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zhāng
fēn
qiū
yuè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3
wàn
shēng
hán
jiǎo
lìng
xíng
liǔ
yíng
jiàn
qiū
yuán
zhǎng
qiāng
dāo
chū
xīng
chí
tiě
zhèn
shì
zòng
héng
rén
zài
yóu
chuáng
róng
tāo
zǒng
zhì
shàn
cóng
róng
qiú
dài
qīng
jūn
zhī
fǒu
shì
shān
西
jiāng
zhǒng
céng
shī
méng
lóng
shé
zhǐ
shàng
fēi
téng
kàn
luò
yán
fēng
jīng
biàn
便
chén
shā
chū
sài
fēng
hóu
wàn
yìn
jīn
dòu
wèi
qiè
píng
shēng
shì
yāo
jiān
chuī
máo
jiàn
zài
zhǎn
lóu
lán
xīn
píng
guī
lái
wǎn
tīng
suí
jūn
chuī
dài
biān
shēng

译文

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金色的官印如斗般大,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锋利的剑还在,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逐句剖析

"万马不嘶":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

"一声寒角":随着一声号角声响,

"令行柳营":全军立即开始行动。

"见秋原如掌":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

"枪刀突出":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

"星驰铁骑":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

# 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

"阵势纵横":队形纵横,变化莫测。

"人在油幢":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

# 油幢:油布制的帐幕。

"戎韬总制":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

# 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

"羽扇从容裘带轻":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

# 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羊祜是西晋人,出镇襄阳十年间,他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有儒将之风。,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

"君知否":诸君可否知道,

"是山西将种":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

# 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曾系诗盟":还颇富文才诗情。

"龙蛇纸上飞腾":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

# 龙蛇:喻书法。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

"便尘沙出塞":他征战沙场,

"封侯万里":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

"印金如斗":金色的官印如斗般大,

"未惬平生":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

# 惬:满足,畅快。

"拂拭腰间":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

"吹毛剑在":锋利的剑还在,

# 吹毛剑:指锋利的剑。

"不斩楼兰心不平":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

# 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归来晚":傍晚归来,

"听随军鼓吹":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

"已带边声":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是南宋词人刘过的一首军旅题材词作。词中生动再现了张路分将军秋日阅兵的壮观场景,上片以“万马不嘶”的肃静与“一声寒角”的嘹亮相对照,既展现严整军容,又暗含肃杀之气;下片则通过“龙蛇纸上飞腾”等细节,刻画出一位能文善武的儒将形象。全词在描绘军事场面的同时,借“不斩楼兰心不平”的直抒胸臆,既展现了将领的报国之志,也寄托了词人北伐抗金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古代军队常在秋季举行演习,并有长官到场检阅,因此称为“秋阅”。词题中的“张路分”指一位姓张的官员,其官职为路分都监,生平事迹不详。路分都监是宋代路一级的军事长官。作者目睹爱国将领张路分主持“秋阅”的场面,心生感慨而创作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军旅词。描写了宋代将领张路分主持秋日阅兵的场景,从演武声响、阵势变换等细节展现练兵场面,刻画出这位能文善武的儒将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强军报国的真切期盼。

2. 写作手法

对比:“万马不嘶”之肃静与“一声寒角”之嘹亮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军容整肃,又突显号令之威严,动静相生中见军威之盛。反衬:以静写动,“万马不嘶”极写军营之静,“一声寒角”骤然打破沉寂,以静衬动,愈显号令之凌厉,军纪之严明。细节描写:“羽扇从容裘带轻”刻画儒将风姿,“拂拭腰间吹毛剑”状写战前准备,细节生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侧面描写:“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一句,通过四座宾客为张路分诗才震惊的反应,侧面烘托其文采飞扬。

3. 分段赏析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开头三句从声音的角度,描绘了演习开始前后的情景。“万马”一词,体现出这次演习的规模非常大。上万匹马却都不发出嘶鸣,由此能想象到军队阵容整齐,纪律十分严明。在这般安静的氛围里,突然响起“一声寒角”,声音显得特别响亮清晰。“寒”字,既和词题目里的“秋”相呼应,也营造出一种严肃、冷峻的氛围。而这“一声寒角”响过,“令行柳营”,整个军队马上听从号令行动起来,能看出这支军队行动迅速、作风雷厉,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在战斗中攻必取、战必胜。“见秋原如掌,鎗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接下来从视觉角度描写演习开始后的场面。“见秋原如掌”这四句,整体展现出雄壮的阵势。“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从多个方面描绘出演兵场上的宏大场面:开阔的平原上,枪林刀丛一下子出现;披甲的骑兵奔驰起来,速度快得像流星;军队的队形一会儿横、一会儿纵,变化多端。“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人在油幢”这三句,描写对象从士兵转到将领,由局部到整体。“人”指的是张路分。此时,他在油布做成的军帐里,依照兵法指挥众多士兵。但他的神态却是“羽扇从容裘带轻”,透着一股文雅的气质:手里拿着羽毛大扇,身上穿着轻软的皮衣、系着宽松的衣带,举止不慌不忙,让人想起苏轼《念奴娇》里写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演兵场上紧张震撼的景象,和将领文雅潇洒的风度形成鲜明对比,让文章内容有起有伏,也为后文描写张路分的文学才能和诗歌情怀做了铺垫。“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名”:“君知否”这三句开始讲述张路分的文学才华和诗歌爱好。词人用提问的方式引入,吸引读者目光,却不马上说出答案,先用“是山西将种”总结上文,意思是这人天生就是当将领的料,接着才说这位擅长治军打仗的统帅“曾系诗名”,也就是曾经参加过诗人聚会。文章这样写有起有伏,前后相互衬托,让人物形象更完整,给人很真实的感觉。这三句在词中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为下片进一步描写做好了准备。“龙蛇纸上飞腾”:下片开头这句承接上文“曾系诗名”,直接描写他的文学才华。“龙蛇”比喻书法笔势,说他在纸上挥毫时,字迹如同龙蛇般奔腾飞动,体现出他写诗作文时文思敏捷、笔力雄健,仿佛有一股旺盛的创作激情在笔下涌动。“看落笔四筵风雨惊”:这句从侧面烘托他的诗才。“落笔”指他写完诗句,“四筵”即四周在座的人。他一写完,满座之人都被其作品的气势所震撼,连风雨仿佛都随之惊动。这种描写虽有些夸张,却生动地展现出他的诗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倒。“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这四句转向对他内心志向的刻画。“尘沙出塞”指奔赴边塞征战,“封侯万里”“印金如斗”形容因战功获得极高的官位和荣耀。但即便能得到这些常人眼中的功名利禄,他也“未惬平生”——并不感到满足。这里用否定的语气,突出他的追求远超个人荣华富贵,暗示其心中有更远大的目标。“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拂拭腰间”写他时常擦拭腰间的佩剑,“吹毛剑”强调剑的锋利。“楼兰”代指金统治者,他直言不佩剑斩杀敌人心中难安,直接抒发了抗金报国的强烈愿望。这三句与前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前四句否定个人功名,此处则肯定报国之志,一抑一扬,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磊落胸襟展现得淋漓尽致。“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最后三句写秋阅结束后的场景。“归来晚”说明演习耗时很久,体现出训练的认真与严谨。“随军鼓吹”指军中的鼓乐声,在他听来,这乐声仿佛带着“边声”——即边塞战场的肃杀之气。这一感受并非单纯写实,而是暗含他对北伐抗金的迫切期待,仿佛已从乐声中听到了未来征战的号角,进一步凸显其爱国情怀。

4. 作品点评

此词通过塑造抗战儒将形象寄托爱国情怀,词人在人物刻画中融入了自身理想,颇具浪漫色彩。尤以“不斩楼兰心不平”一句最为点睛,既为全词主旨,亦为人物精神写照,更是词人内心独白。艺术表现上,词人善择典型细节:其一撷取“龙蛇纸上飞腾”“羽扇从容裘带轻”等生活细节展现人物雅趣;其二选取“拂拭腰间,吹毛剑在”等军事细节凸显将帅之才。细节刻画使词作充满生活实感,在宋代军事题材词作中堪称翘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塑造了文武双全的大将形象,抒发了作者北伐抗金的渴望,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激情。全词由“秋阅”层层展开,层层铺垫,最后归结到“不斩楼兰心不平”,壮声豪气冲纸而出。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谢真元、陈忻《中国古代豪放词曲评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小园》

下一篇:宋·洪咨夔《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公毋渡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