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jìn
qiū
róng
tiān
yíng

朝代:宋作者:李之仪浏览量:3
jìn
qiū
róng
tiān
yíng
xīng
yuè
dàn
rén
chū
jìng
zhàng
yíng
xún
yuǎn
jìng
hūn
míng
biān
xián
xiāng
bìng
yáo
xiǎng
zhōu
hún
níng
fān
jiā
cóng
shuí
yǒng
qiáo
cuì
guī
lái
xǐng
zhī
jìng
chěn
chěn
dàn
jué
yān
cūn
jiǒng

译文

秋日的景致仿佛被洗涤一新,天空澄澈透亮。星星稀疏,月色浅淡,四下里一片静谧。我拄着手杖,沿着曲折的小路探寻前行。在暮色中穿行。忽见堤岸边,母牛与小牛悠闲地依偎在一起。此刻,思绪飘向远方那远去的行舟,我的心也仿佛随之凝固,心中这番美好的情思,又能向谁倾诉、吟咏呢。我神情憔悴地归来,好似从沉醉中独自清醒。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放眼望去,只觉得烟雾笼罩的村庄在沉沉暮色中愈发遥远、朦胧。

逐句剖析

"洗尽秋容天似莹":秋日的景致仿佛被洗涤一新,天空澄澈透亮。

# 莹:像玉石一样光洁。形容天空明净。

"星稀月淡人初静":星星稀疏,月色浅淡,四下里一片静谧。

"策杖萦纡寻远径":我拄着手杖,沿着曲折的小路探寻前行。

# 寻:顺着、沿着。,萦纡:形容道路回旋曲折。纡:一作“迂”。,策杖:拄着拐杖。

"披昏暝":在暮色中穿行。

# 披昏暝:在黄昏的朦胧之中。

"堤边犊母闲相并":忽见堤岸边,母牛与小牛悠闲地依偎在一起。

# 相并:偎依在一起。,犊母:指母牛与牛犊。

"遥想去舟魂欲凝":此刻,思绪飘向远方那远去的行舟,我的心也仿佛随之凝固,

"一番佳思从谁咏":心中这番美好的情思,又能向谁倾诉、吟咏呢。

# 佳思:美好的心绪。

"憔悴归来如独醒":我神情憔悴地归来,好似从沉醉中独自清醒。

# 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知何境":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

"沉沉但觉烟村迥":放眼望去,只觉得烟雾笼罩的村庄在沉沉暮色中愈发遥远、朦胧。

# 迥:远。,沉沉:深沉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洗尽秋容天似莹》是北宋李之仪晚年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触景生情,描绘洗尽秋容、星稀月淡之景,词人策杖寻径,见堤边犊母闲并,清幽之景中蕴含宁静氛围。下片则通过“遥想”与上片现实之景形成对比,抒发归后如独醒般的落寞,以“烟村迥”之景结情,情景相融,尽显孤寂之感。全词借景抒情,对比鲜明,在平实笔触中,展现词人复杂心绪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替范纯仁撰写遗表与行状获罪,遭贬至太平州(州治位于今安徽当涂县)。贬谪期间,他寓居于当涂城南的姑溪。此词创作时间大致处于这一阶段,词中所写,是作者在秋日傍晚散步时,对一位女子萌生的深切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记游抒怀词。描绘了秋夜作者策杖寻径所见的宁静乡间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孤寂、思远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描绘秋夜明净安详之景,营造静谧氛围,暗含作者闲适心境;“沉沉但觉烟村迥”,暮色中烟村遥远迷茫之景,烘托出作者若有所失的怅惘之情,景与情自然交融。对比:“堤边犊母闲相并”中母牛与小牛亲密依偎的温馨场景,与“遥想去舟魂欲凝”中作者孤身一人、思念知音的孤寂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更显作者内心的落寞。触景生情:作者见“堤边犊母闲相并”这一温馨场面,触发心中情思,由上片平和安适转为下片对离去知音略带愁苦的相思之情,情感随景而变。

3. 分段赏析

上片:“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两句勾勒出秋天傍晚山村明净安详的氛围。一个“洗”字,生动展现秋日天空的澄澈,仿佛万物都被清洗过一般;“星稀月淡”“人初静”从视觉与听觉角度,营造出静谧的意境。“策杖萦纡寻远径。披昏暝。堤边犊母闲相并”描绘作者拄杖漫步,于暮色中前行,忽见堤边母牛与小牛亲密依偎回村的场景。“萦纡”写出小径的曲折,“披昏暝”点明天色渐暗,“闲相并”抓住农村生活特点,展现温馨和谐的乡土画面,奠定了上片平和安适的情感基调。下片:“遥想去舟魂欲凝。一番佳思从谁咏”两句抒发作者对离去知音的思念,“魂欲凝”形象表现出作者因思念而神思恍惚的状态,“从谁咏”道出无人倾听心声的孤寂。“憔悴归来如独醒。知何境。沉沉但觉烟村迥”描绘作者郁郁而归,才惊觉自己因思念而魂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来时的山村在暮色中愈发遥远迷茫。“憔悴”“独醒”刻画出作者怅惘的神态,“沉沉”“迥”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内心若有所失的愁苦,将作者由沉湎想象到醒来满怀怅惘的过程,真实地展现出来。

4. 作品点评

毛晋在《姑溪词跋》中称李之仪“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此词将情与景相互交融,情感由景物触发而生,风格清淡婉转,韵味悠长,切实体现了李之仪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妙伦《西岩》

下一篇:宋·康与之《荷叶铺水面·春光艳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