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o
shì
jìn
·
·
fēng
dìng
luò
huā
shēn

朝代:宋作者:李清照浏览量:3
fēng
dìng
luò
huā
shēn
lián
wài
yōng
hóng
duī
xuě
cháng
hǎi
táng
kāi
hòu
zhèng
shì
shāng
chūn
shí
jié
jiǔ
lán
zūn
kōng
qīng
gāng
àn
míng
miè
hún
mèng
kān
yōu
yuàn
gèng
shēng
jué

译文

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逐句剖析

"风定落花深":风停了,庭花尽凋零,

# 深:厚。,风定:风停。

"帘外拥红堆雪":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

# 拥红堆雪:凋落的花瓣聚集成堆。拥,簇拥。红、雪:指代各种颜色的花。

"长记海棠开后":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

# 长记海棠开后:可能是词人对自已少女时期所作咏海棠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写作心态追忆。长记,即“常记”。

"正是伤春时节":正是伤春时节。

# 正是伤春时节:赵万里辑《漱玉词》:按此句无作六言者,“正”“是”二字,必有一衍。

"酒阑歌罢玉尊空":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

# 玉尊:即“玉樽”亦作“玉罇”。原指玉制的酒器,后泛指精美贵重的酒杯。,酒阑:喝完了酒。阑,干、尽。

"青缸暗明灭":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

# 暗明灭:指灯光忽明忽暗,一直到熄灭。,青缸:灯火青荧,灯光青白微弱之意。缸:一作“红”,灯。

"魂梦不堪幽怨":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

# 幽怨:潜藏在心里的怨恨。,魂梦:指梦中人的心神不而言。

"更一声啼鴂":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 啼鴂:亦作“鶗鴃”。即杜鹃鸟。鴂:即鹈鴂。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这是一首抒发伤春情怀的词。上片描绘暮春景色,大风过后落花满地,引发伤春之情。这与李清照早期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所写的情景相似,但感情更加深邃。下片写酒后的孤寂和魂梦的幽怨,以及啼鴂声带来的愁绪,由景伤情,更让人感伤。全词风格柔婉绮丽,先写室外之景,后写室内的生活细节,景情交融,情感凄清哀怨,展现了李清照对自然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敏锐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收录在《漱玉词》中。此词在《漱玉词》中不算很有名,很少有选本选录。这首词的写作年代是前期还是后期,写作地点是汴京还是建康,在学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汇校汇编汇评》认为此词为李清照南渡前的作品。而陈祖美认为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她在《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推断此词为赵明诚谢世的翌年即建炎四年(1130年)春天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抒发伤春情怀的词。全词以暮春庭院为背景,描绘了风停后帘外落花堆积的景象,勾起词人对海棠花开后伤春时节的回忆,接着自然过渡到对闺门独处、孤寂苦闷生活的描绘,寄托词人心中无以言说的孤寂和愁苦之情。全词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李清照对自然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敏锐体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中通过描写“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的暮春景色,以及“青缸暗明灭”的室内环境,将词人的伤感、哀怨之情寄托于景中,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上片创作手法独特,词人伤春之情的生发并非源于亲眼目睹外界事物,而是身处闺阁之中,就已敏锐捕捉到大自然细微的变化,进而触动内心的情感。“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风刚停歇,词人仅凭经验便判定帘外必然是落花缤纷,红的白的层层堆积。这短短两句,充分彰显了词人对周遭事物的敏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关注。李清照对落花的格外留意,潜意识里隐隐有着以落花自比的意味。开篇这两句看似只是单纯描绘景物,可伤感的情绪已悄然蕴含其中。“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紧接着这两句,词人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往昔。但对于过往具体发生了何事,她并未详细叙述,只是强调每当海棠花凋零之际,便是自己伤春之时。“长记”,即常记,说明以往的“伤心时节”之事,常萦绕于心,挥之不去。再者,在众多花卉里,李清照对海棠尤为钟情。或许是因为海棠素有“花中神仙”的美誉,其花色如霞似雪,姿态秾丽娇娆,更重要的是它那高贵优雅的气质,与词人自身的个性极为契合。比如在她的《如梦令》一词中:“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同样表达了对海棠的喜爱之情,且抒情方式与本词上片颇为相似。下片则自然过渡到对闺门独处、孤寂苦闷生活的描绘。“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词人并未直接诉说自己内心是多么孤寂愁苦,而是精心选取了酒阑、歌罢、空酒杯以及忽明忽暗的油灯这四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物,勾勒出一幅幽暗、凄清又空冷的画面。不难想象,一位闺中思妇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内心该是何等的凄怆孤寂,这种情感无需过多言语,已通过画面传递给读者。“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白日里词人因怜惜花朵、感伤时节而忧愁,夜晚则借酒消愁,可结果却是愁绪愈发浓烈,只能寄希望于在梦中寻得一丝安慰。然而,即便在梦里,情景依旧令梦魂充满幽怨哀愁。好不容易从梦中醒来,却又听到窗外传来凄厉的“啼鴂”叫声,这无疑又增添了一份悲怆。毕竟在古人的认知里,“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屈原《离骚》),啼鴂一叫,意味着春天已然离去,百花也都凋零殆尽,徒留无尽的伤感。

4. 作品点评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抒写的是伤春凄苦之情,但词人并没有直接从正面来抒写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室内外景物的刻画,将自己的凄情浓愁寄寓其中。全词语言凝练含蓄,读来更感其情深沉、凝重,展现了李清照后期词作中“句中有余味”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先从室内人的视角看室外景,后写室内景、室内人。首句不写狂风形状,从“风定”写起,善于裁剪。“拥红堆雪”,色泽鲜明,于渲染落花美丽中,流露哀惜之情。众花中独举海棠,不特表明时令更迭,而且感慨花木盛衰,万物兴败,在伤春中暗寓伤情。下片写伤情。室内人用饮酒唱歌排遣幽闷,愁绪更集,青灯明灭,正好衬托幽怨魂梦。啼鴂悲啼,用《离骚》诗意暗示春归,不仅诉出玉人的无限幽怨,而且与上片相应,使全词浑然一体。全词景、物、声、情水乳交融。

现代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

# 有人说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伤春思夫之作,有人说为李清照于赵明诚死后的思国怀乡之作。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上阕描写暮春傍晚室外景象和伤春之情,下阕描写夜晚室内情景和孤凄之怀。寓情于景,含意深微,委婉有致,情辞凄怨……李清照前期的词作,抒写的多为惜春惜花,离愁别恨,孤苦寂寞,怀人念远的相思和孤苦之情,不像这首词所写的风定花落,拥红堆雪,景象凄惨。又“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想想过去,看看如今,词人已自感慨万千,更不像这首词酒阑人散,孤灯孤影,魂梦幽怨,啼鴂悲鸣,凄苦不堪。此词所表现的当是女词人在丈夫死后的孤苦难堪和对家国之恨的凄怨。

现代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秘书长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

# 此作主旨,便是伤春,“正是”也者,确然如是,更不需他意。起句两语,却都是为伤春安排。“风定落花深”,微不如王右丞《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坐久落花多”之句。李易安句,心在寂寞难耐,王右丞则在洒脱出尘,若见时间之流逝,而各有所感,则其同也。下片更进,“酒阑”“歌罢”,皆不足以凭借,魂梦亦不得安生,“啼鴂”之一意象,更增苦楚。全篇不欲多言,但绮宕处,颇令人感深情无限耳!

现代中华韵文学会会员于永森《〈漱玉词〉评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勉学》

下一篇:宋·陈与义《雨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