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岸收残雨":你独自靠着船舷向远处的岸边望去,淅淅沥沥的雨快要停歇了,
"雨残稍觉江天暮":天空中还是布满了黑云,让人觉得仿佛到了傍晚时分。
# 稍觉:渐渐感觉到。
"拾翠汀洲人寂静":江边上拾翠游玩的人们早已散去,静寂之中,
# 拾翠:拾,拾取。翠,翡翠鸟的羽毛。指古代妇女出游时的嬉戏。
"立双双鸥鹭":一对对水鸟在水边的小洲上伫立着。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一阵风拂过芦苇荡,芦苇轻轻摇晃,几点渔灯时隐时现。
# 蒹葭:芦苇。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舟上两人在闲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
# 画桡:彩绘的浆,泛指船桨。
"道去程今夜":一手遥指远处,
"遥指前村烟树":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
"游宦成羁旅":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
# 羁旅:长期聚居他乡的一族。,游宦:即宦游,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官或做官。
"短樯吟倚闲凝伫":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
# 樯:桅杆。
"万水千山迷远近":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
"想乡关何处":家乡在何处。
# 乡关:故乡。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
# 孤:少。,榭:建筑在台上或水上的房屋。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却听到,杜鹃声声叫,
"劝人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典型的游宦思归词。这首词深刻地展现了作者长年漂泊、仕途不顺的落寞心境。通过对游宦生涯中思乡之情的描写,折射出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后的萧瑟情怀。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万水千山,乡关何处”直接抒情,但情感的抒发又与上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连,景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相互映衬,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虚实结合:上片中的“江天过雨”“汀洲鸥鹭”“渔灯隐映”等都是具体的实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下片中的“游宦成羁旅”“乡关何处”“风亭月榭”等则是虚写,通过回忆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对比:“双双鸥鹭”与“块然独处”的作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感。“风亭月榭孤欢聚”一句,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与对比当下的孤独,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细节描写:“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清冷和内心的孤独。
3. 分段赏析
上片:“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这两句是描绘雨后江天的景色。“收”字生动地表现出雨势渐弱直至停止的动态过程,仿佛能看到雨水从岸边慢慢退去的情景。“稍觉”则细腻地传达出词人随着雨停,逐渐察觉到江天向晚的氛围变化。此句不仅勾勒出一幅暮雨初霁的画面,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这里词人用词精准,以简单的字眼勾勒出复杂的时间和空间转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时光在雨后的悄然流逝。“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拾翠”本指拾取翠鸟羽毛,后常用来指代妇女春日嬉游采撷花草等活动。此处描绘出一幅原本热闹的汀洲因雨后而变得寂静的画面,与“双双鸥鹭”的悠然站立形成鲜明对比。词人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和自身的孤独感。“寂静”一词强调了环境的静谧,而“双双”则突出了鸥鹭的悠闲自在,更反衬出词人内心的落寞。此句以景衬情,将词人的孤寂之情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望”字点明词人的动作和视角,他望向远方,看到了几点渔灯。“隐映”一词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渔灯在蒹葭浦的雾气和水光中若隐若现的状态,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美感。蒹葭浦是生长着芦苇的水边,本身就带有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而渔灯的闪烁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孤寂的氛围。此句通过对渔灯的描写,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在茫茫江天中的迷茫和孤独。“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停画桡”描绘出船停止划动的状态,暗示词人此时也处于一种静止、沉思的状态。“两两舟人语”则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舟人们谈论着今夜的行程,并遥指前村烟树,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态和方向感。此句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写,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真实,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词人漂泊在外的无奈和对归宿的渴望。词人借舟人的对话,巧妙地引出下阕对游宦生涯的感慨。下片: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游宦成羁旅”直接点明了词人的身份和处境,他为了仕途而四处奔波,却最终只能像漂泊的游子一样羁旅他乡。“短樯吟倚闲凝伫”描绘出词人依靠着短小的船樯,一边吟诗一边呆呆地凝视着远方。“吟倚”和“凝伫”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惆怅,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此句直抒胸臆,将词人的羁旅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万水千山”极言路途的遥远和艰险,“迷远近”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想乡关何处”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在迷茫中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却不知道故乡究竟在哪里。此句以景衬情,通过描写旅途的艰难和迷茫,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苦。“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自别后”点明了时间上的转折,从过去到现在。“风亭月榭”本是人们游乐赏景的地方,然而在词人看来,自从分别之后,这些地方只剩下他孤独的身影。“孤欢聚”三个字,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在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即使身处热闹的场景,也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欢乐。此句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刚断肠”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内心的痛苦已经到了极点,“惹得”则强调了这种痛苦是由离情所引起的。此句直抒胸臆,将词人的离情之苦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深。词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杜宇”即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哀怨、思乡之情。“声声”强调了杜鹃鸟叫声的频繁和凄切,仿佛在不断地呼唤着词人回家。“劝人不如归去”则将杜鹃鸟的叫声拟人化,仿佛它在苦口婆心地劝说词人回到故乡。此句以景结情,通过描写杜鹃鸟的叫声,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思乡之情,使全词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采用先写景、后抒情的结构,情感贯穿全篇,以“游宦成羁旅”五个字作为过渡,巧妙地将景与情紧密相连。词中的景物描写为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而情感又因景物的烘托而愈发深刻,整体结构精巧,堪称一首构思巧妙、匠心独运之作。
# 后阕音节态度,绝类《拜星月慢》。(清真)周邦彦”夜色催更“(《拜新月慢》的第一句)一阕,全从此脱化出来,特较更跌宕耳。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下一篇:宋·刘黻《钱塘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