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平湖波撼城":连绵的山峦环绕着平湖,波涛很大,有摇动城墙之势,
# 波撼城:波涛汹涌,撼动城郭。化用孟浩然《临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意。,平湖:湖名,位于嘉兴东南。
"湖光倒影浸山青":湖水的波光里倒映着山峦的影子,浸染着山的青翠,
# 浸:浸染。
"水晶楼下欲三更":就要到三更时分,湖光荡漾,照到楼上犹如水晶一般清莹。
# 三更:半夜,午夜。,欲:将要。,水晶楼:楼名,在浙江吴兴。一说指湖水泛着波光照到楼上,如同水晶一样。
"雾柳暗时云度月":天上的流云是不是遮住月亮,柳树如同笼罩在雾中时明时暗,
# 度:指遮挡。,雾柳:指柳树如同雾罩着一样阴暗。
"露荷翻处水流萤":带着露珠的荷叶被风吹动,荷叶上的水珠闪亮如萤火,
# 水流萤:风摆荷叶,叶上水珠闪亮得就像萤火虫一样。,露荷:带着露珠的荷叶。
"萧萧散发到天明":散开的头发花白稀疏,静静地待到天明。
# 散发:散开的头发。,萧萧:指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南宋词人
张元幹(1091~1160?),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曾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时致仕南归,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张元幹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尤以词著称,早期多为流连光景、离别相思之作,风格清丽妩媚;北宋灭亡后,词风一变,内容多感慨国家兴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激越高昂,豪迈奔放。其诗“清新而有法度,蔚然出尘”,受苏轼、黄庭坚影响颇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题材的词。词人将流连山水的神态融入景色描写中,通过情景相生的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对山水美景的陶醉与难以释怀之情,尽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2. 写作手法
引用:引用孟浩然《临洞庭》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以及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等诗句,通过与经典诗词对比,凸显张元干词作在艺术手法、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的特点。对比:“山绕平湖波撼城”的雄浑气势与“湖光倒影浸山青”的平静恬淡进行对比,展现画面转换带来的情趣变化和情绪起伏;把张元干词中词人超脱形象与张孝祥词中人格境界对比,突出其达观迷恋的独特情感。比喻:把“撼”字修饰出的景象比作“一双巨臂摇荡着水中的孤城”,将“浸”字刻画的画面喻为“少女的柔指轻抚着情人”,生动形象地阐释字词运用对展现湖水刚柔之美的作用。情景交融:全词虽多为写景,但词人的情感贯穿其中。“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通过描写夜景中雾柳、云月、露荷、流萤等景致,细腻地传达出词人对自然的沉醉与眷恋之情。“萧萧散发到天明”,更是直抒胸臆,将超脱尘世的旷达之情与之前的景色描写相呼应,使情与景浑然一体。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词人以磅礴笔触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浩渺平湖如巨龙环绕,汹涌波涛似雷霆震天,一座孤城傲然矗立其间。这雄浑气象,与孟浩然《临洞庭》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阔笔法不谋而合。然而,这种艺术上的共鸣并非刻意效仿,而是词人面对客观景物时,内心所生苍茫阔大意绪的自然流露。紧接着,画风骤转,“湖光倒影浸山青”一句,瞬间将读者带入静谧恬淡之境。潋滟湖光如明镜,倒映着青葱山色,氤氲着宁静悠远的气息,与先前惊涛拍岸的雄浑之势形成强烈反差。这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的画面转换,不仅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层次与复杂意趣,更让读者在情绪上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奇妙体验。末句“水晶楼下欲三更”,巧妙为眼前景致蒙上一层朦胧神秘的面纱。“三更”点明深夜时分,既为上片意境作补充,又自然引出下阕对夜景的细致描绘。下片里,词人对自然景观的沉醉之情愈发浓烈,笔下夜景的刻画也更为细腻入微。“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前句化用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意境,营造出幽邃迷离的氛围;后句则以露珠轻敲荷叶、流萤穿梭嬉戏的动态场景,为静谧夜色增添灵动生机。这两句不仅意境优美如画,对仗工整精巧,用词精准传神,更从细微处着墨,细腻传达出缠绵婉转的情思。在这清幽夜色中,词人疲惫的心灵得到净化,超脱尘世的旷达情怀油然而生,最终以“萧萧散发到天明”勾勒出超然物外的自我形象。虽不及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那般展现人格的阔大深邃,却也蕴含着“不知今夕何夕”的洒脱与沉醉。
4. 作品点评
以写景为核心,借景观的流转变化牵引情绪起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全词仅结句“萧萧散发到天明”直抒胸臆,其余词句皆围绕湖山景致展开,却将词人的情感与思绪巧妙融入其中。上片从白昼写起,由波涛汹涌撼动城池的雄浑之景,渐变为湖光山色静谧交融的平和画面,昼夜更迭间,暗喻心绪从激荡归于宁静;下片聚焦夜景,月色隐现时雾柳朦胧,露荷翻动处流萤闪烁,细微景致的变化,传递出词人对自然的沉醉与眷恋。词人以景为载体,将情感如墨般渗透于字里行间,看似空灵的景色描绘,实则处处涌动着对山水的热爱与超脱尘世的向往,使这首描绘湖景的词作,在诗情画意中蕴含着深沉而隽永的情思。
# 大笔挥洒,工笔刻画,一动一静,境界清幽疏朗。
不详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 清丽婉约,与秦观、周邦彦可以肩随。
清学者纪昀《四库全书》
上一篇:宋·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下一篇:宋·丘葵《天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