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i
yà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yàn
fēi
míng
míng
shí
xià
dào
liáng
suī
shǎo
jiāng
rén
shēng
qīng
féi
xīn
jiāng
shēn
dào
shā
hàn
shí
zhāng
qiān
wàn
shēng
huán
zhí
ǒu
rán
zhàng
guó
dāng
nán
qīn
lián

译文

大雁在深远的天空中飞行,时而降落栖息,虽然稻粱等食物稀少,但在江湖中也能寻得快乐。人生为什么一定要羡慕富贵之人,何苦让自己辛苦地前往沙漠。汉朝时期的苏武和张骞,历经万里之遥能够活着回来实在是偶然。大丈夫为国奉献就应当如此,男子辞别亲人(去实现抱负)也同样值得怜惜。

逐句剖析

"雁飞冥冥时下泊":大雁在深远的天空中飞行,时而降落栖息,

# 雁飞:张本作飞雁。

"稻粱虽少江湖乐":虽然稻粱等食物稀少,但在江湖中也能寻得快乐。

"人生何必慕轻肥":人生为什么一定要羡慕富贵之人,

"辛苦将身到沙漠":何苦让自己辛苦地前往沙漠。

"汉时苏武与张骞":汉朝时期的苏武和张骞,

"万里生还值偶然":历经万里之遥能够活着回来实在是偶然。

# 值:张本作但。

"丈夫许国当如此":大丈夫为国奉献就应当如此,

"男子辞亲亦可怜":男子辞别亲人(去实现抱负)也同样值得怜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飞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大雁在广阔天空中飞行、栖息的情景,虽稻粱稀少,但在江湖中也能自得其乐。诗人由飞雁联想到人生,认为不必羡慕荣华富贵,像苏武、张骞那样辛苦出使荒漠,能平安归来实属偶然。同时,诗人强调大丈夫当为国奉献,不过男子辞别亲人也同样值得怜惜。全诗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手法,借物抒怀,质朴自然,富有深意。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稻粱虽少江湖乐”与“辛苦将身到沙漠”对比,将飞雁在江湖的快乐自由与前往沙漠的辛苦作对比,突出不同境遇的差异,体现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认可。用典:“汉时苏武与张骞,万里生还值偶然”,运用苏武出使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表明出使的艰难和生还的不易,同时也表达对他们为国奉献精神的赞扬。

2. 分段赏析

首句,“雁飞冥冥时下泊,稻粱虽少江湖乐”,“冥冥”“下泊”生动地描绘出飞雁飞行与栖息的状态,“稻粱虽少江湖乐”一个“乐”字,炼字精妙,体现出飞雁在江湖的自由之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赏。次句,“人生何必慕轻肥,辛苦将身到沙漠”,此句以议论的口吻,通过“何必”一词,直接表明诗人的态度,即不必羡慕富贵,前往沙漠是辛苦的,体现出诗人的价值观。第三句,“汉时苏武与张骞,万里生还值偶然”,运用典故,强调出使的艰难,深化了诗歌的内涵。末句,“丈夫许国当如此,男子辞亲亦可怜”,前半句赞扬了男子为国奉献的精神,后半句则对离别亲人的男子表示同情,情感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下一篇:宋·叶茵《柿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