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bái
lǐ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tài
bái
lóng
sǒng
dōng
nán
chí
zhòng
lǐng
huán
qīng
fēn
yān
yún
hòu
jiē
ài
shù
shí
shū
xiāng
yáng
chūn
guī
niǎo
shuǐ
dòng
xíng
chí
shēng
mín
yóu
chù
suǒ
niǎo
xiāng
xié

译文

太白山势高俊且东南边像飞一样,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它。山上的烟云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树木石头疏密得当。温暖的春天已然过去,但鸟说的话是快乐的,溪水平静不动,但鱼游走的速度是慢的。百姓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样美好的处所,与这鱼鸟(大自然)共享和谐美好。

逐句剖析

"太白巃嵷东南驰":太白山势高俊且东南边像飞一样,

# 巃嵷:高峻的样子。

"众岭环合青纷披":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它。

# 纷披:盛多的样子。

"烟云厚薄皆可爱":山上的烟云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

# 可爱:令人喜爱。

"树石疏密自相宜":树木石头疏密得当。

# 相宜:合适。

"阳春已归鸟语乐":温暖的春天已然过去,但鸟说的话是快乐的,

# 阳春:指春天。

"溪水不动鱼行迟":溪水平静不动,但鱼游走的速度是慢的。

"生民何由得处所":百姓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样美好的处所,

# 生民:人民,百姓。

"与兹鱼鸟相谐熙":与这鱼鸟(大自然)共享和谐美好。

# 谐熙:共同嬉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太白岭》是一首别具一格的七言律诗,诗中尽显大自然之美。首联勾勒出太白岭的磅礴气势与秀丽之姿,它雄伟地向东南延展,众岭环绕,满目葱茏,令人如临其境。颔联聚焦烟云与树石,烟云浓淡皆宜,树石疏密有致,宛如天成画卷,尽显自然和谐之妙。颈联以鸟语与鱼行,渲染出春日太白岭的盎然生机,鸟啼欢快,鱼游悠然,动静相宜。尾联笔锋一转,诗人由景及人,发出感慨,思索百姓如何寻得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所。整首诗语言清新,在描绘美景之余,自然流露出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通过描绘太白岭巍峨的山势、变幻的烟云、疏密有致的树石以及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展现了王安石山水诗中自然哲思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的创作特色。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如“溪水不动鱼行迟”以溪水的静谧与游鱼的缓慢形成对比,营造出幽远深邃的意境。借景抒情:全诗通过描绘太白岭的壮丽景色,如“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对偶:首联“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以工整的对仗勾勒出山势走向与群峰环绕的视觉效果。

3. 分段赏析

首联“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以动态拟人手法,勾勒出太白岭山势如奔马般向东南延伸的磅礴气势,群峰环绕的青翠景象扑面而来。颔联“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运用白描与对偶,将自然元素的变化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薄烟厚云、密树疏石皆成妙景。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以动静结合手法,描绘出春日生机:鸟鸣清脆,溪水静谧中鱼儿悠然游动,画面充满诗意与哲思。尾联“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笔锋一转,由景及人,借鱼鸟和谐之境,寄寓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深切关怀,虚实相生中深化主题。全诗四联层层递进,既展现王安石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又暗含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精髓,体现其早期山水诗中自然审美与社会理想的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石延年《丛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