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huā
lìng
·
·
shāng
gāo
huái
怀
yuǎn
shí
qióng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3
shāng
gāo
huái
怀
yuǎn
shí
qióng
qíng
nóng
chóu
zhèng
yǐn
qiān
luàn
gèng
dōng
fēi
méng
méng
jiàn
yáo
zhēng
chén
duàn
chù
rèn
láng
zōng
shuāng
yuān
chí
zhǎo
shuǐ
róng
róng
nán
běi
xiǎo
ráo
tōng
héng
huà
huáng
hūn
hòu
yòu
hái
shì
xié
yuè
lián
lóng
chén
hèn
táo
xìng
yóu
jiě
jià
dōng
fēng

译文

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逐句剖析

"伤高怀远几时穷":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

# 穷:穷尽,了结。,怀远: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伤高:登高的感慨。

"无物似情浓":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

"离愁正引千丝乱":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

# 千丝:指杨柳的长条。丝,指杨柳的长条。,引:招致。

"更东陌、":更何况东陌之上、

# 东陌:东边的道路。此指分别处。陌:田间小路。

"飞絮蒙蒙":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

# 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嘶骑渐遥":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

# 嘶骑:嘶叫的马声。

"征尘不断":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

"何处认郎踪":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双鸳池沼水溶溶":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

# 溶溶:宽广的样子。,双鸳: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倪璠注引《列异传》:“宋康王埋韩冯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宋高观国《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此处暗示爱情圆满。

"南北小桡通":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

# 通:暗示“船通情难通”。,小桡:小桨。桡:一作“桥”。这里引申为船。

"梯横画阁黄昏后":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

# 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南朝梁庾肩吾《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唐王建《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楚岫,赴高唐。”,梯横:是说可搬动的梯子已被横放起来,即撤掉了。

"又还是、":依然还是、

"斜月帘栊":独个儿面对帘栊。

#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栊:窗。

"沉恨细思":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

"不如桃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

"犹解嫁东风":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 嫁东风:原意是随东风飘去,即吹落;这里用其比喻义“嫁”。“不如桃杏”二句:这是张先的名句,当时人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唐代诗人李贺在《南园》诗中写道:“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出嫁是女子一生大事,而桃杏花嫁给东风时连媒人都没有,李贺的诗意是十分沉痛的。张先此词反其意而用之,为桃杏能嫁给东风而庆幸,意在为思念离别的女主人公尚无归宿而感叹。,解:知道,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是宋代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词。词中刻画了一位女子在恋人离别后独守深闺的相思与愁绪,上片以设问开篇直抒胸臆,通过自然景物的动态描绘,层层递进地展现女子因恋人离别而生的离愁别绪与寻觅无踪的迷茫怅惘。下片借成双景物反衬独居孤寂,以黄昏空阁之景渲染凄清氛围,结尾化用典故,以草木有知对比自身命运无常,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对人生归宿的深沉感喟。整首词婉转动人,情景交融,在曼丽的笔调中深蕴女子内心的幽怨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彼时,张先已与心仪女子历经漫长分离,多次承受登高望远却不见所思之人的痛苦。在反复品味这种离情别绪后,他将心中浓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此词,倾诉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与离别的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借“千丝乱”“飞絮蒙蒙”“双鸳池沼”“斜月帘栊”等景象,描绘了女子伤高怀远的离愁别绪。既体现出对爱情的执着,又以“桃杏嫁东风”暗喻命运无奈,抒发了独居深闺的孤寂与慨叹。

2. 写作手法

设问:首句“伤高怀远几时穷?”以设问开篇,突兀有力地倾泻久别后的深沉感慨,次句“无物似情浓”紧承作答,通过问答结构既点明伤高怀远的词旨,又以哲理性论断凸显“情”的浓烈程度。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双鸳池沼水溶溶”以池中鸳鸯成双戏水的景象,反衬女主人公独居深闺的孤寂;“南北小桡通”暗含昔日往来欢情,与今日“梯横画阁”的人去楼空形成今昔对比,进一步烘托离愁之深。用典:结尾“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化用李贺《南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典,原典写桃花杏花随东风飘落自有归宿,作者借此以草木有知反衬自身无法掌握命运的无奈,含蓄表达对爱情失落的慨叹,使词意更具深蕴。

3. 分段赏析

词的开篇首句,是词人在历经漫长离别、多次品味伤高怀远之痛后,内心积压情感的集中释放。它省略了此前诸多离别场景,却以凝练笔触概括了深沉的离愁别绪,起笔突兀有力,饱含深沉感慨。第二句紧承上句,以“无物似情浓”作答,其意谓伤高怀远之情之所以无穷无尽,盖因世间无物可与真挚爱情的浓烈程度相匹,这既是对“情”的哲理性提炼,更是裹挟着强烈情感的论断。开篇两句,既点明词作伤高怀远的主旨,又彰显出情感的深邃与浓烈。继而三句,刻画伤离女子对风中柳丝飞絮的独特感受。“离愁”承接上文“伤高怀远”,词人以移情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千万条柳丝撩动离思,却说离愁引动柳丝纷乱,这一看似有悖常理的表达,实则更深刻地凸显出愁绪之“浓”,浓至令外物随其节奏起伏,成为主观情感的象征。蒙蒙飞絮,亦仿佛成为女主人公烦乱心境的外在投射,“千丝”谐音“千思”,自然景物中暗藏细密情思。上片末三句转写别后登高忆旧。遥想当时恋人骑马嘶鸣着渐远,消逝于尘土飞扬之中,今日登高远眺,茫茫天涯,又该何处寻觅恋人踪迹?“何处认”与上文“伤高怀远”相呼应,将思念的迷茫与怅惘推向深处。下片承续伤高怀远之意,续写登楼所见之景。“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两句,看似信笔勾勒,实则蕴含深意:“双鸳”既让人联想到往昔池边双栖的欢爱时光,又以鸳鸯成对反衬当下的孤寂处境;“南北小桡通”则隐约透露出昔日泛舟往来、互诉衷肠的情事,为画面增添了往事的温馨印记。下片三、四、五句将时间推移至黄昏,女主人公的视线由远及近,收束于自家楼阁。只见梯子横斜,楼阁笼罩在黄昏暮色中,一弯斜月低照帘栊。这一景语中暗藏孤寂之感,“又还是”三字,暗示眼前斜月照阁的景象与往昔情人相约黄昏时的场景无异,然如今景物依旧,自别后却只能无数次独自领略斜月空照的凄清,此三字兼具追怀与伤感,引领女主人公由伤高怀远转入对自身命运的思索。结拍三句化用李贺《南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诗意,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自嗟自叹收束全篇:桃花杏花尚知在青春将逝时随东风飘落、有所归宿,自己却只能在形单影只中消磨年华。表面是怨叹自身不如草木能把握命运,实则暗含对爱情失落、命运无常的深沉无奈,“沉恨细思”四字重笔收束,与开篇的浓烈抒情首尾呼应,在自伤自怜中既见对爱情的执着,亦透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慨叹。

4. 作品点评

此词为张先的代表作之一。据宋范公《过庭录》记载,张先《一丛花》词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句曾盛传一时,文坛巨擘欧阳修对其尤为喜爱,甚至因未识作者而深以为憾。后张先自南方至都城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听闻后急忙倒屣相迎,笑称其为“桃杏嫁东风”郎中,足见此词在当时的影响力。词中“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句,更使张先获得“桃杏嫁东风”的雅号。相较于张先部分情感浮浅的艳词,此词以情真意切的笔触脱颖而出,无论在思想内涵的深度还是艺术表现的水准上,均值得后人长久推崇与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先的许多艳词都是感情浅薄的,而此词却情真意切,无论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值得永远为人称道。

不详贺新辉《宋词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五)》

下一篇:宋·杨万里《晚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