局面。辛弃疾力主抗金,反对投降,一心渴望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是古书中倡导的正义之举与至理名言,然而南宋朝廷的当权者却将其贬得一文不值,这恰恰表明古书中的道理在当下已全然行不通。词人借醉后狂言,清醒且尖锐地从反面揭露了南宋统治者与古圣贤教诲背道而驰的行径。下片则纯粹描绘了一次醉后的状态。开篇点明时间为“昨夜”,地点在“松边”。此次醉后,词人竟与松树交谈,询问松树自己醉到何种程度,此为醉态之一。以松树为友,足见其知音寥寥。自己醉后身形摇晃,却误以为是松树在摆动;明明是自己扶着松树起身,却称是松树要来搀扶自己,此为醉态之二。最后更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离开,尽显其独立不羁的倔强性格,此为醉态之三。这些醉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极为逼真。但这种不拘小节的醉态,本质上也是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下片仅二十五字,却宛如一幕生动的剧本片段: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更有对性格的精准刻画,内容之丰富在小令中极为罕见。“以手推松曰去”采用散文句法融入词中。

4. 作品点评

此词以“遣兴”为题。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在描述悠然闲适的心境。然而,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字里行间实则深藏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词人那绝不随波逐流的倔强生活态度。此词语言通俗易懂,文字灵动活泼,表现手法新奇独特,展现出作者晚年清丽淡雅又不失豪放的词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作者说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意思不是菲薄古人,否定一切古书的意义,而是针对当时政治上没有是非和古人至理名言被抛弃的现状,发出的激愤之辞。词中写醉态、狂态,都是对政治现实不满的一种表示。

近代词学家胡云翼《宋词选》

#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唐宋词欣赏》

# 下片写醉态,无意求新,而能戛戛独造。此词实写一“愁”字,纯从反面写。

现代词学家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巩《墨池记》

下一篇: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