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香残粉似当初":旧日残剩的香粉,芳香馥郁一如当初,
# 旧香残粉:指旧日残剩的香粉。香粉,女性化妆用品。
"人情恨不如":然而人的情意淡了,反而不如往昔,徒留遗恨。
"一春犹有数行书":春天还有几封书信寄来,
# 一春:整个春天。
"秋来书更疏":到了秋天就连书信也日渐稀少了。
# 疏:稀少。
"衾凤冷":绣有凤凰图纹的彩被如此冰冷,
# 衾凤:绣有凤凰图纹的彩被。
"枕鸳孤":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是那么孤单,
# 枕鸳: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
"愁肠待酒舒":郁结的愁肠只好等着酒来舒展。
# 舒:宽解,舒畅。,愁肠:忧思郁结的心肠。
"梦魂纵有也成虚":纵然在梦中与你相逢也终成虚无,
"那堪和梦无":如何能忍受连那样的梦也没有。
# 和:连。,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是北宋晏几道的一首词。从体裁看,这是一首小令,形式短小精巧,韵律和谐优美。题材上属于闺怨词.内容主题方面,词开篇写女子旧香残粉如昔,引出对往昔的追忆。“人情恨不如”则直白道出女子对人情淡薄、不如物之恒常的怨恨。下阕“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通过层层递进,将女子的相思之苦、内心的孤独寂寞推向极致。全词借女子口吻,以细腻笔触抒发了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相思难寄的感慨,情感真挚深沉,极具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两句,词人巧妙地将物与人进行对照。香粉虽历经岁月,带着残旧气息,可本质依旧未变,香味依然如故。然而,离去之人的感情,却难以抵御时空的消磨,日益淡薄,往昔炽热的情感不复存在。上片的最后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与拓展。通过描述行人春天刚离去时,还会寄来几行书信,到了秋天,书信却越来越少的事实,进一步突出人不如物、今不如昔的感慨。上片的这四句,借物思人,从往昔到当下,深刻地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行者薄情的满腹怨恨。过片之处,词开始着力刻画词中人的情感体验。词人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赋予衾枕这些客观事物清冷、孤寂的主观情感,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渲染得入木三分。这里对衾与枕的描写,特别着眼于上面绣着的凤与鸳,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词中人看到衾、枕上绣的凤凰、鸳鸯,不禁联想到情侣的分离,以凤凰失去伴侣、鸳鸯形单影只,暗示自己所处的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处境。“愁肠”一句描绘出词中人在愁绪万千时,企图借酒消愁,暂时获得解脱,这也是她无奈之下唯一能想到的消愁方法。但词中仅提及“待酒舒”,说明她未必真的能进入醉乡,酒也未必真的能排解忧愁。结合下两句来看,她的愁绪不但没有得到缓解,相思之情和幽怨愁恨反而可能愈发浓烈。下片的前三句描绘了衾冷枕孤的场景,体现出词中人在入夜后、就寝前,想尽办法却无法排遣忧愁的状态。结拍两句则刻画了一觉醒来后的空虚与惆怅。既然两人已经分离,如今的状况与往昔大不相同,而往事又难以忘怀,未来相见的机会也十分渺茫,那么只能在入睡时,期望能在梦中与相思之人重续旧情。尽管梦境虚幻不实,梦醒后可能会让人更加失落,但能在梦里相见,总好过一无所获。然而,最为可悲的是,夜晚徒有相思,却难以成梦,连这短暂虚幻的慰藉都无法得到,实在令人难以释怀。这结拍两句采用翻进一层、层层递进的写法。上句看似表明已经看透梦境的虚幻,对有无梦境都无所谓,字里行间充满绝望之情。而下句笔锋一转,将词意进一步推进。从下句回看,才发现上句起到了衬托和强化下句的作用,这种未发先敛、欲擒故纵的手法,营造出跌宕起伏的节奏,让情感表达富有波澜。这种写法犹如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极具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3. 作品点评
该词用语浅淡,表意委婉,却蕴含着深浓的味致。作者巧妙运用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手法,将内心的思忆之情与怨恨之痛抒发得酣畅淋漓。读来令人心中涌起一抹难以言说的黯然情绪,在不经意间被深深触动,展现出极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宋·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下一篇:宋·释文珦《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