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wài
sū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nán
shān
xīn
zhǎng
fèng
huáng
chú
méi
fēn
míng
huà
nián
xiǎo
cóng
ài
zhǎng
chéng
chē
shū

译文

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在他小时候时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长大了必须读很多的书。

逐句剖析

"南山新长凤凰雏":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

# 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眉目分明画不如":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年小从他爱梨栗":在他小时候时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梨栗:指梨子与栗子。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从:放纵,放任。通“纵”。,年小:年纪小。

"长成须读五车书":但是长大了必须读很多的书。

# 五车: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外孙》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长辈对晚辈的期许关爱为题材,前两句“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运用比喻手法,将外孙比作南山新长的凤凰雏,生动地夸赞其出众的模样,饱含疼爱之情。后两句“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则自然过渡到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体现出既尊重孩子童年天性,又寄望其长大后勤奋读书、学有所成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以简洁的表述,展现出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厚意与殷切期盼,在众多表达长辈对晚辈期望的诗作中,以其直白而不失温情的风格独树一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表达长辈对晚辈期望的诗。描绘了外孙如南山新长的凤凰雏般出众,有着眉目分明的可爱模样。表达了诗人对年幼外孙深深的疼爱,同时借“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体现出对其成长的规划与期望,希望外孙长大后饱读诗书、有所成就,营造出充满关爱与期许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比喻:在“南山新长凤凰雏”一句中,诗人把外孙比作南山新长的凤凰雏。凤凰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贵、不凡,以此作比,形象地突出了外孙在诗人心中的珍贵,表达出对其未来成长的高度期许。

3. 分段赏析

《赠外孙》前两句“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外孙比作南山新诞生的凤凰雏,形象地展现出对外孙的珍视与喜爱,“眉目分明画不如”则从外貌描写入手,通过对比,强调外孙眉目清秀之态,直接传达出对其容貌的夸赞,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之情。后两句“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在内容上由对外孙当下的欣赏过渡到对其未来成长的期望。“年小从他爱梨栗”,体现出诗人尊重孩子年幼时天真爱玩的天性,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长成须读五车书”则明确表达出希望外孙长大后勤奋读书、学识渊博的期盼,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重视以及对晚辈成才的渴望。整首诗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先描绘后抒情,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期许娓娓道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西江月·茶词》

下一篇:宋·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