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táng
shàng
móu
chén
zūn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3
táng
shàng
móu
chén
zūn
biān
tóu
jiàng
shì
gān
tiān
shí
rén
yān
燕可伐欤
燕可伐欤
yuē
:“
:“
。”
。”
jīn
lóu
tái
dǐng
nài
míng
nián
dài
shān
jiā
chàng
fēng
fāng
lái

译文

大堂之上谋臣开宴,边疆将士手持武器。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具备,地理环境优越,且众志成城,“可以讨伐金了吗?”说:“可以。”今日在楼台之上筹谋国政,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大家一起高唱《大风歌》,不需多日四方便来庆贺。

逐句剖析

"堂上谋臣尊俎":大堂之上谋臣开宴,

# 尊俎:酒器,代指宴席。 《新序》说:“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

"边头将士干戈":边疆将士手持武器。

"天时地利与人和":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具备,地理环境优越,且众志成城,

"“":“可以讨伐金了吗

# “燕可伐欤?”:“燕可伐欤?”三句:《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燕”借指会心。燕可伐欤:可以讨伐燕国了吗?可:可以。 伐:讨伐。

"?”":?”

"曰":说:“

"可":可以。”

"今日楼台鼎鼐":今日在楼台之上筹谋国政,

# 鼎鼐:炊器;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古以之代相位。,楼台:指相府。

"明年带砺山河":明年建立不世之功。

"大家齐唱《大风歌》":大家一起高唱《大风歌》,

# 《大风歌》:汉高祖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之后,以家乡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齐声高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不需多日四方便来庆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是宋代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词。上阕着眼于宏观局势,将北伐的光明前景一展无遗,朝堂之上,有深谋远虑的贤臣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边疆之地,能征善战的将士枕戈待旦,保家卫国,各方合力,为北伐营造了绝佳形势;下阕笔触聚焦于关键人物韩侂胄,从全国上下一心的澎湃态势引入,阐述他在其中的引领作用。整首词读来,语言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字里行间又透露出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尽显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权臣韩侂胄为巩固权势力主伐金。时值南宋国库空虚、军备废弛、民心涣散,北伐仓促发动后旋遭惨败。此战虽因准备不足而溃败,却打破主和派长期主导政局,在抗战派与军民中引发强烈反响。刘过所作贺寿词正诞生于这一背景下,集中体现了朝野上下渴盼收复中原的共同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词。上阕分析宋朝伐金优势,展现朝堂贤臣谋、边疆将士勇;下阕展望伐金前景,由全国大势谈及韩侂胄。词语言畅达、气势足,巧用口语、散文句式,具“以文为词”特点,读来顺口,抒发词人爱国情与必胜壮志。

2. 写作手法

用典:“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为引用孟子名言。在词中,刘过借这一经典语句,强调南宋虽军事力量不敌金国,但凭借团结一心的“人和”优势,亦能扭转战局、获取胜利,以古人智慧为论据,增强说服力,激励军民奋勇抗金,同时提升词作文化内涵。对比:上阕将朝堂有智谋之士、边疆有善战将士的南宋优势,与朝廷畏敌、信心不足的现状对比,鲜明突出南宋具备伐金实力,应摒弃自卑,鼓舞众人振奋精神,投入抗金事业,强化情感表达与呼吁效果。

3. 分段赏析

上阕着重剖析宋朝伐金具备的诸多优势。朝堂之上,谋臣们足智多谋,能于宴席间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尽显非凡智谋;边疆之处,将士们个个骁勇善战、士气高昂。彼时宋朝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伐金大业切实可行。当时朝廷上下畏敌情绪弥漫,对抗金胜利信心不足,刘过此词正是要破除这股阴霾,以犀利笔锋点明优势,鼓舞众人重燃希望,全身心投入抗金。词中引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语,意在强调即便南宋军力稍逊金国,但只要军民齐心、众志成城,发挥人和之力,胜利必然归属南宋。下阕则豪情满怀地展望南宋伐金的光明前景。点明只要执政者决策英明、治理有道,君臣同甘共苦、携手奋进,来年必能旗开得胜,不久的将来,国家定将走向强盛,引得四方来朝。这部分内容从全局大势聚焦至韩侂胄,给予他坚定支持,字里行间传递出满满的必胜信念,为众人注入信心与勇气,激发抗金斗志。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有着诸多口语化、散文化表达,呈现出鲜明的以文为词风格。此类语句的运用,不但未削弱词的韵味,反而使其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为词作增添别样魅力。从整体看,词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且饱含磅礴气势,令人读罢豪情满怀,沉浸于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有不少人写诗作词称颂健胄,鼓励他北伐。刘过所作《清平乐》和这首《西江月》,堪称其中出类拔萃之佳篇。

现代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国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载酒》

下一篇:宋·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