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月莹":清风爽朗,月色皎洁,
"天然标韵":她有着天然的风采神韵,
"自是闺房之秀":自然是闺阁中的秀丽佳人。
"情多无那不能禁":情思太多,无可奈何难以抑制,
# 无那:无奈。
"常是为、":常常是因为、
"而今时候":像如今这样的时刻。
"绿云低拢":乌黑的头发轻轻拢起,
# 绿云:形容女子头发多而乌黑。
"红潮微上":脸上泛起微微的红晕,
"画幕梅寒初透":画幕中刚刚透进梅花的寒气。
"一般偏更恼人深":这种情思偏偏比平常更让人烦恼,
"时更把、":时不时就把、
"眉儿轻皱":眉头轻轻皱起。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词人开篇以“风清月莹”比喻女子的气质,赞美她有着如清风明月般的天然风韵,是闺房中的佼佼者。“情多无那不能禁”,直接点明女子情思繁多,难以自禁,“常是为、而今时候”则强调这种情思在当下更为强烈,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情思缱绻的女子形象,也为下阕进一步描写女子的神态埋下伏笔。下片“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中,“绿云低拢,红潮微上”,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出女子乌黑的头发低低拢起,面色微微泛红的娇羞模样。“画幕梅寒初透”,通过描写画幕中透着梅香的寒气,营造出一种清冷又略带愁绪的氛围,烘托女子内心的情思。“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则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愁绪,她的情思比平常更深,不时轻轻皱起眉头,将女子内心的烦恼与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万俟咏《长相思·山驿》
下一篇:宋·周文璞《辘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