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将我此来游":是谁带我来此游玩?
"白鹭那知客有愁":白鹭怎知游子的愁绪。
"如子矜持山玉立":你如君子般矜持,山岳般挺立,
"似予迂阔水盘洲":我却似迁客迂阔,水流般辗转沙洲。
# 盘:一作肋。
"尘襟抖擞风云入":拂去衣襟尘埃,风云涌入心怀,
"石刻摩挲岁月流":抚摸石上刻痕,岁月悄然流逝。
"惆怅谪仙鸾驭远":惆怅如谪仙乘鸾远去不返,
"离离别恨黯滩头":离愁别恨如滩头草木般黯淡丛生。
# 滩头:江湖集作难收。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1. 分段赏析
“何人将我此来游,白鹭那知客有愁”:两句以设问起笔,奠定登临赏心亭的孤独基调。首句“何人将我”似是自问,暗含漂泊无定的迷茫,仿佛登临之举并非主动选择,而是被某种力量驱使;次句以“白鹭”的悠然自在反衬“客愁”,白鹭作为自然物象的“无知”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对照,在物我关系的疏离中凸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感。两句一疑一衬,以简笔勾勒出人与景的情感张力,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抒情基调。“如子矜持山玉立,似予迂阔水盘洲”:两句以山水自况,展现诗人的人格特质。“山玉立”喻指山峰的挺拔孤傲,以“子”称之,赋予山以拟人化的“矜持”品格,暗合诗人对高洁操守的向往;“水盘洲”则以水流的迂曲盘桓自喻“迂阔”,既指处世的疏放不羁,也暗含人生道路的艰难波折。山水意象的对仗工稳,实则是诗人对自我与外物关系的哲思——山的“矜持”与水的“迂阔”,恰是刚直与柔韧的人格投射,在山水的映照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两句由景及情,展现时空交织的感慨。“尘襟抖擞”写诗人抖擞衣襟,似要将尘世烦恼抖落,“风云入”则笔锋一转,仿佛天地间的风云之气涌入胸怀,暗含超脱尘俗、吸纳天地精神的豪情;“石刻摩挲”转向对古迹的触摸,摩挲石碑上的文字,感受岁月的流逝,“岁月流”三字凝练而沉重,将个人的瞬时动作与历史的永恒变迁联系起来,在“风云”的动态与“石刻”的静态对比中,抒发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沉感喟。“惆怅谪仙鸾驭远,离离别恨黯滩头”:两句以怀古收束,深化愁思。“谪仙鸾驭远”化用李白(谪仙人)乘鸾远去的典故,既表达对前代诗人的追慕,也暗含对自身抱负难展的惆怅——如仙人般超脱尘世的理想与现实的困顿形成落差;尾句“离离别恨”以叠字强化离愁别绪,“黯滩头”则以黯淡的滩头景象收束,将抽象的“恨”具象化为苍茫的自然图景,景语即情语,在萧瑟的意境中,将个人的客愁、怀古的幽思与人生的失意熔铸为一,留下余韵悠长的情感回响。
上一篇:宋·杨万里《舟过大通镇》
下一篇:宋·陈辅《登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