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棹穿艳锦":昔日住在横塘,与心爱的人日日泛舟湖上,穿梭在艳锦一般的荷花丛中,
#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引鸳鸯弄水":相偎看鸳鸯戏水。
"断霞晚、":直到晚霞升起暮色将至、
"笑折花归":才恋恋不舍与美人折一枝荷花相携归去,
"绀纱低护灯蕊":夜色渐浓,纱罩中透露出的柔和烛光朦胧了卧室。
# 绀纱:天青色的灯纱罩。
"润玉瘦、":美人出浴后、
"冰轻倦浴":肤若凝脂,
"斜拖凤股盘云坠":发髻斜坠,干娇百媚。
# 斜拖凤股盘云坠:形容美人浴后凤钗斜抡,发髻如盘云,摇石摇欲坠之貌。拕:同“拖”,牵引。盘云:发髻如盘云。
"听银床声细":两人卧听井栏边的梧桐随风坠落的细语微声,
# 银床:井床。
"梧桐渐搅凉思":仿佛感到了秋天来临的丝丝凉意。
"窗隙流光":时间飞逝,
"冉冉迅羽":流光容易把人抛,
# 冉冉迅羽:时光流逝如疾驰而过的飞鸟。
"诉空梁燕子":燕子再度飞回,却是人去梁空巢已倾。
"误惊起、":他在旧屋中猛地听到了敲门声,以为是美人归来,便起身推门迎接、
"风竹敲门":才发现是风吹翠竹拍打在了门上,
"故人还又不至":故人并未回来。
"记琅玕、":遥想当年佳人坐倚窗前、
# 琅玕:美竹别名。
"新诗细掐":用纤纤玉指在竹竿上刻写新诗,
# 新诗细掐:刻新诗于竹竿上。
"早陈迹、":那些残留的痕迹、
"香痕纤指":如今已是陈旧不堪。
"怕因循":当初总怕韶华易逝,
"罗扇恩疏":有朝一日情意断绝,
# 罗扇恩疏:即秋扇被摒弃。
"又生秋意":却不料一语成谶。
"西湖旧日":后来在西湖,
"画舸频移":与另一位佳人共度的日子,
# 画舸:游船。
"叹几萦梦寐":也时常魂牵梦萦惹人空叹。
"霞佩冷":彼时两人亦常常泛舟湖上,
"叠澜不定":看醉人景色,
# 叠澜不定:雨打在湖面、荷叶上,水、叶摇漾。
"麝霭飞雨":享人间乐事,
# 麝霭:细雨荷塘的霭霭香雾。
"乍湿鲛绡":潮起潮落,烟雨流云,季节变换,
# 鲛绡:丝绸手帕。
"暗盛红泪":不时惹得佳人泪湿巾帕,更显楚楚动人。
# 红泪:悲伤的眼泪。见晋王嘉《拾遗记》载,曹丕宠美女薛灵芸。薛别父母,“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虫口血。”
"綀单夜共":天黑后两人依旧厮守在船上,
# 綀单:用绿葛制成的被单。
"波心宿处":共宿水波深处,
"琼箫吹月霓裳舞":佳人在月下为悦己者翩翩起舞,
# 霓裳舞:霓裳羽衣曲,舞曲名。词中指荷花随风摇曳,若翩翩起舞。
"向明朝、":即使缱绻到天色明亮、
"未觉花容悴":依旧容光焕发没有一丝困乏倦意。
# 悴:憔悴。
"嫣香易落":花开注定会谢,
# 嫣香:指花娇艳芳香。
"回头澹碧销烟":当时的情深意长和海誓山盟终究烟消云散,
"镜空画罗屏里":再回头不过又一段镜花水月的露水情缘罢了。
# 镜空:镜中花之意。
"残蝉度曲":庭院中的秋蝉声阵阵入耳,
"唱彻西园":恍然想起往日西园幽会时的蝉鸣,
"也感红怨翠":仿若为他们的谈情说爱伴奏唱曲。
"念省惯、":又忆起、
"吴宫幽憩":在吴宫的垂柳岸边与情人缠绵幽憩,
"暗柳追凉":那时有美丽妖娆的歌妓陪伴身边,
"晓岸参斜":与她沉醉在男欢女爱中,
# 参斜:参星西斜,天将晓。
"露零沤起":翻云覆雨,
# 沤起:浮起的水泡。露、沤皆转瞬即逝,亦以喻人生短促。,露零:降落的露珠。
"丝萦寸藕":从天黑到天明,
"留连欢事":夜夜欢好,
"桃笙平展湘浪影":那时有美丽妖娆的歌妓陪伴身边,
# 桃笙:用桃竹织成的凉席。
"有昭华、":有那美好音乐里、
# 昭华:古乐器,俗名玉管。
"秾李冰相倚":艳丽且皮肤白皙的女子相互依傍。
# 秾李:指繁盛的李花,亦代指艳妆女子。
"如今鬓点凄霜":如今两鬓已如霜染,
"半箧秋词":愤恨充满了那一页页的旧纸笺,
# 箧:长方形藏物竹器,大为箱,小为箧。
"恨盈蠹纸":只留他独自挥笔抒愤,缅怀往事。
# 蠹纸:被蠹虫蚀过的纸或诗笺。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抒情词。描绘了词中各片所写的苏州美艳遗妾、旧处睹物思人的情景、西湖情事以及当前的独寂感伤,体现了词人对一生情事的回顾与感慨,营造了朦胧绰约的美感,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同时其词笔奇幻曲折、词语秾艳的特点也很能代表词人的艺术风格。
2. 分段赏析
第一片将出水芙蓉的美艳与抒情对象巧妙地结合起来,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所恋女性的优美形象。词人曾在“横塘”寓居,这里以倒叙方法,叙写当年的一个片断。他们在湖中乘舟穿过荷丛,观赏、戏弄着湖里的鸳鸯。她在晚霞中“笑折花归”,“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拕凤股盘云坠。”形象地刻画出有似出水芙蓉的女性形态之美。“听银床声细。梧桐渐搅凉思。”桐叶飘坠的微细声响引起了词人心中秋凉将至的感觉。第二片写词人所处的现实环境。时光飞逝,往事已隔多年。燕子归来,旧巢不存,心爱的人已经离去。风吹竹响,引起词人的错觉,以为是故人敲门,但很快便意识到,故人再也不会象以往一样叩门而入了。“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借用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句“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因竹而思及故人,因故人又想起与竹有关的另一件事情:“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睹物思人,旧情不堪追记。“罗扇恩疏”是她当时的怨语,现在竟成事实,特别感到后悔和自责。由此又引起对于往事的种种回忆。第三片写“旧日”。“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三句由西园移到西湖。写昔日西湖上共赏一湖荷莲,盈盈照水,如今几度梦魂萦绕。“乍湿鲛绡,暗盛红泪。”分写雨打在花瓣上,如鲛绡乍湿;雨落在花心中,如盛红泪的情状。与起笔“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相比,这里已蕴含深深的离别之悲。“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四句,写月下荷叶荷花随风摇曳如霓裳云舞。这段描写使读者不由产生关于青春的欢乐、真挚的情感、浪漫的趣味的联想。“向明朝、未觉花容悴。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锁烟,镜空画罗屏里。”这时词意忽然逆转,以叹息的语气描摹出西湖情事的悲惨结局:“嫣香易落”。“回头”与“几萦梦寐”相照应,合理地插入对这一段艳情的回忆。结尾处痛感往事已烟消云散。这一片词,有头有尾,在描写中又处处体现物性,予读者以一种朦胧之类。第四片写今昔之感。“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三句,写秋蝉感伤西园花枯叶落,哀鸣声声。“念惯省”明写蝉,实为逆入,回忆双栖于西园的往事。“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三句既写昔,也写今。既写二人夏夜柳荫纳凉,絮絮细语,不觉参星西斜,天近拂晓。也是写眼前在西园中孤单的日子。“晓岸参斜,零露沤起”,为荷塘边独自漫步的眼前景,“丝萦寸藕,留连欢事。”含蓄地表达了夏夜两人之欢。空见藕而不见莲,应前“回头澹碧锁烟,镜空画罗屏里。”二句,繁华飘撇,镜屏已空,徒令人悲。“桃笙平展湘浪影”对应“綀单夜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对应“琼箫吹月霓裳舞”,遣词妍雅,涵蕴无限感伤。结以“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三句,人已老,词空,“霜”为“凄霜”,“词”为“秋词”,如何不令人恨。往事如零露沤起,转瞬已在浮光泡影中。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荷为脉,兼得物象神韵与抒情深致。写雨荷之泪、月荷之舞,笔致奇幻却以“忆姬”主线贯穿,将晴雨晨昏的荷态变化暗合三段情事的荣枯——初遇如荷开之明丽,离别似雨荷之凄婉,追忆若月荷之缥缈,最终以嫣香易落写尽美好情感的凋零。词面秾艳而清气流转,荷的出尘气韵统摄全篇,使碎片化回忆在潜气内转中自然成章。看似咏物,实则以荷喻人,借荷之命运暗诉封建礼教下情恋的悲剧:罗扇恩疏的现实割裂、嫣香易落的摧折之痛,皆藏于曲折词笔中,在对个人情史的总结里,暗含对封建制度的深层反感。
# 尤物贵多则不能精,贵精则不能多,词至梦窗,其齿牙余唾,皆作粲花,爪中清尘,无非香屑。调二三百余字,愈多愈精,虽确波斯胡人撑珍珠船以人中国,岂足相当耶?
明明代文学家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六
# 题虽咏荷,因和友韵,非专赏荷花,故叙事多而咏花少。首段言折花而归。次段怀人。三段忆西湖旧游。四段咏荷而兼感怀。全篇二百数十字,其精撰处在三段“鲛绡”以下数语、四段“残蝉以下数语” 及歇拍三句,藻采组织,而神韵流转,旨趣弥永,如玉溪生之诗,非专恃獭祭也。
清清末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横塘”,吴地,伏结段之吴宫。“西园”,杭居,承第三段之“西湖” 。第二段闭门思旧,空际盘旋,是全篇精神血脉贯注处。花归而人不至,旧愁新恨,掩抑怨断,当为其去姬作。
近代近代文学家陈洵《海绡说词》
上一篇:宋·吴潜《贺新郎·言诗者》
下一篇: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