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xiāng
·
·
méi
huā
yáng
yuá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hán
què
mǎn
shū
zhēng
bào
hán
kàn
ruí
jiàn
lái
huā
xià
zuò
jīng
fēi
sàn
fāng
yīng
luò
jiǔ
zhī
tòng
yǐn
yòu
néng
shī
zuò
zhān
zuì
zhī
huā
jìn
jiǔ
lán
chūn
dào
diǎn
wēi
suān
zhù
zhī

译文

疏疏的篱笆上,满是冬天的麻雀,它们争着飞到梅花树,欣赏白玉一样的梅花。忽见一群吃酒客人,来到梅花树下,麻雀惊飞。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使君痛饮又能诗,客人喝醉了,垫坐的毛毡移开了也不知道。酒已饮尽,花已赏够,春天悄悄来到人间,请看,离离。一丝暖气,已经附着梅花枝。

逐句剖析

"寒雀满疏篱":疏疏的篱笆上,满是冬天的麻雀,

# 寒雀:冬天的麻雀。

"争抱寒柯看玉蕤":它们争着飞到梅花树,欣赏白玉一样的梅花。

# 蕤:(ruí),花茂盛的样子。,柯:树枝。

"忽见客来花下坐":忽见一群吃酒客人,来到梅花树下,

"惊飞":麻雀惊飞。

"踏散芳英落酒卮":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

# 酒卮:酒杯。

"痛饮又能诗":使君痛饮又能诗,

"坐客无毡醉不知":客人喝醉了,垫坐的毛毡移开了也不知道。

"花尽酒阑春到也":酒已饮尽,花已赏够,春天悄悄来到人间,

"离离":请看,离离。

# 离离:繁盛的样子。

"一点微酸已著枝":一丝暖气,已经附着梅花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杨绘)相唱和的一首词。全词以纪事来咏物,描绘了寒冬时节梅花盛开,寒雀争赏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在花下痛饮赋诗的风雅生活。该词上片实写己方观梅.梅之清幽高寒从寒雀集枝、争看花朵传出;下片虚写对方观梅,梅之高格雅韵从雅士留连、诗酒风流传出。此词既不句句粘住梅花上,也未尝有一笔不写梅花,可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写于在熙宁七年(1074)初春,彼时苏轼担任杭州通判,这已是他在此任职的第四个年头。苏轼仕途处于外任阶段,在杭州的这段时光,他与担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一同共事。二人在工作相处中,情谊愈发深厚,日常也多有诗词唱和。此词便是这一时期的奉和之作。词里借咏梅、赏梅的情景,留存了他们共事时的美好片段,也见证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是北宋词人苏轼为和作杨元素(杨绘)的梅花词而作。词中描绘了寒冬时节梅花盛开,寒雀争赏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在花下痛饮赋诗的风雅生活。整首词情景交融,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闲适之情。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上片“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是静态描写,描绘寒雀聚于梅枝的画面;“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则是动态描写,寒雀惊飞、梅花飘落,动静相生,使画面更具活力。细节描写:“踏散芳英落酒卮”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寒雀惊飞踢散梅花落入酒杯的情景,富有情趣;“一点微酸已著枝”,细致地刻画了梅花凋谢后梅子初现的状态,暗示时光的流逝。烘托:用寒雀对梅花的喜爱,如“争抱寒柯看玉蕤”,侧面烘托出梅花的美丽与吸引力;通过描写众人“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的状态,侧面展现出赏梅宴饮的欢乐氛围。

3. 分段赏析

上片围绕寒雀与梅花展开。岁末天寒,百花未绽,唯有梅花如玉般点缀枝头。“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素来清冷的梅花,因寒雀的聚集而充满生机。这些寒冬中盼春的雀鸟,仿佛知晓梅花是春的使者,纷纷飞落疏篱,争抢着攀至梅枝,观赏那如玉的花朵。“玉蕤”一词,既描绘出梅花的高洁雅致,也暗示其花开之繁茂。苏轼并未直接刻画梅花的模样,而是借寒雀的行为侧面展现梅花的烂漫风姿,别出心裁。“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几句,则进一步增添了趣味。寒雀沉浸在赏梅的“乐趣”中,竟未察觉赏花人到来,直至对方坐下才惊飞。惊飞时,雀鸟在枝头跳动,使得花瓣飘落,恰巧落入赏花人的酒杯,为赏梅增添了别样雅趣。这不仅体现出寒雀对梅花的留恋,也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的吸引力。下片着重描写文人雅士因梅相聚的场景。“痛饮又能诗”,展现出宴饮之人的豪爽与雅致。在梅花的助兴下,众人酒兴、诗兴大发,尽情豪饮、赋诗,气氛热烈。此句虽未直接写梅,却暗示正是梅花的高雅品质,让这场酒宴更具韵味。“坐客无毡醉不知”,形象地描绘出众人沉醉于梅与酒的情境。冬末春初,地面寒气未消,然而众人陶醉其中,连座毡没有了都未察觉,足见梅花、美酒、雅兴的醉人力量。“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表明宴饮从花开持续到花谢,次数频繁,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雅兴之浓不言而喻。梅花凋谢后,青梅初现,词人以“微酸”指代青梅,充满雅趣,同时也能让人由青梅追忆梅花的繁盛,使梅花的形象始终贯穿词中。

4. 作品点评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既有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也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咏梅花而兼及梅子,又不直说梅子而说“一点微酸”,“微酸”二字以青梅的味道代指实物,增添雅趣。在鸟之喧闹、人之风流中,以极度含蓄的笔墨,烘托出梅花高洁雅致、绚烂多姿的形象来。既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之情,又展现出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的欢快与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春景变换的淡淡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东坡《梅词》云:“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张右史集》有《梅花十绝》,《后山集》有《梅花七绝》,陈无己七绝乃文潜十绝中诗,但三绝不是,未知竟谁作者。其间有云:“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莫一点酸。”用东坡语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一引苕溪渔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芗林五十咏(其四十四·碧梧垷)》

下一篇:宋·梅尧臣《汝坟贫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