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lóng
yín
·
·
xiǎo
lóu
lián
yuàn
héng
kōng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3
xiǎo
lóu
lián
yuǎn
héng
kōng
xià
kuī
xiù
diāo
ān
zhòu
zhū
lián
bàn
juǎn
dān
chū
shì
qīng
míng
shí
hòu
nuǎn
qīng
fēng
nòng
qíng
wēi
hái
yǒu
mài
huā
shēng
guò
jìn
xié
shì
yuàn
luò
hóng
chéng
zhèn
fēi
yuān
zhòu
pèi
dīng
dōng
bié
hòu
chàng
jiā
cēn
nán
yòu
míng
jiāng
suǒ
tiān
hái
zhī
dào
tiān
shòu
huā
xià
chóng
mén
liǔ
biān
shēn
xiàng
kān
huí
shǒu
niàn
duō
qíng
dàn
yǒu
dāng
shí
hào
yuè
xiàng
rén
jiù

译文

小楼连结远处横空而起,俯视楼下车马纷纷奔驰而去。半卷起红色帘子,刚刚换上单衣,已是清明时节了。刚转暖又吹来微微的凉风,微雨时停时下,似在逗弄晴天,气候变化不定。已经再听不到叫卖杏花的声音,夕阳斜照着庭院,落花如同阵雨、飘飞在时对砖石砌成的台井之处。情人跨着鞍马离别之后,相聚的时光使人多么惆怅、可相聚的日期却参差不齐,难以再次约定。我为名利而漂流他方,老天如果知道我心中的思念之苦,老天也会为我而消瘦。鲜花掩映的重重院落中,柳边深巷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如梦而令人不堪回首。念及深情,只有明月和当初一样依旧照着离人更增添愁苦。

逐句剖析

"小楼连远横空":小楼连结远处横空而起,

# 小楼连远横空:《艇斋诗话》少游词“小楼连苑横空”,为都下一妓姓楼,名琬,字东玉。词中欲藏“楼琬”二字。连远横空:犹言横空伸向远方。远,一作“苑”。

"下窥绣毂雕鞍骤":俯视楼下车马纷纷奔驰而去。

# 骤:马奔驰。,绣毂雕鞍:华贵的车马,此指纵马奔驰的男子。绣毂,车的美称。雕鞍,雕饰有图案的马鞍,也借指马匹。

"朱帘半卷":半卷起红色帘子,

# 朱帘:红色帘子。

"单衣初试":刚刚换上单衣,

# 单衣初试:是说春暖时候刚刚换上单衣。

"清明时候":已是清明时节了。

"破暖轻风":刚转暖又吹来微微的凉风,

# 破暖轻风:春暖之中轻风微拂,又有点冷。破暖:天气转暖。

"弄晴微雨":微雨时停时下,似在逗弄晴天,

# 弄晴:玩弄晴天。本来是晴,却又下起小雨,好像雨在逗弄晴天。故称“弄晴”。

"欲无还有":气候变化不定。

"卖花声过尽":已经再听不到叫卖杏花的声音,

"斜是院落":夕阳斜照着庭院,

"红成阵、":落花如同阵雨、

# 红成阵:落花如同阵雨。红,指花。

"飞鸳甃":飘飞在时对砖石砌成的台井之处。

# 鸳甃:用对称的砖瓦砌成的井壁,此指井台。甃,音皱、井壁;井。

"玉佩丁东别后":情人跨着鞍马离别之后,

# 丁东:象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的声音。唐·温庭筠《织锦词》:“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玉佩:古人衣带上所佩戴的玉饰。

"怅佳期、":相聚的时光使人多么惆怅、

"参差难又":可相聚的日期却参差不齐,难以再次约定。

# 难又:难再。,参差:乃“差池”一音之转,意犹“磋跎”,谓与事乖违、错过机会。

"名缰利锁":我为名利而漂流他方,

# 名缰利锁:为名利所拘系。

"天还知道":老天如果知道我心中的思念之苦,

# 天还知道:“天还”二句:如果上天知道我这种苦况的话,他也会消瘦的。

"和天也瘦":老天也会为我而消瘦。

"花下重门":鲜花掩映的重重院落中,

# 重门:一道道门户。

"柳边深巷":柳边深巷中依依惜别的情景,

"不堪回首":如梦而令人不堪回首。

"念多情":念及深情,

"但有当时皓月":只有明月和当初一样

# 皓月:明月。,当时:指当年欢聚之时。

"向人依旧":依旧照着离人更增添愁苦。

# 向人:一作“照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是北宋秦观创作的赠妓词。全词以男女视角分述别情,上片聚焦女子,描绘她倚楼凝望恋人车马疾驰远去的场景,将不舍与眷恋融入其中;下片转而写男子,倾诉自己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怅惘与无奈。此作独具匠心。它用深情婉转的笔触,从男女双方不同角度勾勒出同一份离情别绪,使情感表达绵邈而凄恻。在写作手法上,既有铺陈之笔,将离别的场景、氛围写得淋漓尽致;又以含蓄之态,巧妙传递出双方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高斋诗话》记载,此词为秦观赠予蔡州营妓娄琬(字东玉)所作。元丰八年,三十七岁的秦观考中进士。元祐元年至五年间,他任蔡州教授,期间携母赴蔡州任职。在蔡州为官时,秦观与青楼歌妓交往频繁,娄东玉或许是其中最得他心意之人,故而写下这首词相赠,以寄托特殊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妓词。描绘了女子在楼上望着恋人远去、男子与爱人分别的场景,体现了男女双方在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表达了深情绵邈、婉转凄恻的离别愁绪。借离别场景写出了离别的怅惘与双方的深厚情意。

2. 写作手法

融情于景:“破暖轻风,弄晴微雨”,表面写景,实则将女子内心的阴晴不定融入其中;“落红成阵,飞满井台”以落花之景,寄寓行人离去、红颜憔悴之悲,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化用:“和天也瘦”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以“瘦”代“老”,”这个“瘦”字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表意新颖独特。以景结情:“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运用以景结情手法。此前词中已写离别场景与别后怅惘,结尾转而聚焦“皓月”。此月曾见证相聚,如今人事变迁,唯有明月依旧,形成“物是人非”的对比。词人将离别孤寂、旧情眷恋与时光无奈等复杂情感,寄托于这轮不变的皓月,以景传情,含蓄深远,尽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3. 分段赏析

上片词人以细腻笔触,将视角聚焦于女方,生动描绘她在楼上目送恋人身骑骏马、疾驰而去的场景。起笔“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如同一幅画卷在读者眼前迅速展开。一座小楼凌空而立,与远处的天际相连,女子凭栏俯瞰,只见恋人乘坐的华车雕鞍精美,骏马奔驰如飞,疾驰而去的身影转瞬即逝。这开篇两句,简洁有力,不仅迅速呈现出女子目送恋人离去的画面,也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仿佛能看到女子那凝望的眼神和落寞的神情。“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这三句点明了时节与女子状态。清明时分,微风轻拂,女子轻轻卷起半幅朱帘,换上单薄的春衣。词人通过对女子动作与衣着的细腻描写,将她的温婉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她,或许正满心期待与恋人相聚,却不知离别已悄然来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此句融情于景,表面上,词人描绘的是春日里微风轻拂,驱散了些许暖意,细雨如丝,似有若无,仿佛在逗弄着晴朗的天空。但实际上,词人巧妙地将女子的感情缀入其中。女子的内心,也如同这变幻不定的天气一般,阴晴难测。恋人的突然离去,让她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既有着离别的不舍与忧伤,又有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这景与情的交融,让读者更能深刻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这几句更是将声音消逝与时光流逝巧妙勾连。“过尽”二字炼字精妙,当卖花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消失在耳畔,斜阳的余晖洒落在寂静的院落中,那漫天飘落的花瓣如同红色的雨阵,纷纷扬扬地飞舞,最后飘落在精美的鸳鸯纹井台上。若是一字一顿地吟诵“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便能深刻体会到女主人公绵绵不尽的幽思。这落红成阵的景象,虽美丽却带着无尽的悲伤。花儿辞别故枝,不仅象征着行人的离去,也暗喻着红颜的憔悴,最易引发人的伤怀之情。词人借落花这一意象,含蓄蕴藉地寄寓了女子的伤怀与幽思,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浓浓的离愁别绪。下片词人笔锋一转,从男方的视角出发,细腻地描写了别后情怀。“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词人巧妙地嵌入相关字眼,自然流畅。玉佩相撞发出的丁东声响,仿佛还萦绕在耳畔,然而恋人却已远去。男方心中满是惆怅,担心着这一别,佳期难再,重逢更是遥遥无期。这一句直抒胸臆,将男方别后对重逢的担忧与怅惘之情尽情抒发出来。“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此句用典精准,深刻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思想矛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士人既向往着爱情的幸福甜蜜,渴望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同时又要追求功名富贵,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为了功名利禄,他们不得不抛下情人,踏上追逐梦想的道路。这种在爱情与功名之间的挣扎,让词人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诅咒。“瘦”字巧妙地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用而来,以一个“瘦”字道尽了古代士人在爱情与功名间苦苦挣扎的痛苦与无奈,让人感同身受。“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这几句描绘出男方在途中频频回望,却又不忍回望的复杂心境。曾经与恋人相聚的花下重门、柳边深巷,如今都已成为回忆。每一次回望,都勾起他内心深处的伤痛,“不堪”二字更是强化了这种痛苦之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他对过去的眷恋以及离别的痛苦。结尾“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词人赋予皓月以情,极具韵味。当初,这轮明月曾多情地照着男女双方,见证着他们的甜蜜与幸福。如今,虽仍像从前一样当空高照,然而物是人非,只照着男子的孑然一身。词人借这轮依旧的皓月,抒发了自己孤独的怀人之思,让读者在这宁静的月色中,感受到那无尽的思念与惆怅,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又少游词“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之语,伊川先生闻之,以为衰读上天。是则然矣。不知此语盖祖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尔。

宋王楙《野客丛书》

# 东坡问少游别后有何作,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曰:“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宋俞文豹《吹剑三录》

# 少游词“小楼连苑横空”,为都下一妓姓娄名琬字东玉,词中欲藏“娄琬”二字。然少游亦自用出处,张籍诗云:“妾家高楼连苑起。”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

# 伊川尝见秦少游词“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之句,乃曰:“高高在上,岂可以此渎上帝。”又见晏叔原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乃曰:“此鬼语也。”盖少游乃本李长吉“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过于媟渎。少游竟死于贬所,叔原寿亦不永,虽曰有数,亦口舌劝淫之过。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

# 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若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而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如少游《水龙吟》云:“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犹且不免为东坡见诮。

宋张炎《词源》

# 首句与换头一句,俱隐妓名“娄东玉”三字,甚巧。······“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二句,情极之语,纤软特甚。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 为洛学者皆崇性理而抑艺文,词尤艺文之下者也,昉于唐而盛于本朝。秦郎“和天也瘦”之句,脱换李贺语尔,而伊川有“亵渎上弯”之诮。岂惟伊川哉?秀上人罪鲁直劝淫,冯当世愿小晏损才补德,故雅人修士相约不为。

宋刘克庄《跋黄孝迈长短句》

# 填词平仄及断句皆定数,而词人语意所到,时有参差。如秦少游《水龙吟》前段歇拍句云:“红成阵,飞鸳甃。”换头落句云:“念多情,但有当时皎月,照人依旧。”以词意言,“当时皎月”作一句,“照人依旧”作一句。以词调拍眼,“但有当时”作一拍,“皎月照”作一拍,“人依旧”作一拍,是也。秦少游《水龙吟》赠营妓楼东玉者,其中“小楼连苑”,及换头“玉佩丁东”,隐“楼东玉”三字。又赠陶心儿,“一钩残月带三星”,亦隐“心”字。

明杨慎《词品》

# 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三“瘦”字俱妙。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 天宫有五衰相,只为情关未破耳。天瘦,非诞语也。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 轻风微雨,写出暮春景色。有见月而不见人之憾,问天、天不语按景缀情,最有余味。谓笔能开花,信然!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

# 天也瘦起来,安得生致?少游自抉其心。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秦少游《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隐娄东玉字。《南柯子》“一钩斜月挂三星”,隐陶心儿字。何文缜《虞美人》“分香帕子柔蓝腻,欲去殷勤惠”,隐惠柔字。兴会所至,自不能已,大雅之作,政不必然。若黄山谷《两同心》云:“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隐“好闷”两字。总因“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作俑。而下流于“秋在人心上,心在门儿里”,便开俚浅蹊径。

清沈雄《古今词话》

# 前后阕起处,醒。“娄东玉”三字,稍病纤巧。

清陈廷焯《词则》卷一

# 词当意余于辞,不可辞余于意。东坡谓少游“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二句,只说得车马楼下过耳,以其辞余于意耳。若意余于辞,如东坡“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事;白石“犹记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事。皆为玉田所称,盖辞简而余意悠然不尽也。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 “小楼连苑横空”,无名字之梦也,有头无尾,虽游戏笔墨,亦自有天然妙合之趣。

清郭麐《灵芬馆词话》

# 词最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语妙则不必代,意足则不暇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 此词上阕“破暖轻风”七句,虽纯以轻婉之笔写春景,而观其下阕,则花香帘影中,有伤春人在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此等句皆思路沉着,极刻画之工,非如苏词之纵笔直书也。北宋词家以缜密之思,得遒炼之致者,惟方回与少游耳。

近代吴梅《词学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下一篇:宋·阎伯敏《十二峰·起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