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nào
hóng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3
líng
běi
xiàn
zhì
zài
yān
chéng
shuǐ
qiáo
cān
tiān
èr
sān
yǒu
dàng
zhōu
jiān
huā
ér
yǐn
xiàng
yōu
xián
lèi
rén
jìng
qiū
shuǐ
qiě
chū
xún
zhàng
yīn
liè
zuò
xià
shàng
jiàn
qīng
fēng
lái
绿
yún
dòng
jiān
shū
chù
kuī
jiàn
yóu
rén
huà
chuán
qiè
lái
xīng
shuò
xiāng
yáng
huā
zhōng
yòu
fàn
西
guāng
jǐng
jué
xiě
zhī
nào
hóng
lái
shí
cháng
yuān
yāng
wéi
sān
shí
liù
bēi
rén
wèi
dào
shuǐ
pèi
fēng
cháng
shù
cuì
chuī
liáng
róng
xiāo
jiǔ
gèng
yān
rán
yáo
dòng
lěng
xiāng
fēi
shàng
shī
qīng
gài
tíng
tíng
qíng
rén
jiàn
zhēng
rěn
líng
zhǐ
kǒng
hán
luò
chóu
西
fēng
nán
gāo
liǔ
chuí
yīn
lǎo
chuī
làng
liú
huā
jiān
zhù
tián
tián
duō
shǎo
huí
shā
guī

译文

我客居武陵时。湖北的宪治机关就设在那里:古城环绕着野水,高大的乔木参天而立。我与几位朋友,每天在那里荡舟游玩。我们靠近荷花边饮酒,意境悠闲自得,完全不像在人间。秋天到来,水位逐渐干涸。荷叶高出地面一丈多,于是我们就在荷叶下面列坐,头顶都看不到太阳。清风徐来,荷叶随风轻轻摇曳。偶尔在荷叶的稀疏之处,能窥见游人的画船,这也是一种乐趣。后来,我来到吴兴。多次在荷花丛中游玩,我还曾在夜晚泛舟西湖,那景色真是美妙绝伦。因此,我用这句诗来描绘这些美好的经历。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逐句剖析

"予客武陵":我客居武陵时。

# 予:一作“余”。

"湖北宪治在焉":湖北的宪治机关就设在那里:

# 宪治:指提点刑狱。为地方最高司法机构。

"古城野水":古城环绕着野水,

# 野水: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乔木参天":高大的乔木参天而立。

"余与二三友":我与几位朋友,

"日荡舟其间":每天在那里荡舟游玩。

"薄荷花而饮":我们靠近荷花边饮酒,

# 薄:迫近。

"意象幽闲":意境悠闲自得,

# 幽闲:清幽闲适。

"不类人境":完全不像在人间。

"秋水且涸":秋天到来,水位逐渐干涸。

"荷叶出地寻丈":荷叶高出地面一丈多,

"因列坐其下":于是我们就在荷叶下面列坐,

"上不见日":头顶都看不到太阳。

"清风徐来":清风徐来,

"绿云自动":荷叶随风轻轻摇曳。

"间于疏处":偶尔在荷叶的稀疏之处,

"窥见游人画船":能窥见游人的画船,

"亦一乐也":这也是一种乐趣。

"朅来吴兴":后来,我来到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多次在荷花丛中游玩,

"又夜泛西湖":我还曾在夜晚泛舟西湖,

"光景奇绝":那景色真是美妙绝伦。

"故以此句写之":因此,我用这句诗来描绘这些美好的经历。

"闹红一舸":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

# 一舸:一舟。

"记来时":记得来时,

# 记:记得。

"尝与鸳鸯为侣":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 为:结成。,尝:曾经。

"三十六陂人未到":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

# 三十六陂: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无数":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 水佩风裳:以水作配饰,以风为衣裳。

"翠叶吹凉":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

"玉容消酒":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

"更洒菰蒲雨":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 菰蒲:水草。菰,一作菇。

"嫣然摇动":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

"冷香飞上诗句":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 冷香:幽冷的清香。

"日暮":日暮之际,

"青盖亭亭":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

# 青盖:特指荷叶。

"情人不见":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

"争忍凌波去":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

#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争忍:犹怎忍。

"只恐舞衣寒易落":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

"愁入西风南浦":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高柳垂阴":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

"老鱼吹浪":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

"留我花间住":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田田多少":多少圆圆的荷叶啊,

#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几回沙际归路":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闹红一舸》由宋代词人姜夔所作,出自《白石道人歌曲》。上阕起笔便以“闹红一舸”破题,徐徐展开一幅荷塘泛舟的清幽画卷:词人乘舟穿梭于接天莲叶间,与鸳鸯为侣,踏遍三十六陂人迹罕至之处,只见荷叶如佳人水佩、荷花似美人风裳,在清风细雨中摇曳生姿。“翠叶吹凉”“玉容销酒”等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荷花鲜活灵韵,冷香萦绕间,词人心境亦与清幽荷境融为一体。下阕笔锋一转,借荷花喻美人,将“日暮青盖”的孤高之态,与“舞衣寒落”的凋零之悲交织,暗喻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的静谧荷塘,是其超凡脱俗生活理想的具象化呈现。全词借荷抒怀,既展现出词人对清雅荷塘的缱绻深情,更透露出其超脱尘俗的旷达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荷花及荷塘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词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哀愁。

2. 写作手法

用典:“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凌波”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典故,原是形容洛神在水面上轻盈行走的姿态。姜夔将其用于描绘日暮时分亭亭玉立的荷叶,把荷叶比作等待情人的凌波仙子,赋予荷叶以人的情感和姿态,使其仿佛有了生命,生动地表现出荷叶在暮色中摇曳、似欲去还留的情态,也借此表达出词人对荷花的眷恋不舍之情。比兴:“玉容销酒”将荷花比作酒后微红的美人面容,“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把荷花随风摇曳的姿态比作美人的嫣然一笑,以美人的形象来展现荷花的娇艳与神韵,同时也暗示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词人便将读者引入一方至美之境:正值荷花盛放的时节,轻舟摇荡于荷丛之间,一双双鸳鸯相伴戏水,随舟而行。目之所及,皆是荷花的世界,此地人迹罕至,唯见荷塘延绵无尽,绿波荡漾,荷叶翩跹,似在诉说着独属于夏日的浪漫。“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水佩风裳”,原用以形容美人的妆饰,在此处巧妙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笔下“一一风荷举”的意境异曲同工,皆精准捕捉到了荷花的神韵。微风拂过碧绿的荷叶,送来丝丝凉意,娇艳的荷花宛如美人褪去酒意后微红的面庞,娇艳动人。忽而,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然而至,荷花亭亭玉立,嫣然含笑,幽幽冷香随之飘散,这般景致,瞬间激发了词人的诗兴,优美的诗句便在此时倾泻而出。如此美好的场景令人沉醉,流连忘返。词的下片,“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时光悄然流逝,不觉已至日暮。那如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恰似凌波仙子,在岸边静静等候着情人,欲去还留,满怀期待与眷恋。这里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的典故,赋予了荷花别样的诗意与浪漫。只是,词人心中难免担忧,待到西风起时,那如舞衣般的荷叶恐难抵挡秋寒的侵袭,容易凋零残败;更怕那无情的秋风,会将这美丽的南浦变成一片萧瑟之地,徒留无尽的忧愁。再看那岸边,高高的柳树垂下浓密的绿荫,肥大的老鱼在水中欢快地吹波吐浪,仿佛都在极力挽留词人,希望他能长留于这荷花丛中。“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词人不禁感慨:田田的荷叶啊,你们如此繁多,可还记得我曾多少次在沙堤旁的归路上,徘徊流连,不舍离去?“田田”二字,生动描绘出荷叶浮于水面的繁茂之态,正如南朝民歌所唱“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生活气息。

4. 作品点评

姜夔以清空骚雅之笔,将荷塘景致勾勒得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然而,如此精妙词作,却未入王国维法眼。王国维在盛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直言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实则细究之下,姜夔在“得荷之神理”方面,与周邦彦相较不遑多让。周邦彦笔下的咏荷佳句“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虽生动展现荷叶之态,却更多聚焦于物;而姜夔咏荷,不仅绘出荷花形姿,更在字里行间隐现一位清馨幽逸的美人形象。这位美人“玉容销酒”,双颊晕染如荷瓣的绯红;她“嫣然”浅笑,恰似花朵盛放时的娇柔。荷花生于水中,她便化作凌波仙子;荷香清幽淡雅,她又带着“冷香”,花与人虚实相生、恍惚迷离,营造出朦胧悠远的美学意境。姜夔此词更为可贵之处,在于精准捕捉并细腻书写了赏荷时最本真的心灵触动。姜夔一生襟怀旷达,其诗词风格亦如其人。他笔下“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则是其心驰神往的理想之境投射——在这片冰清玉洁、纤尘不染的世界里,美人似在水一方,与荷花融为一体。“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短短数语,宛如谱写了一曲浪漫诗意的人花相恋之歌;“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荷花对词人饱含深情,而词人亦以“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回应,尽显对荷花的无限眷恋。因此,将姜夔这首《念奴娇》称作“荷花的恋歌”,恰如其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下一篇:宋·王遇《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