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cháo
huān
·
·
huā
tóng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huā
tóng
jīn
zhǎng
mén
shí
èr
qīng
xiǎo
fēng
guāng
làn
màn
piān
ài
chūn
miǎo
yān
qīng
zhòu
yǒng
yǐn
yīng
zhuàn
shàng
lín
yóu
líng
zhǎo
xiàng
zhà
qíng
xiāng
chén
rǎn
chuí
yáng
fāng
cǎo
yīn
niàn
qín
lóu
cǎi
fèng
chǔ
guàn
zhāo
yún
wǎng
céng
xiào
bié
lái
suì
jiǔ
ǒu
huān
méng
chóng
dào
rén
miàn
táo
huā
wèi
zhī
chù
dàn
yǎn
zhū
fēi
qiǎo
qiǎo
jìn
zhù
yán
yíng
liáng
huái
怀
bào

译文

花草遮掩了漏壶,承露盘上的露水已被晒干,京城已是清晨时分。这里风光烂漫,偏偏就特别喜欢春末夏初的时节。这时的烟雾变轻很容易就消散,昼长夜短,引来黄莺唱响汴京园林,鱼儿在水塘中嬉游。天气刚刚晴朗起来,尘土沾染着芬芳,飘落到两边的垂杨芳草。思念秦楼楚观的彩凤,楚馆里的朝云,以往曾沉迷于她们的歌笑。分别已数年,偶然忆起昔日的盟誓重回故地。物是人非,她们早已不在当初的青楼了,只看见红色的大门静悄悄关闭。整日默默伫立门前,得到的只是凄楚和惆怅。

逐句剖析

"花隔铜壶":花草遮掩了漏壶,

# 铜壶:即漏壶,古时用来计时的器物。

"露晞金掌":承露盘上的露水已被晒干,

# 金掌:承露盘,用以承接露水的铜盘。汉武帝时为了祭奠太乙真人,供奉神灵,修建了通天台,上有承露盘,用来承接仙人玉杯的露水。,晞:晒干。

"都门十二清晓":京城已是清晨时分。

# 清晓:清晨太阳上山时分。,都门十二:京城的十二座城门,这里用来指代京城。

"帝里风光烂漫":这里风光烂漫,

"偏爱春杪":偏偏就特别喜欢春末夏初的时节。

# 春杪:即春末,春夏两季之交的时候。

"烟轻昼永":这时的烟雾变轻很容易就消散,昼长夜短,

# 昼永:昼长夜短。

"引莺啭上林":引来黄莺唱响汴京园林,

# 上林:即上林苑,始建于汉代,后又经汉武帝修葺扩建,成为皇帝春秋打猎的专用场所,这里用来指代宋都汴京的园林。,啭:鸟叫的声音。,引莺:引来黄莺。

"鱼游灵沼":鱼儿在水塘中嬉游。

# 灵沼:水塘的美称。

"巷陌乍晴":天气刚刚晴朗起来,

# 乍晴:天气刚刚晴朗起来,此处意在强调天气晴朗,并不是说在此之前都是阴天。,巷陌:大街小巷,这里专指京城的街道。

"香尘染惹":尘土沾染着芬芳,

# 香尘:指女子走路带起的尘土。女子涂脂抹粉,香气扑面,以至于走路时带起的尘土也散发着芳香。

"垂杨芳草":飘落到两边的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思念秦楼楚观的彩凤,

# 彩凤:人名。,秦楼:妓院的美称。

"楚观朝云":楚馆里的朝云,

# 朝云:人名,另一位妓女的名字。,楚观:即楚馆,也是妓院的一种称呼。

"往昔曾迷歌笑":以往曾沉迷于她们的歌笑。

"别来岁久":分别已数年,

# 别来岁久:和彩凤、朝云两位妓女已经分别很多年了。

"偶忆欢盟重到":偶然忆起昔日的盟誓重回故地。

# 偶忆欢盟重到:偶然忆起和彩凤朝云相恋时定下的誓约,便重新回到她们所在的青楼妓院。欢盟:和好结盟。

"人面桃花":物是人非,

# 人面桃花: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用以指代美人好景。据《本事诗·情感》载,唐代诗人崔护曾在清明时节独自游历长安城南一带,看到一个庄院花木繁盛茂密,便敲门求水喝。一个女子开门,端来一杯水,并为崔护“设床命坐”,自己却独自靠着小桃树的斜枝站着,含情脉脉。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前往城南拜访,再次叩门却无人答应,崔护很失望,于是在门上写了一首诗,名为《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人多用此诗表达物是人非之感。

"未知何处":她们早已不在当初的青楼了,

"但掩朱扉悄悄":只看见红色的大门静悄悄关闭。

# 但掩朱扉悄悄:只剩下红色的大门静悄悄地关闭。意在说明斯人已走,只有一个空空的房子等在那里。

"尽日伫立无言":整日默默伫立门前,

# 尽日伫立无言:整整一天我都站在彩凤和朝云住过的地方,默默无言。尽日,整整一天,从早到晩。

"赢得凄凉怀抱":得到的只是凄楚和惆怅。

# 凄凉怀抱:凄楚和惆怅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朝欢·花隔铜壶》是宋代词人柳永所写的词。词的上片像是展开一幅汴京春末的画卷,春光将尽时分的繁华里藏着绵长的思绪,引起词人融景生情。下片笔锋忽而转向市井巷陌的烟火往事,“人面桃花”的典故轻轻一点,便勾连起崔护寻芳不遇的怅惘——如今朱门虚掩,旧日欢颜已随落花飘散。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的伤感以及达物是人非的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宋天圣七年春,柳永46岁,词人重返阔别六年的汴京赶考。此时的东京城繁华更胜往昔,却让他满目皆是旧日痕迹。城中一草一木都勾起《笛家弄》里"触目伤怀,尽成感旧"的心境,于是写下了这首《满朝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相思词,也是一首感春怀人之作,重点在表达词人对往昔两位知心女子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承上启下:上阕以暮春晨光抒发诗人了对美景的热爱以及愉快的心情。下阕转而写对昔日两位红颜知己的相思,“思念”二字承上启下,词意由春景转为感春怀人。用典:化用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典,表达了桃花依旧,未知人在何处的寂寞、感伤。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展现京城春日景象,笔触轻快灵动。“花隔铜壶,露晞金掌”两句勾勒晨光中的繁花与带露枝叶,“都门十二清晓”总括时空背景,将读者带入清冽怡人的清晨氛围。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生机的由衷喜爱,春色满目的欢愉跃然纸上。下片笔锋一转,追忆往昔与两位红颜知己的缱绻情缘。“思念”二字如丝线牵引,将画面从春景过渡到人事。以“秦楼彩凤”“楚观朝云”暗指旧日知音,直言“往昔曾迷歌笑”的洒脱往事。这个“迷”字看似直白,却饱含着对那段纵情声色的青春岁月的深切留恋。正因如此,才有了后面“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的怅惘追怀。面对世人或贬抑或怜悯的目光,柳永始终保持着率真性情。那些与歌伎共度的美好时光虽成追忆,却成为他生命中最温暖的亮色。结尾处借用崔护“人面桃花”的典故,将眼前凋零的春花化作永恒的怅惘——桃花依旧灼灼,故人难觅踪迹。这份物是人非的失落,既是对美好易逝的感叹,也暗合着漂泊江湖的身世之悲。最终以“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收束全篇,将登楼所见之景、心中之情、身世之感层层交融,在暮色中凝结成永恒的人生况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叙事风格直接简单,是柳永惯用的方式,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学色彩,但文字却清新雅致,耐人寻味,并无浅薄之气。前半截写春色,三言两语就把满城花影、晨光露珠说得活灵活现;后半段笔意由明快转为沉郁,尤其“人面桃花”数句情真意浓,有无限的感伤和绝望,极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与前首《曲玉管·陇首云飞》,以及《倾杯乐·皓月初圆》等命意、题旨重复,且念彩凤,思朝云,格调不高。写法上也无什么新意。正是所谓“徒以绮语柔情,竟夸艳冶”而已。

清江顺诒《词学集成》

# 返京重访旧曲,与清真瑞龙吟首阙同一背景,但风味迥别。

现代吴熊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下一篇: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