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
·
wǎn
qiū
tiān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wǎn
qiū
tiān
shà
wēi
tíng
xuān
kǎn
xiāo
shū
jǐng
líng
luàn
cán
yān
rán
wàng
jiāng
guān
fēi
yún
àn
dàn
yáng
jiān
dāng
shí
sòng
bēi
gǎn
xiàng
lín
shuǐ
dēng
shān
yuǎn
dào
tiáo
xíng
rén
chǔ
juàn
tīng
lǒng
shuǐ
chán
yuán
zhèng
chán
yín
bài
qióng
xiǎng
shuāi
cǎo
xiāng
yìng
xuān
xuān
guǎn
nián
fēng
jiàn
biàn
qiāo
qiāo
zhì
gēng
lán
cháng
tiān
jìng
jiàng
qīng
qiǎn
hào
yuè
chán
juān
mián
mián
yǒng
duì
jǐng
kān
zhǐ
àn
xiǎng
cóng
qián
wèi
míng
wèi
hóng
lóu
wǎng
wǎng
jīng
suì
qiān
yán
fēng
guāng
hǎo
dāng
nián
shào
yàn
zhāo
huān
kuàng
yǒu
kuáng
péng
guài
dāng
duì
jiǔ
jìng
liú
lián
bié
lái
xùn
jǐng
suō
jiù
yóu
mèng
yān
shuǐ
chéng
xiàn
niàn
míng
qiáo
cuì
cháng
yíng
bàn
zhuī
wǎng
shì
kōng
cǎn
chóu
yán
lòu
jiàn
shāo
jué
qīng
hán
jiàn
huà
jiǎo
shù
shēng
cán
duì
xián
chuāng
pàn
tíng
dēng
xiàng
xiǎo
bào
yǐng
mián

译文

晚秋时节,一阵细雨突然飘洒在庭院的轩窗前。栏杆外的菊花凋零萧索,井边的梧桐落叶零乱,还笼罩着几缕残烟。满心凄凉,眺望江关。只见黯淡的飞云在夕阳余晖中飘来飘去。当年宋玉生发悲秋之感,曾在此临水登山。路途遥远漫长,远行之人满心凄楚,听厌了陇水潺潺的流淌声。正当寒蝉在衰败的树叶间哀鸣,蟋蟀在枯黄的草丛里啼叫,彼此交织,喧闹不止。在孤寂的客馆里,觉得一天长得如同一年。秋风寒露渐渐袭来,不知不觉已到深夜。长空宁静,银河清浅,明月皎洁美好。思念之情绵绵不绝。长夜漫漫,面对如此夜景,怎忍心屈指计算,暗自回想从前。那时没有功名利禄,却在繁华街道、歌楼舞馆中,常常虚度一年又一年。京都的风光无限美好,当年青春年少,整日里暮宴朝欢。更何况还有一群狂放怪异的朋友,遇到听歌饮酒的场合,就竞相流连忘返。离别之后,时光飞逝如梭,往日的游乐如同梦境,如烟水般的行程不知还有多少。想到功名利禄,自己身心憔悴却始终被它牵绊。追忆往事、只徒然让自己面容凄惨忧愁。计时的漏箭移动,渐渐感觉到一丝轻寒。听到几声凄厉呜咽,断断续续的画角声。面对闲静的窗户,吹灭灯火,等待拂晓,独自抱着身影,难以入眠。

逐句剖析

"晚秋天":晚秋时节,

"一霎微雨洒庭轩":一阵细雨突然飘洒在庭院的轩窗前。

# 庭轩:庭院里有敞窗的厅阁。,一霎:一阵。

"槛菊萧疏":栏杆外的菊花凋零萧索,

# 槛菊:栏杆外的菊花。

"井梧零乱":井边的梧桐落叶零乱,

# 井梧: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源自唐薛涛《井梧吟》:"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惹残烟":还笼罩着几缕残烟。

"凄然":满心凄凉,

"望江关":眺望江关。

# 江关:疑即指荆门,荆门、虎牙二山(分别在今湖北省宜都市和宜昌市)夹江对峙,古称江关,战国时为楚地。

"飞云黯淡夕阳间":只见黯淡的飞云在夕阳余晖中飘来飘去。

"当时宋玉悲感":当年宋玉生发悲秋之感,

# 宋玉悲感:战国楚宋玉作《九辩》,曾以悲秋起兴,抒孤身逆旅之寂寞,发生不逢时之感慨。

"向此临水与登山":曾在此临水登山。

"远道迢递":路途遥远漫长,

# 迢递:遥不可及貌。迢:高貌。

"行人凄楚":远行之人满心凄楚,

"倦听陇水潺湲":听厌了陇水潺潺的流淌声。

# 潺湲:水流貌。,陇水:疑非河流名,实为陇头流水之意。

"正蝉吟败叶":正当寒蝉在衰败的树叶间哀鸣,

"蛩响衰草":蟋蟀在枯黄的草丛里啼叫,

# 蛩:蟋蟀也。

"相应喧喧":彼此交织,喧闹不止。

"孤馆":在孤寂的客馆里,

"度日如年":觉得一天长得如同一年。

"风露渐变":秋风寒露渐渐袭来,

"悄悄至更阑":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 更阑:五更将近,天快要亮了。犹言夜深。

"长天净":长空宁静,

"绛河清浅":银河清浅,

# 绛河:即银河。天空称为绛霄,银河称为绛河。

"皓月婵娟":明月皎洁美好。

# 婵娟:美好貌。

"思绵绵":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夜永对景":长夜漫漫,面对如此夜景,

# 夜永:夜长也。

"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怎忍心屈指计算,暗自回想从前。

"未名未禄":那时没有功名利禄,

"绮陌红楼":却在繁华街道、歌楼舞馆中,

# 绮陌红楼:犹言花街青楼。绮陌:繁华的道路。

"往往经岁迁延":常常虚度一年又一年。

# 迁延:羁留也。,经岁:经年,以年为期。

"帝里风光好":京都的风光无限美好,

# 帝里:京城。

"当年少日":当年青春年少,

"暮宴朝欢":整日里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更何况还有一群狂放怪异的朋友,

# 狂朋怪侣:狂放狷傲的朋友。

"遇当歌对酒竞留连":遇到听歌饮酒的场合,就竞相流连忘返。

# 竞:竞相也。

"别来迅景如梭":离别之后,时光飞逝如梭,

# 迅景:岁月也,光阴易逝,故称。

"旧游似梦":往日的游乐如同梦境,

"烟水程何限":如烟水般的行程不知还有多少。

# 程:即路程。

"念名利":想到功名利禄,

"憔悴长萦绊":自己身心憔悴却始终被它牵绊。

# 萦绊:犹言纠缠。

"追往事、":追忆往事、

"空惨愁颜":只徒然让自己面容凄惨忧愁。

"漏箭移":计时的漏箭移动,

# 漏箭:古时以漏壶滴水计时,漏箭移即光阴动也。

"稍觉轻寒":渐渐感觉到一丝轻寒。

"渐呜咽":听到几声凄厉呜咽,

"画角数声残":断断续续的画角声。

# 画角:古时军用管乐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发声哀厉高亢,多用于晨昏报时或报警,因表面有彩绘,故称画角。

"对闲窗畔":面对闲静的窗户,

"停灯向晓":吹灭灯火,等待拂晓,

# 停灯:即吹灭灯火。

"抱影无眠":独自抱着身影,难以入眠。

# 抱影无眠:守着自己的孤影,一夜没有睡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戚氏・晚秋天》是北宋柳永自创新调的慢词。柳永一生仕途坎坷,此词以时间为序,从傍晚微雨洒庭轩的秋景写起,描绘了词人客居孤馆的所见所感,由眼前景联想到往昔在京都的生活,将羁旅愁思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相融合。运用了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等手法。全词共三片,上片写景,勾勒出晚秋傍晚的凄凉景象;中片写情,从傍晚到深夜,抒发羁旅孤寂之情;下片追忆往昔在帝京的欢乐生活,与当下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愁绪。该词篇幅之长、内容之丰富、情感之细腻,展现了柳永卓越的作词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戚氏・晚秋天》由北宋柳永创作。柳永一生仕途不顺,年过半百时外放荆南,仅担任相当于县令的小官。彼时远离帝京,仕途坎坷,心情苦闷。他在湖北江陵羁旅途中,借宋玉悲秋之感、临水登山之叹,将自身漂泊羁旅、功业未就的愁苦之情融入词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羁旅题材的慢词。描绘了晚秋时节,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的凄凉景象,营造出凄清氛围。词人望江关,触景生情,借宋玉悲秋典故,写出行人远道迢递的凄楚。又通过描写孤馆中从傍晚到深夜的景色,如长天静、绛河清浅、皓月婵娟等,表达了词人的绵绵秋思。下片追忆往昔在帝京的风光日子,暮宴朝欢,有狂朋怪侣相伴,而如今别后时光如梭,旧游如梦,自己却被利名牵绊,憔悴不堪。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羁旅漂泊、仕途失意的愁苦。

2. 写作手法

用典:“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这里用的是宋玉悲秋的典故。战国时期楚国宋玉作《九辩》,开篇即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秋景起兴,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寂寥的悲愁,从此“宋玉悲秋”便成为文人悲秋主题的经典意象。词人看到晚秋时节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等凄凉秋景,触景生情,联想到宋玉当年临水登山,感秋而悲的情景。通过运用这个典故,一方面增添了词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另一方面,借宋玉悲秋所蕴含的愁绪,来抒发自己作为羁旅之人,在漂泊途中所感受到的凄楚、孤寂以及对仕途不顺的苦闷,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白描:“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此句未用过多修饰性词语,仅以简洁的笔触,直白地勾勒出栏杆外菊花凋零、井边梧桐落叶零乱且笼罩着残烟的景象,不加渲染地呈现出晚秋的衰败与凄凉,是典型的白描手法。铺陈:“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听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这部分从往昔在帝京的美好生活写起,详述当年风光,有狂朋怪侣相伴,暮宴朝欢、当歌对酒的欢乐场景;接着叙述别后时光飞逝,旧游如梦,自己被利名牵绊而憔悴;随后又描写深夜中时光流逝、画角呜咽,自己在窗前抱影无眠的孤寂。按照时间和情感发展的顺序,层层展开,将往昔与如今的情景、情感等进行细致铺陈叙述,是铺叙手法的体现。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以“晚秋天”点明时令,紧接着描绘驿馆内“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的衰残之景,寥寥数语便奠定全词凄凉基调。柳永对春秋二季感触颇深,晚秋之悲常为其自伤。微雨洒于庭轩,他眼中庭轩景物萧索,一个“惹”字将秋意的蔓延生动呈现。随后笔锋一转,“望”向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这憔悴之云与西坠夕阳,让词人自然联想到宋玉。“临水与登山”,本就是文人念远伤别的时刻,柳永由此怀古,感叹逢秋悲感,古今皆然。继而又回到自身处境,“远道迢递”,自己作为“凄楚行人”,在仕途上厌恶“名牵利惹”却又难以割舍,对“陇水潺湲”感到“倦听”。最后以“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进一步烘托烦躁心绪,上片叙景描情在此收束,为后文抒情蓄势。中片由傍晚过渡到深夜,“孤馆度日如年”直接道出词人在异乡孤馆的煎熬。“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点明时间流逝,深夜中词人凝望“长天静,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景虽美却难掩其内心孤寂。“思绵绵”引发词人对往昔的追忆,“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这其中既有对虚度岁月的懊恼,也饱含对命运的质问。柳永一生矛盾,此时他处于残年,回首往事,难以说清不堪回首的究竟是曾经的轻狂,还是对功名利禄的追逐。此片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出柳永内心的复杂矛盾,白描与铺叙手法并用,使情感表达细腻而有条理。下片续写往昔在帝京的生活,“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描绘出年少时在京都的欢乐奢靡。但“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时光飞逝,往昔如梦,如今只剩漂泊。“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直接抒发被名利牵绊的痛苦和对往事追忆的无奈。“漏箭移、稍觉轻寒。听呜咽、画角数声残”,通过时间与声音变化,渲染出清冷氛围。最后“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将词人孤独无眠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此片与前片衔接紧密,在内容上大开大阖,情感表达一气呵成。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长达212字,是词史上的长调作品。全词由近及远、由今忆昔、由景入情,层次丰富。柳永以细腻笔触,运用白描、铺叙等手法,将羁旅愁绪、身世之感与往昔追忆相融合,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宋人将其与《离骚》媲美,王灼赞“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足见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宋学者王灼《碧鸡漫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江神子·恨别》

下一篇:宋·马子严《阮郎归·西湖春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