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g
·
·
báo
qīn
xiǎo
zhěn
liáng
tiān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2
qīn
xiǎo
zhěn
liáng
tiān
zhà
jué
bié
wèi
zhǎn
zhuǎn
shǔ
hán
gēng
liǎo
hái
chóng
shuì
jìng
chéng
mián
cháng
suì
dài
què
huí
zhēng
pèi
yòu
zhēng
nài
chéng
xíng
wàn
zhǒng
liáng
duō
fāng
kāi
jiě
zhǐ
nèn
yān
yān
shēng
xīn
qiān
háng
lèi

译文

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感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怎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

逐句剖析

"薄衾小枕凉天气":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

# 小枕:稍稍就枕。,薄衾:薄薄的被子。

"乍觉别离滋味":突然感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

# 乍觉:突然觉得。

"展转数寒更":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

# 数寒更:因睡不着而数着寒夜的更点。古时自黄昏至拂晓,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每更又分为五点,更则击鼓,点则击锣,用以报时。,展转:同“辗转”,翻来覆去。《楚辞·刘向》:“忧心展转,愁怫郁兮。”

"起了还重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

"毕竟不成眠":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

"一夜长如岁":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也拟待、":也曾打算、

# 拟待:打算。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

"却回征辔":勒马再返回,

# 征辔:远行之马的缰绳,代指远行的马。潘问奇《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旁午停征辔,炊烟得几家?”

"又争奈、":怎奈、

# 争奈:怎奈。张先《百媚娘·珠阙五云仙子》:“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已成行计":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

# 行计:出行的打算。

"万种思量":千万次的思念,

"多方开解":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

"只恁寂寞厌厌地":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

# 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只恁:只是这样。辛弃疾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系我一生心":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

"负你千行泪":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上片通过“薄衾小枕”“展转数寒更”等细节,刻画因思念辗转难眠的状态;下片以“回征辔”与“已成行计”的矛盾,展现理智与情感的挣扎,结尾“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直抒胸臆,表达了初秋时节游子与爱人别后的相思之苦。其情感真挚质朴,尽显柳永擅长写情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是宋代柳永所作。柳永创作此词的具体年份虽难以考证,但从词中诸多细节可窥见其创作缘由。柳永词作以写实见长,词牌“忆帝京”,极可能是因他对汴京妻子的深切思念而得名。一句“乍觉别离滋味”,其中“乍”字透露出他刚离开汴京不久,与妻子分别的离愁别绪尚未消散;而“薄衾小枕凉天气”又点明此时正值初秋。正是因柳永初尝与妻子分离的痛苦,满心都是思念与不舍,才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相思别愁题材的宋词,描绘了词人离别后辗转难眠、思归不得的状态,表达了其对爱人的深切眷恋与无奈愧疚之情。

2. 写作手法

化用:“一夜长如岁”巧妙借鉴“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内涵,以更精炼的语言,将相思之人在漫漫长夜中的煎熬之情,渲染得更加浓烈深沉。对比:下阕中“万种思量,多方开解”的繁复思绪与“只恁寂寞厌厌地”的孤寂状态形成鲜明反差,通过数量词与程度词的强烈对照,将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悔恨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虚实结合:词作开篇至主体部分,围绕自身离别后的辗转、纠结展开实写,而收尾处“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突然宕开一笔,从对方视角虚写,以虚托实,间接传达出诗人情感,让整首词的韵味愈发悠长。

3. 分段赏析

上片:词的上片以景起笔,“薄衾小枕凉天气”寥寥数字便勾勒出初秋的微凉。“薄衾”显露出天气尚未酷寒,“小枕”则暗示主人公此刻正独自靠着枕头,这份独处的静谧被凉意打破,引出“乍觉别离滋味”。“乍觉”二字极妙,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一颗石子,离别带来的酸楚瞬间在心头蔓延开来,那份初尝的、猝不及防的怅惘,就此弥漫在心头。紧接着,“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将这份“别离滋味”具象化为生动的动作。主人公在床上翻来覆去,数着窗外的更声,盼着睡意降临,或许在梦中还能与思念之人相见;可终究难眠,起身片刻,又无奈躺下。这一连串看似寻常的举动,把内心的焦灼、无措与对相聚的渴望,清晰地展现出来。“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的补充,“毕竟”二字带着终究无法逃避的无奈,体现出这份失眠难以缓解。而“一夜长如岁”更是化用《诗经・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意境,将漫漫长夜的煎熬体现出来,一夜的时间竟漫长得如同一年,质朴的语言里盛满了深沉的思念,让离别之苦愈发真切可感。下片: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的内心挣扎。“也拟待、却回征辔”流露出强烈的思归之情。从从这句能看出,主人公与爱人分别时间不长,或许清晨才踏上征途,此刻便已被离别之苦缠绕。当思念难以排遣时,他心里生出调转马头回去的念头,“也拟待”三字中,有着万般无奈下的冲动与期盼。然而,“又争奈、已成行计”却将这份期盼击碎,行程已定,身不由己,理智与情感在此刻产生冲突,归乡的念头终究只能是奢望。“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写出了主人公试图摆脱愁绪却始终徒劳无功。无数思绪在脑海中打转,他努力想找到排解的方法,自我安慰,可终究找不到方法,只能在无尽的寂寞中消沉。那份百无聊赖、无精打采的模样,正是离别后空虚的真实表现。结尾“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是全词情感最浓烈之处,“系我一生心”直白而坚定地表达了对爱人一生的牵挂,这份情意深植于心,贯穿一生;“负你千行泪”则满含愧疚,深知自己的离去让对方泪流不止,辜负了那份深情。两句结合,既收束了全篇的相思之意,又将这份爱与愧交织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更为浓烈,让怀人的主题愈发鲜明动人。

4. 作品点评

此词以细腻笔触展现相思之情,层层递进刻画心理。语言质朴直白,情感真挚浓烈。“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彰显柳永写情功力,展现了词人高超的文字驾驭功力与非凡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除首句点名季节之外,馀纯系抒情。上下片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薛瑞生《柳永词选》

#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的落拓风尘之感,写的婉曲动人。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艾治平《唐宋词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瑞鹤仙·林钟羽,俗名高平调》

下一篇:宋·王安石《定林所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