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芜城旧苑":回头遥望荒芜的旧日城苑。
"还是翠深红浅":草木仍是一片深绿浅红的交织。
# 还是翠深红浅:一作还是绿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春天的景致已所剩无几,
"斜日满帘飞燕":夕阳斜照在帘幕上,燕子来回飞舞。
"不见":再也看不见。
"不见":再也看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唯有紧闭的院门内,满地落花堆积的庭院寂寥如许。
# 门掩落花庭院:一作花上雨来风转。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1. 分段赏析
“回首芜城旧苑”一句,开篇点明“回首”这一动作,将读者带入到对“芜城旧苑”的回忆与观望之中。“芜城”即扬州,曾经繁华之地如今冠以“芜”字,暗示其荒芜衰败之态,为全词奠定了怀旧与怅惘的基调。“还是翠深红浅”一句,描绘眼前所见景色。“翠深”指草木繁茂,“红浅”表明花朵凋零,以色彩的对比展现出暮春时节的特征。“还是”二字,暗含时光流逝,景色依旧,然而物是人非的感慨,委婉地流露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两句,进一步渲染暮春氛围。直言“春意已无多”,点明季节即将消逝,带有对时光匆匆的惋惜之情。“斜日”描绘出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黯淡、落寞的氛围;“满帘飞燕”,燕子在帘外飞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反衬出庭院的寂静,以动衬静,更显寂寥。“不见。不见。”短短两句,连用两个“不见”,形成反复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而急促。这里“不见”的对象未明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或许是不见昔日之人,或许是不见往日繁华,词人内心的急切与失落之情跃然纸上,将情感推向高潮。“门掩落花庭院”一句,以景作结。描绘出庭院中落花满地,门扉紧闭的画面,“掩”字生动地表现出庭院的荒芜与冷清,落花更增添了凄美之感。这一结尾含蓄深沉,将词人的怅惘、伤感之情融入这静谧而衰败的景象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上一篇:宋·王铚《同赋梅花十二题·竹外》
下一篇:宋·刘奉世《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