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xiǎn
dào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2
téng
wáng
gāo
lín
jiāng
zhǔ
dōng
biān
chū
西
biān
shí
nián
qián
huì
tóng
tiān
zhāng
wéi
liè
zūn
gōng
jīn
shí
guī
jīn
tíng
bēi
wèn
zhī
chūn
fēng
liǎng
àn
shuǐ
yáng
liǔ
qīng
qīng
jīn
zài
fǒu
ǒu
xiàng
dōng
gèng
xiàng
dōng
xìng
huā
liǎng
zhū
néng
bái
hóng
luò
tuò
jiù
yóu
yīng
chā
huā
zǒu
yuè
míng
zhōng
rěn
rǎn
rěn
rǎn
zhān
hǎi
míng
nián
huā
kāi
shuí
zài
xìng
huā
yáng
liǔ
nián
nián
hǎo
nán
běi
lái
rén
lǎo
shào
zhuàng
shí
nài
lǎo
jūn
zhù
pán
yǎng
tiān
tàn
liù
lóng
cuō
tuó
yǎn
zhōng
liǎo
liǎo
jiàn
xiāng
guó
shì
guī
guī
biàn
便
wǎng
chéng
nán
wàng
chéng
běi
xīn
jiǒng
jiǒng
jūn
yīng
shí

译文

滕王阁高高地矗立在江边小洲上,东边太阳升起西边却在下雨。十五年前我们在此地一同聚会,当时在天边拉开帷幕,摆上了丰盛的宴席。您如今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我现在停下酒杯问您这个问题。春风吹拂着两岸的水杨柳,昔日的青葱翠绿如今还在吗?偶然向东来到东湖又继续向东,看到两株杏花,有的白色有的红色。往日豪放不羁的游玩情景应该还记得,在月光下插着花骑着马。时光渐渐流逝,放眼四海,明年花开的时候又还有谁在呢。杏花和杨柳年年都长得很好,来来往往的人却自己慢慢变老。少壮的时光能有多久,面对衰老又无可奈何,和您一起拿着筷子敲击盘子唱歌。歌唱完后仰头长叹,时光匆匆如六龙驾车飞逝而过。眼中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家乡,自己不愿回去,要是想回去就能回去。想要往城南去却望着城北,我这诚挚的心意您应该能明白。

逐句剖析

"滕王高阁临江渚":滕王阁高高地矗立在江边小洲上,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太阳升起西边却在下雨。

"十五年前此会同":十五年前我们在此地一同聚会,

"天际张帷列樽俎":当时在天边拉开帷幕,摆上了丰盛的宴席。

"公今此去何时归":您如今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

# 公今此去何时归:龙舒本作君今此去归何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我现在停下酒杯问您这个问题。

"春风两岸水杨柳":春风吹拂着两岸的水杨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昔日的青葱翠绿如今还在吗?

# 昔日:龙舒本作颜色。

"偶向东湖更向东":偶然向东来到东湖又继续向东,

"杏花两株能白红":看到两株杏花,有的白色有的红色。

"落拓旧游应记得":往日豪放不羁的游玩情景应该还记得,

"插花走马月明中":在月光下插着花骑着马。

# 月明:龙舒本作明月。

"荏苒荏苒瞻四海":时光渐渐流逝,放眼四海,

# 荏苒:龙舒本作流光。

"明年花开复谁在":明年花开的时候又还有谁在呢。

"杏花杨柳年年好":杏花和杨柳年年都长得很好,

"南去北来人自老":来来往往的人却自己慢慢变老。

"少壮几时奈老何":少壮的时光能有多久,面对衰老又无可奈何,

"与君把箸击盘歌":和您一起拿着筷子敲击盘子唱歌。

"歌罢仰天叹":歌唱完后仰头长叹,

"六龙忽蹉跎":时光匆匆如六龙驾车飞逝而过。

"眼中了了见乡国":眼中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家乡,

"自是不归归便得":自己不愿回去,要是想回去就能回去。

"欲往城南望城北":想要往城南去却望着城北,

"此心炯炯君应识":我这诚挚的心意您应该能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吴显道五首(其二)》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古体诗。以送别友人吴显道为题材,通过回忆与友人的过往经历,抒发送别时的复杂情感。诗开篇描绘滕王阁临江的壮观景象以及奇特的天气。接着回忆十五年前在此地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那时在江边张设帷幕,摆放酒食。如今友人即将离去,诗人询问归期。随后描述两岸的水杨柳和东湖边的杏花,回忆曾经在月下插花走马的欢乐旧游。感慨时光荏苒,年年花开,但人会老去,少壮时光短暂,面对衰老无可奈何。最后诗人边歌边叹,表达虽心中思念乡国,但因种种原因身不由己,希望友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整首诗围绕送别展开,融合了对往昔的怀念、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春风两岸水杨柳,昔日青青今在否”,借春风中两岸水杨柳的景色,引发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杏花杨柳年年好,南去北来人自老”,用年年依旧美好的杏花杨柳,反衬人在岁月中老去,借景表达对人生易老的喟叹。对比:将十五年前的相聚与如今的送别进行对比,突出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变化,如“十五年前此会同,天际张帷列樽俎。公今此去何时归,我今停杯一问之”,增强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用典:“欲往城南望城北”化用杜甫《哀江头》中“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表达自己内心的迷茫与无奈,增加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2. 分段赏析

“滕王高阁临江渚,东边日出西边雨。十五年前此会同,天际张帷列樽俎。”描绘滕王阁的位置及天气,引出对十五年前在此相聚的回忆,展现出昔日聚会的热闹场景,为下文的送别和感慨做铺垫。“公今此去何时归,我今停杯一问之。春风两岸水杨柳,昔日青青今在否。偶向东湖更向东,杏花两株能白红。落拓旧游应记得,插花走马月明中。”回到当下送别场景,询问友人归期,通过对水杨柳和杏花的描写,勾起对往日欢乐旧游的回忆,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荏苒荏苒瞻四海,明年花开复谁在。杏花杨柳年年好,南去北来人自老。少壮几时奈老何,与君把箸击盘歌。”感慨时光匆匆,人生易老,以年年不变的杏花杨柳与不断老去的人形成对比,突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进而发出与友人把箸击盘而歌的感慨。“歌罢仰天叹,六龙忽蹉跎。跟中了了见乡国,自是不归归便得。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应识。”歌罢长叹,借化用诗句表达自己内心的迷茫与无奈,希望友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深化了诗歌复杂的情感内涵,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与自身对人生、乡国的思考相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食糟民》

下一篇:宋·魏了翁《万杉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