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漾轻舟":醉酒后荡着小船,
# 醉漾轻舟:醉酒后荡着小船。
"信流引到花深处":任流水引着轻舟飘向花草深处。
# 信流:任(轻舟)自在漂流。
"尘缘相误":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
# 尘缘:本为佛教名词。佛经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源。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此借指世俗之事,如名利一类。
"无计花间住":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 无计:没有办法。
"烟水茫茫":烟水茫茫,
#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千里斜阳暮":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
#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山无数":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
"乱红如雨":晚风吹来,落花如雨。
# 乱红如雨:化用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诗句。乱红,落花。
"不记来时路":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隐逸词。全词以桃源为喻,抒发了对理想化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羁绊无法久驻的怅惘,通过迷离烟水与落花意象,暗含对人生归宿的迷茫。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两句用浩渺烟水、残阳、群山、乱红等凄凉之景,抒发自身怅惘失落的心境。象征:“花深处”象征着词人心中的理想世界。它代表着一个远离尘世喧嚣、没有世俗纷扰的世外桃源,是词人渴望摆脱现实束缚、追求自由与安宁的精神寄托。“尘缘”象征着词人所厌恶的世俗之事,如名利追逐、官场纷争等。这些世俗的羁绊使得词人无法在理想的“桃源”中栖居,反映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乱红如雨”描写了落花纷纷飘落的情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这里的落花可以理解为词人曾经的理想、抱负以及美好的生活,如今都如同这缤纷的落花般,在现实的打击下逐渐凋零、消逝。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词人恰似一位醺然沉醉的行者,在醉意的朦胧氤氲中,随意拨弄着轻舟,任其顺着潺潺水流自在漂荡。恍惚间,竟悠然驶入了繁花簇拥、馥郁芬芳的幽谧深处。此般景致,仿若陶渊明笔下渔人偶然邂逅的桃花源,满溢着神秘与绮丽,无疑是词人凭借灵动虚笔勾勒出的一方理想仙境。“醉”字堪称神来之笔,不仅生动描摹出词人彼时的外在状态,更深刻暗示了其现实生活的诸多不如意,只能借由这迷醉之态遁入虚幻的美好之境。紧接着,“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笔锋陡然一转,瞬间将词人从梦幻仙境拉回到冰冷现实。佛教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被视作污染人心、滋生嗜欲的根源。秦观在此巧妙借“尘缘”指代世俗之事,诸如名利追逐之类,与超凡脱俗的灵境形成鲜明对照。倘若当初自己未曾踏上求仕为宦之路,又怎会遭受如今这般迁谪之祸,此即所谓“尘缘相误”。在创作手法上,词人仅以“尘缘相误”四字点到为止,巧妙隐去尘缘的具体繁杂内容,从而营造出空灵蕴藉、词情摇曳生姿的绝妙效果。当下,自身深受官府羁绊,即便渴望寻觅一处仿若“桃花源”般的僻远之地,安稳度日,亦成奢望,此便是“无计花间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以及词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怅惘。下片起句“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却又满含凄凉况味的画面:浩渺无垠的烟水肆意弥漫,仿若无边无际的愁绪;千里之外,斜阳缓缓西沉,暮色如纱般轻柔却又沉重地笼罩下来。这般景象,营造出浓郁的迷茫与黯淡氛围,恰似词人被贬之后,对前途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的心境写照。“山无数”紧承上句,连绵起伏的群山层层叠叠,重重阻隔,恰似横亘在词人前行道路上的诸多艰难险阻,亦是其回归朝廷、实现抱负途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象征。“乱红如雨”更是神来之笔,缤纷的落花纷纷扬扬,似雨点般簌簌坠落,既巧妙呼应上片的“花深处”,又以精妙的象征手法,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下片开头这四句,词人匠心独运,有意识地择取人世间这四种极具凄凉色彩的景象,以此影射出自身黯淡、感伤的心境。“烟水茫茫”,预示着前途渺茫难测;“千里斜阳暮”,隐隐暗示词人的处境将愈发艰难;“山无数”,象征着阻力重重,难以重返朝廷;“乱红如雨”,意味着美好事物正遭受无情摧折。这四种景象交相汇聚,凝聚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词人虽未着片言只语直抒愁苦,然而愁苦、失望之情早已满溢纸面。结句“不记来时路”,悄然暗应题目与开头,精准道出词人梦醒之后,面对无路可走的窘迫困境与苦涩心境,深刻表达出其“抽身退步悔已迟”以及“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深沉愁绪,令人读来,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全词没有直接表达愁苦之情,而是通过描写梦境、烟水、斜阳、乱山、落花等景象,委婉地影射出词人黯淡、感伤的心境,耐人寻味。全词含蓄委婉,值得人细细品读。
# 如画。
明明代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正集》卷一
# 作此题隐括本意,凡手皆能。此词擅胜处,在笔轻而韵秀,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上一篇:宋·梅尧臣《东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