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英疏淡":梅花稀疏,色彩轻淡,
# 梅英:梅花。
"冰澌溶泄":冰雪正在消融,
# 冰澌溶泄:冰块融化流动。冰澌:冰块流融。冰初凝或初融皆可称冰凘。《礼记·月令》:“东风解冻。”“东风暗换年华”是本篇的主句,意直贯篇终。以下即就此发挥。凘,流冰。溶泄:溶解流泄。
"东风暗换年华":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
"金谷俊游":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
# 俊游:同游的好友。,金谷:地名,也称金谷润,在河南洛阳市西北。晋太康中,石崇筑团于此,世称金谷团。
"铜驼巷陌":铜驼街巷的繁华,
# 巷陌:街道。,铜驼:汉代制铜驼两枚,置洛阳宫之南四会道,央路相对,后遂称铜驼街。
"新晴细履平沙":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
# 细履:慢步。
"长记误随车":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
# 误随车:身不由己地尾随陌生少女的车子。
"正絮翻蝶舞":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
"芳思交加":引得春思缭乱交加。
# 芳思:春天引起了错综复杂的情思。交加,纷多杂乱貌,仿佛李商隐《燕台》诗所云:“絮乱丝繁天亦迷。”
"柳下桃蹊":柳荫下桃花小径,
#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乱分春色到人家":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饮鸣笳":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
# 鸣笳:奏乐助兴。胡笳是古代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西园:宋时洛阳有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
"有华灯碍月":缤纷高挂的华灯遮掩了月色,
"飞盖妨花":飞驰的车盖妨碍了赏花。
# 飞盖:急驰的车流。盖:原指车的顶篷,这里代糟车。
"兰苑未空":花园尚未凋残,
# 兰苑:美丽的园林,亦指西园。承上“金谷”“西园”。释贯休《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兰苑涨芳尘。”
"行人渐老":游子却渐生霜发,
"重来是事堪嗟":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吁嗟。
# 嗟:慨叹。,是事:事事。
"烟暝酒旗斜":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
# 烟暝:烟霭弥漫的黄昏。
"但倚楼极目":空倚楼纵目远眺,
# 极目:指满目;远望。
"时见栖鸦":时而看见栖树归鸦。
"无奈归心":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
"暗随流水到天涯":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词,也是一首感春词。通过洛阳春景的今昔对比,写出了词人重游故地时物是人非的怅惘。上片追忆往昔游春之乐,下片抒写今日重游之叹,在繁华春色与孤寂心境的对照中,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对比:全词通过“金谷俊游”的繁华与“烟暝酒旗”的萧索、“絮翻蝶舞”的热闹与“栖鸦”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以昔日的游春盛况反衬今日的凄凉处境,凸显物是人非的怅惘。借景抒情:词中“梅英疏淡”的初春景象与“柳下桃蹊”的浓春记忆相互映照,借“东风暗换年华”的自然变迁,抒发对青春逝去、仕途坎坷的深沉感慨。化用:化用“金谷园”“铜驼路”等历史典故,以洛阳名胜借指汴京景物,既展现文人雅趣,又暗含对繁华易逝的思考,深化怀古主题。虚实结合:上片由眼前“梅英疏淡”实景转入“金谷俊游”虚忆,下片从“西园夜饮”的往昔欢宴转回“烟暝酒旗”的现实苍凉,虚实交错中完成时空转换。细节描写:通过“误随车”的生活细节、“碍月”“妨花”的夜宴特写、“栖鸦”的暮色剪影等精微刻画,使今昔场景跃然纸上,增强艺术感染力。双关:词中“东风暗换年华”一语双关,既描写春天更替的自然景象,又暗喻人生际遇与政局变迁,通过双重意蕴深化今昔之感。
3. 分段赏析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开篇三句以工笔细描初春景致,梅花的稀疏淡雅与冰凌的悄然消融,共同勾勒出冬去春来的微妙过渡。“疏淡”二字既写梅花凋零的形态,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惆怅;“溶泄”则生动表现了冰凌融化的动态过程,仿佛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最妙在“暗换年华”四字,表面写东风悄然而至改变季节,实则暗喻人世沧桑、政局变迁,这种双关手法不着痕迹地将自然时序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为全词奠定了深沉的感情基调。“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此处巧妙化用洛阳典故,以金谷园、铜驼陌这两个历史名胜借指汴京的繁华盛景,既显文人雅趣,又拓展了时空意境。“新晴”与“细履”的搭配尤为精到,雨后初晴的清新空气与漫步沙路的闲适惬意相得益彰,一个“细”字既写出沙路的平整柔软,又暗示游人从容优雅的步态,可谓一字传神。三个四字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仿佛让人看见一群文人雅士在春光明媚中谈笑风生的场景。“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笔锋一转,插入“误随车”的生活趣事,打破平铺直叙,顿使词作生动起来。这个出自韩愈诗作的典故,在此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既表现了少年游春时的浪漫情怀,又暗含对逝去青春的追忆。“絮翻蝶舞”的动态描写极具画面感,柳絮纷飞如雪,彩蝶翩翩起舞,与内心“芳思交加”的微妙情愫形成巧妙呼应。“乱”字尤为精警,既写出春色无处不在的蓬勃生机,又暗喻心绪的纷繁复杂,炼字之工令人叹服。“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过片转入夜宴场景,笔调骤然热烈。鸣笳的乐声、璀璨的华灯、往来的车马,构成一幅声色交织的夜宴图。“碍月”“妨花”的拟人手法新颖别致,不说灯火如何明亮,却说它们掩盖了月光;不说车马如何众多,却说它们碰触了花枝,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将宴会的奢华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短三句,既有听觉的笳声,又有视觉的灯火,还有动态的车马,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笔锋陡转,情感由欢快急转直下。“未空”与“渐老”形成残酷对照,园林依旧繁茂,而游子已生华发,物是人非的感慨喷薄而出。“重来”二字点明今昔对比的结构,“堪嗟”则直抒胸臆,三个短句如三声沉重的叹息,与上阕的欢快场景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怅惘。“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结拍以黄昏实景作结,暮霭沉沉中,酒旗斜挂,乌鸦归巢,构成一幅萧瑟的暮色图。“倚楼极目”的动作描写,将词人孤独怅惘的形象生动呈现,而“时见”二字更添几分寂寥,乌鸦尚可归巢,而词人却漂泊无依。景语皆情语,不言愁而愁绪自现,这种含蓄蕴藉的表达方式,正是秦观词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4. 作品点评
秦观这首《望海潮·洛阳怀古》以今昔对比的手法,通过洛阳春景的变迁,抒发了深沉的人生感慨。词中“暗换年华”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更迭,又暗喻人事变迁。全词结构精巧,上片由今及昔,下片由昔返今,在繁华与寂寥的对照中,将个人际遇与历史兴亡之感融为一体。语言婉约含蓄,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展现了宋代怀古词的艺术特色。
# 少游词最深厚,最沉着,如“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思路幽绝,其妙令人不可思议。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两两相形,以整见劲,以两“到”(指“乱分春色到人家”与“暗随流水到天涯”)字作眼,点出“换”(指“东风暗换年华”)字精神。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上一篇:宋·陆游《平水》
下一篇:宋·杨炎正《玉人歌·风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