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如水":并州产的刀非常锋利,
# 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所产之刀,即并州剪,以锋利著名。并,并州。如水:光洁似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吴盐胜雪":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
# 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纤指破新橙":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
# 指:一作手。
"锦幄初温":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
# 锦幄:锦制的帷幄。亦泛指华美的帐幕。幄:帐。
"兽香不断":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
# 兽香:兽形香炉中冒出的香烟。香:一作烟。
"相对坐调笙":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低声问":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
"向谁行宿":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
# 向谁行宿:到哪里去住宿。谁行:哪边,何处。谁那里。一作“谁边”。
"城上已三更":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已报三更。
"马滑霜浓":外面寒风凛冽,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
# 马滑霜浓: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
"不如休去":不如不要走了,
"直是少人行":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
# 直是:只是,就是。就是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爱情词。上片从男方视角描绘女子破新橙、焚兽香、坐吹笙热情待客,展现情投意合,营造室内温馨氛围。下片以女方口吻,借三更、马滑霜浓、行人稀少的室外景象抒情,刻画双方难舍难分,表达炽热爱意,获后世词家赞赏。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通过对并刀的锋利(“如水”)、吴盐的洁白(“胜雪”)以及女子“纤手破新橙”这一细微动作的刻画,细腻展现女子的温婉、细心与刻意讨好,暗示出二人关系的亲昵。烘托:“锦幄初温,兽烟不断”,描绘出温暖的锦帐、袅袅升起的兽形香炉里的香烟,营造出温馨、私密、暧昧的室内环境,烘托出男女主人公之间情投意合、情意绵绵的氛围,为后面两人相对调笙的互动做了情境铺垫。
3. 分段赏析
上片从男方视角徐徐展开,精妙地勾勒出美人的热情好客,悄然传递出两人的情投意合。且看“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三样寻常物件在词人笔下熠熠生辉:并州剪刀寒光如水,吴地细盐洁白似雪,女子纤细素手剥开新橙,动作轻柔优雅。这般细微场景,却将女子那份刻意讨好、暗生情愫的微妙心理展露无遗,让观者心领神会。再瞧“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暖帐初起融融暖意,兽形香炉袅袅升腾沉水香。二人相对而坐,女子专注调试笙管,男子含笑接过,试吹品鉴。短短数语,室内的温馨旖旎、彼此的亲昵姿态、心有灵犀的默契,还有那未言明的身份特征,皆清晰浮现,仿若一幅旖旎的情画。下片笔锋一转,采用女方口吻叙事抒情,层层递进,曲折回环。开篇“低声问”三字宛如灵动丝线,牵起全篇情思,可究竟何人发声?又缘何而问?一概隐匿其中,引人揣测。原来,是男子的告辞触动了女子的柔肠,引得她轻声挽留。“向谁行宿?”四字,满含眷恋与不舍。继而提及当下“城上已三更”,夜色已深,道路“马滑霜浓”,难行至极,“直是少人行”更是点明外出的危险。女子最后委婉劝道“不如休去”,言辞恳切,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词至结尾,余韵悠悠,聚焦于女子这一“问”,定格在她满含期待的眼神上,所有的情思、眷恋与期盼,皆自此间潺潺流淌,不著冗杂一语,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恰似弦外之音,袅袅不绝。
4. 作品点评
词中展现的男女情愫,缱绻缠绵且张弛有度,宛如恰到好处的妆容,“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丝毫没有低俗谄媚之感,还做到了言语精巧、意境新奇。这般细腻入微的写生之法,用于散文创作已颇具难度,运用到诗词里更是难上加难。仅从创作技巧层面考量,周邦彦无疑是驾驭此类题材的行家里手。
# 冬景大不寂寞,“低声数语,娓娓婉娈,足以移情而夺嗜”。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引徐士俊评:即事直书,何必益毛添足。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 说尽冬景行路意思,展转有味。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五
# 引毛稚黄:周清真《少年游》题云“冬景”,却似饮妓馆之作。起句“并刀如水”四字,若掩却下文,不知何为陡著此语。“吴盐”、“新橙”,写境清别。“锦幄”数语,似为上下文太淡宕,故著浓耳。后阕绝不作了语,只以“低声问”三字贯彻到底,蕴藉袅娜,无限情境都自纤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必别著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又:周美成词家神品。
清王又华《古今词论》
#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言马,言他人而缠绵偎倚之情自见。若稍涉牵裾,鄙矣。
清沈谦《填词杂说》
# 周清真避道君,匿师师榻下,作《少年游》以咏其事。吾极喜其“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情事如见。至“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等语,几于魂播目荡矣。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 情景如绘,宜遭道君之怒也。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 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
清谭献《词辨》卷一
# 恐其平直,以曲折出之,谓之婉。如清真“低声问”数句,深得婉字之妙。
清孙麟趾《词迳》
# 秀艳。情急而语甚婉约,妙绝古今。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四
# 日向谁行宿,曰城上三更,曰马滑霜浓曰不如休去,曰少人行,颠倒重复,层折入妙。
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一
# 此调凡四首,乃感旧之作。其下三首皆言别后,以此首最为擅胜。上阕橙香笙语,乃追写相见情事。下阕代纪留宾之言,情深而语俊,宜其别后回思,丁宁片语,为之咏叹长言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寥寥五十一字中,不但写故事,使当时情景重现,而且写对话,使读者如见词中人,能闻词中人语,此境界非一般写景抒情所能创造。此词本只写情人晚会,与政治无关,但南宋末年文人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编造本事,全是胡言。张端义行为不“端”,出言不“义”。
现代吴世昌《词林新话》
上一篇:宋·某尼《悟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