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ō
xíng
·
·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3
cháng
tíng
bié
yàn
xiāng
chén
yóu
huí
miàn
rén
yìng
lín
xíng
rén
zhào
zhuǎn
huà
hún
xiāo
gāo
lóu
duàn
xié
yáng
zhǐ
sòng
píng
yuǎn
qióng
jìn
shì
chóu
tiān
jiǎo
xín
biàn

译文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逐句剖析

"祖席离歌":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

# 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长亭别宴":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

# 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

"香尘已隔犹回面":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

# 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居人匹马映林嘶":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

"行人去棹依波转":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 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画阁魂消":画阁上我黯然魂消,

#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

"高楼目断":上高楼望断天涯。

"斜阳只送平波远":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

"无穷无尽是离愁":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

"天涯地角寻思遍":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 寻思:不断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踏莎行・祖席离歌》是宋代词人晏殊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聚焦饯行场景,借“祖席离歌,长亭别宴”直入送别主题,以“香尘已隔犹回面”细腻展现居者与行者的不舍,又从“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两个角度,分别体现居者的孤寂与行人的不忍,尽显离别愁绪。下片着重刻画居者别后的心境,“画阁魂消,高楼目断”凸显其思念之苦,“斜阳只送平波远”借景抒情,营造怅惘氛围,尾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直抒胸臆,将离情推至极致。全词以清新自然又典雅的语言,通过丰富意象与精妙描写,生动呈现出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别后的深切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送别词。描绘了饯行时的场景,借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匹马、去棹、斜阳、平波等景象,营造出依依惜别的氛围,表达了居者与行者之间深沉的离别愁绪以及居者对行者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融情于景:上片“香尘已隔犹回面,马嘶渐远犹回首”,将居者与行者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融入落花满地、尘土飘香、马嘶棹转等景象之中。下片“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通过画阁、高楼、斜阳、平波等景物,将居者别后的思念与惆怅之情寄寓其中,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

3. 分段赏析

《踏莎行・祖席离歌》上片起始“祖席离歌,长亭别宴”,以直白的语言,将饯行送别的场景清晰呈现,“祖席”“长亭”这些极具送别象征的意象,瞬间营造出浓浓的离情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香尘已隔犹回面”一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居者与行者即便被香尘阻隔,仍不断回望的画面,从人物形象上,生动展现出双方难舍难分的模样;在语言上,“犹回面”三字简洁却精准地捕捉到人物的眷恋动作;表达技巧上,通过这一细节侧面烘托出别情的深厚。“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分别从居者和行人两个角度展开。“居人匹马映林嘶”中,“映林”描绘出所处环境,“匹马”点明居者孤身状态,而马的“嘶”鸣,以动衬静,借马的反应衬托出居者内心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与不舍,从侧面展现出居者对行者的深情。“行人去棹依波转”,“去棹”“依波转”形象地描绘出行人乘船渐行渐远,船随波流转的画面,从人物动作上直观呈现出行人离去的状态,深入体现出行人不忍离去的心境,在内容主题上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惆怅之情。下片“画阁魂消,高楼目断”,塑造出居者登上画阁、高楼后,因思念而黯然神伤、极目远眺的形象,语言简洁有力,“魂消”“目断”直接抒发居者内心的痛苦与望眼欲穿的情感。从表达技巧看,这是典型的动作与心理描写,将居者对行者的思念直白展现。“斜阳只送平波远”,描绘出斜阳映照下,平波悠悠流向远方的空旷、寂寥景象,从景物形象营造出一种怅惘的氛围;语言上,“只送”二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居者怨极恨极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以浅近之语传达出深沉情感;表达技巧方面,此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居者的别恨融入斜阳平波的画面中。尾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从内容主题上,直抒胸臆,将居者内心无尽的离愁别绪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点明全词的情感核心。语言上,“无穷无尽”“天涯地角”运用夸张手法,极大地强化了情感表达,生动地展现出居者对行者的思念已至极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痛苦与眷恋。

4. 作品点评

《踏莎行・祖席离歌》在晏几道词作中别具一格。其价值在于细腻且真实地展现了送别场景中人物的情感起伏与眷恋不舍,为研究古代送别文化及情感表达提供了生动样本。写作特色鲜明,上片与下片分别从不同视角与场景着笔,上片描绘饯行时的实景,下片则着重刻画居者别后的心境,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深沉。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又不失典雅,以质朴之语将离情别绪娓娓道来,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虽无被后世广泛传颂的单一名句,但全词情景交融堪称亮点,无论是对香尘回面、马嘶棹转的送别场景描绘,还是对画阁魂消、平波斜阳的别后景致渲染,都将离别愁绪与思念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在文学史上,此词体现出晏几道在婉约词创作领域的深厚功底,以细腻笔触、精妙构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斜阳只送平波远”句:“淡语之有致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足抵一篇《别赋》。

不详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下一篇:宋·罗与之《寻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