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西风急暮蝉":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
# 急暮蝉:指傍晚的蝉声十分急促。,湖:指南湖,在商丘城南。
"夜来清露湿红莲":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
# 红莲:红色莲花。
"少留归骑促歌筵":稍作停留后便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
# 歌筵:有歌者唱歌劝酒的宴席。,促:就,靠近。,归骑:指归人。骑:骑马的人。,少留:同“稍留”,即片刻停留,稍作停留。少:稍微,略微。
"为别莫辞金盏酒":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切莫推辞杯中的美酒。
# 金盏:华美的酒杯。,莫辞:不要推辞。,为别:分别。
"入朝须近玉炉烟":回朝后要多多靠近皇上,才能仕途平稳,
# 近玉炉烟:意为接近皇帝。玉炉:指朝廷、宫室的香炉。旧称帝都为玉京,朝廷、宫室为玉台,帝王用的香炉因亦称玉炉。,须:应当。,入朝:谓进入中央朝廷做官。
"不知重会是何年":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诗。描绘了湖面上西风吹动、暮蝉急鸣,夜晚清露沾湿红莲的景象,展现了送别时劝饮美酒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入朝的祝福以及不知何时再重逢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下片“为别”两句以直白语言表达嘱托,“不知重会是何年”直接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与对重逢未知的感慨,情感真挚。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上片描绘西风、暮蝉、清露、红莲等景物,借景起兴,营造氛围,既暗示时间流逝,又反映心情起伏,如西风、暮蝉烘托离别的焦虑,清露红莲展现心情平复,情景交融,含蓄地表达情感。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夜宴时的景致,为能让即将离去的客人稍作停留,便赶忙安排饯别的歌宴。西风在湖上吹拂,暮蝉急切鸣叫,夜晚清露浸湿红莲,渲染出独特氛围。下片则尽情抒发惜别之意,词人劝归客多饮几杯酒,深厚的情谊在其中尽显。想到分别之后,即便身处朝廷,也难有此刻的轻松愉悦,且不知何时才能再度相聚,其中还隐隐流露出词人渴望回朝的心思。词人内心幽伤缠绵,还能设身处地想象对方心情,意境深远悠长,情感细腻入微。整首词含蓄委婉,在宁静淡泊的表象下,寄寓着词人内心深处的不平。作者借景起兴,从环境描写自然过渡到歌筵现场,生动叙写举杯话别时的真挚话语,在相见无期的惆怅中收尾。短短几句,便将离别的场景刻画得生动感人,同时也透露了晏殊被贬后急于回京的心境。上片从景物入手,点明离任时间为暮夏。细致描绘四季景色的变化,是晏殊词抒情的显著特点。这里的景物不仅暗示时间流逝,更反映出心情的起伏。黄昏时分,西风拂面,暑气未消,蝉鸣似乎也变得急促,这皆因离别的焦虑。而“急”字,正是词人最真切的感受。夜幕降临,周遭归于宁静,情绪也随之平稳,此时欣赏被清露沾湿的红莲,让人神清气爽。心情平复后,离别者才走近“歌筵”,参与这场饯别盛宴。上阕的三句中,蝉声之“急”、“少留”“归骑”以及“促”字,都透露着晏殊急切归京的心情。下片选取筵席间话别的场景来展现离别之情,仿佛是直接摘录友人的话语,极具现场感。“为别”两句可看作是送别者对晏殊的嘱托,一是劝他不要推辞美酒,因为其中饱含深情厚谊;二是希望他回朝后能多接近皇帝,以求仕途顺遂。这些直白的话语在离别时刻显得格外真诚,毫无矫揉造作和世俗之感。送别的话语触动了晏殊复杂的心绪,他不禁感慨“不知重会是何年”,向歌筵中的友人表达了浓浓的不舍之情。
4. 作品点评
作者先借景引发情感,而后自然过渡到歌筵现场,生动叙写举杯道别时的真挚话语,最终在重逢难期的惆怅中结束。仅用寥寥几笔,便将离别场景描绘得真切感人,同时也流露出晏殊被贬后渴望返回京城的急切心情。这首小令描绘的虽是平常生活场景,但其叙事委婉,旨意含蓄,语言清新雅致而不过分雕琢,淡雅内敛。
# 此词虽属尊前酬唱,同具深情,并见气象。“少留”句一往三复,无限萦回,因歌筵而欲迟归,七字中竟含四义,造句之工,行文之顺,读来绝无捍格,词家所谓沉郁也。窥前阕词意,似为歌筵而少留。惟作者意不指此,故自歌筵引出后阕说明别意,兼以此行或仍内调他迁,相见不知何日,是以倍加珍重,更深惜别之思。最后始就歇拍揭出少留之意,方知不为歌筵而为惜别。惜别固人之恒情,亦词中所常见,每每作泛语,述交谊、道生平而已。惟名家于此,即不轻易落笔,虽常题亦当以作法之巧,见其工力,则故运回环之妙绪,于过拍处作一顿挫,实则非顿挫也,极沉郁之至也。先谓因歌筵而迟归,以惑人目,至末句始以画龙点睛之道出之,则惜别自益见其深也。词中述官事每难避俗,更以显宦自述,益易涉于浅俚。今仅轻轻以“须近玉炉烟”为言,气象固阔大,文字尤雅洁,其日“须近”者,达官每以亲侍朝廷为恩惠,此行盖冀内用复台阁之任也。心有所思,宣之口吻,不落俗套,不避引嫌,非城府坦率,地望崇隆者,曷克臻此
近代赵尊岳《珠玉词选评》
上一篇:宋·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下一篇:宋·郑獬《画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