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亭午沾疏雨":海棠在正午时分还沾着细雨。
# 疏雨:细雨。
"便一饷、":仅仅片刻之后、
# 一饷:吃一顿饭的时间,片刻。柳永《鹤冲天》:青春都一饷。饷,古代指军粮,饭食。
"胭脂尽吐":鲜艳的花朵就全部开放了。
# 胭脂:用于化妆或者作画的红色颜料,此处指鲜艳的花朵。
"老去惜花心":老去的人爱怜着娇嫩的花蕊,
# 惜:怜爱。
"相对花无语":对着海棠花什么都说不出口。
# 相对:一作“相以”。
"羽书万里飞来处":从军书急报传来的万里之外。
# 羽书:古代的紧急军事文书插有羽毛,故称羽书。
"报扫荡、":传来了蒙古人大肆扫荡侵犯的消息、
# 报:传来。
"狐嗥兔舞":蒙古军队像狐狸嚎叫般嚣张,野兔群舞般频繁袭扰。
# 狐嗥兔舞:指蒙古人的侵犯。词人作此词的三年前,蒙古军便开始侵扰四川,作此词的一年前,蒙古军已连败宋军,到达合州(今合川)。
"濯锦古江头":可怜锦江头处的川蜀之地,
# 濯锦古江:即锦江。代指遭受战火的四川,至今四川还有以“濯锦之江”命名的锦江区。
"飞景还如许":战火依然那样,没有停息啊。
# 飞景:宝剑名。曹丕《典论》:“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造百辟宝剑。长四尺二寸,淬以清 漳 ,厉以礛诸,饰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飞景。这里代表战火。
南宋词人
吴潜(1195~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嘉定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贬死于循州。其词激昂凄劲,颇有感怀时事之作,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词风亦与其为人接近,在南宋为一大家。诗作颇平衍,兼多拙句,通体浑成之作,不多见。吴潜的诗大多已佚,所存者多写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而导致的对仕途的厌倦。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集其遗文编为《履斋遗稿》4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词牌为《海棠春》。作品表达了对故土风物的眷恋,及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2. 分段赏析
上片写:“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时值清明,节候流转迅疾。正午疏雨过后,海棠顷刻间尽褪羞颜,“一饷”“尽”二字既传神摹写花开之速,又暗含观者惊艳之情。经雨海棠愈显娇艳,反令词人自叹老大风情难继,面对国色竟生惘然之色。“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红颜与皓首相映,默然相对间尽显迟暮之慨。下片由眼前景转入家国事。词笔陡转:“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喻蒙古入侵。吴潜作此词前三年,蒙军始犯四川;前一年蒙哥汗亲率十万大军自六盘山扑向川蜀,连败宋军至合州(今合川),遭守将王坚顽强抵抗,招降使臣被处决,蒙军攻势受挫。词人以跳跃式笔法记此捷报,可见其振奋之情。“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遥想蜀地海棠依旧明艳,“濯锦”二字更添风致。冠以“古”字,暗含华夏文明发祥地岂容胡尘染指之意。全词以暮年观花起兴,借海棠牵动家国之思,尽显烈士暮年心系社稷的赤忱。
上一篇:宋·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下一篇:宋·陆游《夜泊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