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u
·
·
dòng
fáng
chū
xiāng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dòng
fáng
chū
xiāng
biàn
便
zhǐ
cháng
xiàng
xiǎo
huì
yōu
huān
biàn
zuò
qíng
bié
kuàng
zhí
lán
shān
chūn
duì
mǎn
luàn
huā
kuáng
zhí
kǒng
hǎo
fēng
guāng
jìn
suí
guī
chǎng
píng
shuí
suàn
qián
yán
zǒng
qīng
zǎo
zhī
nèn
nán
pàn
huǐ
dāng
shí
liú
zhù
nài
fēng
liú
duān
zhèng
wài
gèng
bié
yǒu
rén
xīn
chù
liáng
cuán
méi
qiān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一场情爱最终寂寞,又跟谁说呢。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轻易辜负了。早知道如此难受,后悔当初不把他留住。奈何他除了长得风流端正,更还有让人朝思暮想的地方。一天不想他,就要皱千次眉了,更何况想他呢。

逐句剖析

"洞房记得初相遇":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

# 洞房:深邃的内室。后多用以指妇女所居的闺阁。

"便只合、长相聚":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

# 只合:只应该。合,应当。

"何期小会幽欢":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

# 幽欢:幽会的欢乐。,小会:指两个人的秘密相会。,何期:哪里想到。

"变作离情别绪":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

# 离情别绪: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

# 春色暮:即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阑珊:将残、将尽的意思。

"对满目、乱花狂絮":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

# 满目:充满视野。

"直恐好风光":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

"尽随伊归去":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

# 伊:第三人称代词,此指相爱的人。

"一场寂寞凭谁诉":一场情爱最终寂寞,又跟谁说呢。

# 凭谁诉:向人诉说。

"算前言、总轻负":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轻易辜负了。

# 轻负:轻易地辜负了昨日的誓言。,前言:以前说过的话。

"早知恁地难拚":早知道如此难受,

# 恁地难拚:这样地难过。恁地:如此。难拼:指难以和离愁相拼。拚:舍弃。

"悔不当时留住":后悔当初不把他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奈何他除了长得风流端正,

"更别有、系人心处":更还有让人朝思暮想的地方。

"一日不思量":一天不想他,

"也攒眉千度":就要皱千次眉了,更何况想他呢。

# 攒眉千度:皱眉一千遍,形容整天愁眉紧锁。攒眉,皱眉,忧虑不快的神态。度,次,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柳永乃北宋婉约派大家,此词以回忆往昔欢聚与抒写相思为主题。词中塑造了独居落寞、伤春怀人的思妇形象。开篇回忆初遇便渴望长相聚,后笔锋一转,写小会变离情,暮春时节,乱花狂絮,担忧春光随情人远去,此为上片;下片直言寂寞无人倾诉,后悔轻负前言,情人风流端正更系人心,一日不思也攒眉千度。全词把女子细腻深婉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曲折往复,生动展现其个性与真实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源于柳永一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彼时的爱情匆匆落幕,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懊悔与绵延不绝的思念,于是,饱含着这些复杂情绪,柳永挥笔写下此词,以倾诉那段难忘的情感过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聚焦于男女情感,以回忆为线索展开。此词着重回忆往昔欢聚时刻,抒发了浓浓的相思之情。柳永通过塑造一位独居落寞、伤春怀人的思妇形象,运用长调铺叙展衍、层层递进的手法,将女主人公细腻深婉的内心世界曲折往复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鲜活的个性与真实的生命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爱情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描绘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柳絮纷飞的衰败景象,借暮春之景烘托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感伤之情,情景交融,景中含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倒叙:词开篇“洞房记得初相遇”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往昔的场景,直接回溯到与情人的初次相遇,省略诸多无关情节,使情感表达更为集中强烈,迅速引发读者对这段故事的好奇。承上启下:“一场寂寞凭谁诉”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片因春归和离别而产生的感伤寂寞,引出下片对自身懊悔情绪的抒发,使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的发展自然流畅。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柳永以追忆之法,略去诸多细节,径直回溯至女主人公与情人的初次相会。那次幽欢彰显出市民恋爱直爽大胆的特质,自然令女主人公难以忘怀,一心认定该长相厮守。然而,事与愿违,初欢旋即成为永别。暮春时节,映入眼帘的是“乱花狂絮”,春景渐衰。春归本就惹人伤感,此时又勾起往昔幽欢与离别的回忆,更添愁绪。“况值”一词极为精妙,既实现了从回忆到现实的转换,又点明见景伤情的缘由。女主人公将春归与情人离去关联,感觉美好春光随他一同消逝,“直恐”二字生动体现出因思念过度而产生的主观臆想,凸显思念之浓烈。“一场寂寞凭谁诉”则在词情推进中起承上启下之效。​下片,“一场寂寞”乃是春归人去后的直观感受,可寂寞苦恼的根源却难以向人倾诉,只能深埋心底。于是,下片转而抒发女主人公的懊悔之情。她自觉“算前言,总轻负”,虽未明言缘由,但显然责任在己,故而自责内疚,悔恨轻易辜负对方情意。“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可见她当初未曾料到离别后情感这般难以割舍。情人举止风流、品貌端正,绝非轻浮之辈,“更别有、系人心处”,这是她难以忘怀的关键。结尾“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用正话反说之法,形象展现出女主人公悔恨与思念交织的状态,看似说不思量都愁眉紧锁,那每日思念时的痛苦更甚,用语深刻且俏皮,传神地刻画出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4. 作品点评

柳永笔触精严,词句对仗工稳,语言简约而意蕴深长。词里描绘一位少妇,在新婚便与丈夫分别后,对丈夫满怀深切的追思怀念。词人借细腻笔触,将少妇内心的眷恋与愁绪娓娓道来,尽显其对这段感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耆卿《昼夜乐》一词云(词略)。此虽赠妓,真可谓狎语淫言矣,宜戒之。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一

# 这首词是抒写一个少妇,新婚离别后对丈夫的怀想。

现代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下一篇:宋·苏轼《卜算子·感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