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jiāo
·
·
hòu
tíng
méi
huā
kāi
yǒu
gǎn

朝代:宋作者:李清照浏览量:4
shòu
xiāng
nóng
tán
shēn
xuě
sàn
jīn
nián
hèn
tàn
méi
yòu
wǎn
jiāng
lóu
chǔ
guǎn
yún
xián
shuǐ
yuǎn
qīng
zhòu
yǒng
píng
lán
cuì
lián
juǎn
zuò
shàng
lái
zūn
qián
jiǔ
mǎn
shēng
gòng
shuǐ
liú
yún
duàn
nán
zhī
chā
gèng
pín
jiǎn
zhí
dài
西
lóu
shù
shēng
qiāng
guǎn

译文

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长,我倚着栏杆,将翠绿帷帘轻轻卷起。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逐句剖析

"玉瘦香浓":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

# 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檀深雪散":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

# 檀:浅绛色。一说喻花之香。

"今年恨探梅又晚":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

# 探:探看,观赏。,恨:遗憾。

"江楼楚馆":寄居在外,

# 江楼楚馆:泛指旅舍。楚馆:楚地馆驿。泛指歌舞之所。楚,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

"云闲水远":路途漫漫。

# 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闲,安静。

"清昼永":白日如此漫长,

# 永:时间长。

"凭栏翠帘低卷":我倚着栏杆,将翠绿帷帘轻轻卷起。

# 凭栏:倚栏。栏,一作阑。

"坐上客来":宴上客人来来去去,

# 坐上客来:《三国志·崔琰传》注引张璠《汉纪》:孔融“爱才乐酒,常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尊前酒满":杯中满是美酒。

"歌声共水流云断":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

# 水流云断:指歌声随着白云和流水传到极远的地方。

"南枝可插":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

# 插:戴。,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更须频剪":就要多采剪。

# 更:《梅苑》作“便”。

"莫直待西楼":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

# 西楼:指思妇住处。

"数声羌管":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 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梅词。此词上片刻画梅花玉瘦香浓的姿态,抒发探梅来迟的怅惘;下片描绘宴饮听歌场景,借劝人及时折梅,传递对美好易逝的慨叹。全词笔触细腻,将赏梅之景与惜时之情交融,以梅喻意,委婉含蓄间尽显婉约词风的深致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最早收录于宋代黄大舆《梅苑》卷九,仅引上阕且未署作者姓名。从词题与内容来看,此词是作者于后亭见梅开,触景生情、感怀身世而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是一首咏梅词。全词笔触细腻,将赏梅之景与惜时之情交融,抒发了作者探梅来迟的遗憾与独处的惆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易逝的慨叹。

2. 写作手法

以静写动:“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词人勾勒出江楼、闲云、远水等静态景物,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氛围。但“云闲”二字,赋予云朵悠然飘动的动态,“翠帘低卷”这一动作打破静态画面,使整个场景富有动态变化,借清冷、静谧之景,抒发其赏梅来迟的遗憾与独处的惆怅。借物抒情:“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借梅花凋零前需及时采折,劝人珍惜当下,将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巧妙寄寓于梅花意象与劝诫之景中,借物抒情,韵味悠长。​

3. 分段赏析

起笔三句直入主题,从视觉与味觉勾勒梅花图景。女主人公钟情梅花,往年常早早关注其生长变化,今年却直至梅枝“玉瘦”才来观赏,顿生悔恨。“玉瘦”既描摹梅花小巧姿态,又以其在苦寒中绽放,凸显坚韧品格。一个“瘦”字精准勾勒梅之神韵,为后文惜梅怀人之情埋下伏笔。此句借梅抒情,既叹年华易逝,亦暗含自喻,将人与梅紧密相连。“檀深”暗示梅花绽放已久,花色渐深,“又”字则点明年年如此,遗憾之情更添几分。​次四句写女主人公于“江楼楚馆”倚栏赏梅。此处点明赏梅地点,描绘远近景致,看似闲适恬淡,实则难掩寂寞心绪。一个“永”字,尽显白昼漫长、氛围清冷之态。上片着重写景之静谧、人之寂寥,为下片抒发复杂心绪蓄势,以静衬动,更显情感波澜。​过片转而描写与友人饮酒听歌、共赏梅花之乐。先展现良友相聚、把酒言欢、纵情高歌的热闹场景,再将笔触引回梅花。至“水流云断”句,欢乐达到顶点后渐归平静,寂寞孤独之感再度袭来,即便良友相伴、畅饮高歌,也未能驱散心中孤寂。随后,词人将视角拉回赏梅现场,建议剪下向阳早开的梅枝插戴赏玩。结句意蕴深远,告诫莫等西楼上《梅花落》曲声响起才想起赏梅,那时为时已晚,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异曲同工,饱含珍惜时光之意。

4. 作品点评

此词虽被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列为存疑之作,却尽显李清照咏梅词之神韵。唯有“坐上客来,尊中酒满”二句,其用典遣词,似含男子口吻,难免令读者心生疑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格调绝好,朦胧写来,只是少极出色处,而全篇意态,亦属微露,情景交融,都为寂寞铺垫。故结句略有快意,略有惘惘。

中华韵文学会会员于永森《〈漱玉词〉评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惜日》

下一篇:宋·杨万里《白头吟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