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òu
bǎi
huā
·
·
mǎn
nuò
gōng
yāo
xiān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2
mǎn
nuò
gōng
yāo
xiān
nián
fāng
dāng
suì
gāng
bèi
fēng
liú
zhān
chuí
yáng
shuāng
chū
xué
yán
zhuāng
miáo
xuē
shēn
cái
qiè
xiū
yún
qíng
cuò
duō
jiāo
mèi
zhēng
nài
xīn
xìng
wèi
huì
xiān
lián
jiā
婿
cháng
shì
shēn
kěn
biàn
便
yuān
bèi
jiě
luó
cháng
yíng
yíng
bèi
yín
gāng
què
dào
dàn
xiān
shuì

译文

刚好握满手的纤细的腰肢,刚好成年了岁数。不解风流之事的她刚刚出嫁,把头上的双丫髻挽成云髻。第一次学着打扮严肃之妆,像用画笔画出的、雕塑家雕塑出的美好的身材,(想到男女相恋和云雨之事)脸上表现出一种既怕且羞的情意来。每一举手投足都非常妩媚可爱。可惜心里,还没有学会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常常是夜已经深了,还不肯入鸳鸯被睡觉。丈夫给他脱衣服,羞怯的背对着银灯,对丈夫说:别帮我脱衣了,我先不睡,你先去睡吧。

逐句剖析

"满搦宫腰纤细":刚好握满手的纤细的腰肢,

# 宫腰:古代女子以腰肢纤细为美,此风尚大概起源于楚国。楚王好细腰,宫中妃嫔千方百计使自己腰细,以之邀宠。后称女子之腰为宫腰。,满搦:一把可以握持。

"年纪方当笄岁":刚好成年了岁数。

# 笄岁:笄年,指女子盘发插笄的年龄。古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须插笄,以示成年。,方:才,刚刚。

"刚被风流沾惹":不解风流之事的她刚刚出嫁,

# 风流沾惹:是说这个刚成年的少女尚不解风流之事,是风流之事沾惹了她,而不是她去沾惹风流。风流,指男女相恋。

"与合垂杨双髻":把头上的双丫髻挽成云髻。

# 垂杨双髻:古代女子未成年时的发型,成年后,改梳云髻。

"初学严妆":第一次学着打扮严肃之妆,

# 严妆:严肃之妆,与少女天真之妆相对应。,初学:第一次学。

"如描似削身材":像用画笔画出的、雕塑家雕塑出的美好的身材,

# 如描似削身材:身材像画出来的那样苗条,驹部像削出来的那样美丽。按: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女子以削肩(即溜肩)为美。

"怯雨羞云情意":(想到男女相恋和云雨之事)脸上表现出一种既怕且羞的情意来。

# 怯雨羞云:羞怯于男女之情。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载,楚襄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嫌。别时不山神女对他说:“妾巨为行云,葬为行雨”。后便以“云雨”代指男女欢合。

"举措多娇媚":每一举手投足都非常妩媚可爱。

# 娇媚:妩媚可爱。,举措:举止。

"争奈心性":可惜心里,

# 心性:性情,性格。,争奈:怎奈。

"未会先怜佳婿":还没有学会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

# 未会先怜佳婿:未会,还没有学会。先怜佳婿,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婿:此指丈夫。

"长是夜深":常常是夜已经深了,

# 长是:经常是。

"不肯便入鸳被":还不肯入鸳鸯被睡觉。

# 鸳被:表层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刘希夷《晚春》诗:“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便:顺利,指没有困难或阻碍。

"与解罗裳":丈夫给他脱衣服,

# 罗裳:女子所穿的衣服。此句是说此少女不主动向丈夫示爱,而丈夫却按捺不住,主动去为此少女脱衣服。

"盈盈背立银缸":羞怯的背对着银灯,

# 银缸:银白色的烛台,指灯盏。,盈盈:羞怯的样子。

"却道你但先睡":对丈夫说:别帮我脱衣了,我先不睡,你先去睡吧。

# 却道:却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是宋代柳永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一位十五六岁少女,正值及笄之年便匆匆出嫁。因不通男女之事,新婚后的生活对她而言满是陌生与懵懂。上片以细腻笔触,将少女娇羞怯懦之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形态与心境皆跃然纸上。下片则聚焦于几个生活动作,不懂对丈夫温存、不肯脱衣就寝、背灯而立、着令丈夫先睡,尽显其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结尾三句尤为精妙,把少女让人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的举动展现得淋漓尽致,留下一片想象空间,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少女纯真的魅力,此词在柳词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这首词刻画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恰值及笄之年便被匆促嫁出。上片宛如一幅灵动的少女画卷,将她婚前那娇艳欲滴的容颜与天真烂漫的心性徐徐展开,美艳之姿与纯真之态相互交织,尽显青春的蓬勃与美好。下片则聚焦于她婚后面对新生活的模样,那羞怯的神情、笨拙的举动,将一个不解风流韵事、难以适应新婚生活的少女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懵懂与无措。

2. 写作手法

用典:“怯雨羞云情意”化用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中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神女自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以“云雨”代指男女欢合,柳永将“云雨”意象拆解为“怯雨羞云”,用以刻画少女初涉婚姻时对男女情事的懵懂与羞怯。上片“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中,少女虽身姿曼妙,却因不谙世事而对亲密关系产生畏惧,既想展现妩媚又心怀忐忑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

3. 分段赏析

上片宛如一幅细腻入微的工笔仕女图,将及笄少女的娇羞怯懦之态刻画得活灵活现。首句聚焦其身姿,以“腰如束素”之笔触,勾勒出少女纤细腰肢,尽显苗条之态;次句点明年龄,“方当笄岁”,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洋溢。“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此二句巧妙描绘少女性意识初萌,将头上双髻挽合,完成从姑娘到新妇的华丽转身,俗称“上头”,寓意着人生新阶段的开启。“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新妇初学端庄妆束,弱柳扶风之姿更添几分妩媚,然面对云雨之事,尚显羞涩怯懦,一举一动皆显娇媚可人,尽显新婚之态。下片则聚焦于少女婚后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少女初为人妇,仍保留着姑娘时的任性,尚未学会疼爱夫君。随着情节推进,其心理活动愈发丰富复杂,跃然纸上,羞怯中透露出新婚的甜蜜与喜悦,宛如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卷。下片着重刻画少女几个动作,将其形象塑造得立体饱满:对丈夫不懂温存之法,夜深仍不肯宽衣就寝,背灯而立更显孤寂无措,甚至执意令丈夫先睡,全然一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模样。结尾三句尤为精妙,将丈夫的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展现得淋漓尽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令人忍俊不禁。

4. 作品点评

此词核心主旨凝练于“娇羞”二字,词人匠心独运,于不同场景变换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细腻描摹词中女性这一微妙心理,将其刻画得入木三分。全词弥漫着旖旎香艳的气息,却毫无低俗之态,在香艳之中自有一番高雅格调。尽管主题未脱传统窠臼,但词人对女性心性的敏锐洞察力与卓越的描写笔力,宛如神来之笔,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使整首词在传统题材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普《劝学歌》

下一篇:宋·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