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īng
·
·
zhào
xiū
quán
yùn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3
héng
táng
zhào
chuān
穿
yàn
jǐn
yǐn
yuān
yāng
nòng
shuǐ
duàn
xiá
wǎn
xiào
zhé
huā
guī
gàn
shā
dēng
ruǐ
rùn
shòu
bīng
qīng
juàn
xié
tuō
fèng
pán
yún
zhuì
tīng
yín
chuáng
shēng
tóng
jiàn
jiǎo
liáng
chuāng
liú
guāng
rǎn
rǎn
xùn
kōng
liáng
yàn
jīng
fēng
zhú
qiāo
mén
rén
huán
yòu
zhì
láng
gān
xīn
shī
qiā
zǎo
chén
xiāng
hén
xiān
zhǐ
yīn
xún
luó
shàn
ēn
shū
yòu
shēng
qiū
西
jiù
huà
pín
tàn
yíng
mèng
mèi
xiá
pèi
lěng
dié
lán
dìng
shè
ǎi
fēi
zhà
shī
湿
jiāo
xiāo
àn
shèng
hóng
lèi
shū
dān
gòng
xīn
宿
chù
qióng
xiāo
chuī
yuè
cháng
xiàng
míng
zhāo
wèi
jué
huā
róng
cuì
yān
xiāng
luò
huí
tóu
dàn
xiāo
yān
jìng
kōng
huà
luó
píng
cán
chán
chàng
chè
西
yuán
gǎn
hóng
yuàn
cuì
niàn
xǐng
guàn
gōng
yōu
àn
liǔ
zhuī
liáng
xiǎo
àn
shēn
xié
líng
ōu
yíng
cùn
ǒu
liú
lián
huān
shì
táo
shēng
píng
zhǎn
xiāng
làng
yǐng
yǒu
zhāo
huá
nóng
bīng
xiāng
jīn
bìn
diǎn
shuāng
bàn
qiè
qiū
hèn
yíng
zhǐ

译文

昔日住在横塘,与心爱的人日日泛舟湖上,穿梭在艳锦一般的荷花丛中,相偎看鸳鸯戏水。直到晚霞升起暮色将至、才恋恋不舍与美人折一枝荷花相携归去,夜色渐浓,纱罩中透露出的柔和烛光朦胧了卧室。美人出浴后、肤若凝脂,发髻斜坠,干娇百媚。两人卧听井栏边的梧桐随风坠落的细语微声,仿佛感到了秋天来临的丝丝凉意。时间飞逝,流光容易把人抛,燕子再度飞回,却是人去梁空巢已倾。他在旧屋中猛地听到了敲门声,以为是美人归来,便起身推门迎接、才发现是风吹翠竹拍打在了门上,故人并未回来。遥想当年佳人坐倚窗前、用纤纤玉指在竹竿上刻写新诗,那些残留的痕迹、如今已是陈旧不堪。当初总怕韶华易逝,有朝一日情意断绝,却不料一语成谶。后来在西湖,与另一位佳人共度的日子,也时常魂牵梦萦惹人空叹。彼时两人亦常常泛舟湖上,看醉人景色,享人间乐事,潮起潮落,烟雨流云,季节变换,不时惹得佳人泪湿巾帕,更显楚楚动人。天黑后两人依旧厮守在船上,共宿水波深处,佳人在月下为悦己者翩翩起舞,即使缱绻到天色明亮、依旧容光焕发没有一丝困乏倦意。花开注定会谢,当时的情深意长和海誓山盟终究烟消云散,再回头不过又一段镜花水月的露水情缘罢了。庭院中的秋蝉声阵阵入耳,恍然想起往日西园幽会时的蝉鸣,仿若为他们的谈情说爱伴奏唱曲。又忆起、在吴宫的垂柳岸边与情人缠绵幽憩,那时有美丽妖娆的歌妓陪伴身边,与她沉醉在男欢女爱中,翻云覆雨,从天黑到天明,夜夜欢好,那时有美丽妖娆的歌妓陪伴身边,有那美好音乐里、艳丽且皮肤白皙的女子相互依傍。如今两鬓已如霜染,愤恨充满了那一页页的旧纸笺,只留他独自挥笔抒愤,缅怀往事。

逐句剖析

"横塘棹穿艳锦":昔日住在横塘,与心爱的人日日泛舟湖上,穿梭在艳锦一般的荷花丛中,

#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引鸳鸯弄水":相偎看鸳鸯戏水。

"断霞晚、":直到晚霞升起暮色将至、

"笑折花归":才恋恋不舍与美人折一枝荷花相携归去,

"绀纱低护灯蕊":夜色渐浓,纱罩中透露出的柔和烛光朦胧了卧室。

# 绀纱:天青色的灯纱罩。

"润玉瘦、":美人出浴后、

"冰轻倦浴":肤若凝脂,

"斜拖凤股盘云坠":发髻斜坠,干娇百媚。

# 斜拖凤股盘云坠:形容美人浴后凤钗斜抡,发髻如盘云,摇石摇欲坠之貌。拕:同“拖”,牵引。盘云:发髻如盘云。

"听银床声细":两人卧听井栏边的梧桐随风坠落的细语微声,

# 银床:井床。

"梧桐渐搅凉思":仿佛感到了秋天来临的丝丝凉意。

"窗隙流光":时间飞逝,

"冉冉迅羽":流光容易把人抛,

# 冉冉迅羽:时光流逝如疾驰而过的飞鸟。

"诉空梁燕子":燕子再度飞回,却是人去梁空巢已倾。

"误惊起、":他在旧屋中猛地听到了敲门声,以为是美人归来,便起身推门迎接、

"风竹敲门":才发现是风吹翠竹拍打在了门上,

"故人还又不至":故人并未回来。

"记琅玕、":遥想当年佳人坐倚窗前、

# 琅玕:美竹别名。

"新诗细掐":用纤纤玉指在竹竿上刻写新诗,

# 新诗细掐:刻新诗于竹竿上。

"早陈迹、":那些残留的痕迹、

"香痕纤指":如今已是陈旧不堪。

"怕因循":当初总怕韶华易逝,

"罗扇恩疏":有朝一日情意断绝,

# 罗扇恩疏:即秋扇被摒弃。

"又生秋意":却不料一语成谶。

"西湖旧日":后来在西湖,

"画舸频移":与另一位佳人共度的日子,

# 画舸:游船。

"叹几萦梦寐":也时常魂牵梦萦惹人空叹。

"霞佩冷":彼时两人亦常常泛舟湖上,

"叠澜不定":看醉人景色,

# 叠澜不定:雨打在湖面、荷叶上,水、叶摇漾。

"麝霭飞雨":享人间乐事,

# 麝霭:细雨荷塘的霭霭香雾。

"乍湿鲛绡":潮起潮落,烟雨流云,季节变换,

# 鲛绡:丝绸手帕。

"暗盛红泪":不时惹得佳人泪湿巾帕,更显楚楚动人。

# 红泪:悲伤的眼泪。见晋王嘉《拾遗记》载,曹丕宠美女薛灵芸。薛别父母,“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虫口血。”

"綀单夜共":天黑后两人依旧厮守在船上,

# 綀单:用绿葛制成的被单。

"波心宿处":共宿水波深处,

"琼箫吹月霓裳舞":佳人在月下为悦己者翩翩起舞,

# 霓裳舞:霓裳羽衣曲,舞曲名。词中指荷花随风摇曳,若翩翩起舞。

"向明朝、":即使缱绻到天色明亮、

"未觉花容悴":依旧容光焕发没有一丝困乏倦意。

# 悴:憔悴。

"嫣香易落":花开注定会谢,

# 嫣香:指花娇艳芳香。

"回头澹碧销烟":当时的情深意长和海誓山盟终究烟消云散,

"镜空画罗屏里":再回头不过又一段镜花水月的露水情缘罢了。

# 镜空:镜中花之意。

"残蝉度曲":庭院中的秋蝉声阵阵入耳,

"唱彻西园":恍然想起往日西园幽会时的蝉鸣,

"也感红怨翠":仿若为他们的谈情说爱伴奏唱曲。

"念省惯、":又忆起、

"吴宫幽憩":在吴宫的垂柳岸边与情人缠绵幽憩,

"暗柳追凉":那时有美丽妖娆的歌妓陪伴身边,

"晓岸参斜":与她沉醉在男欢女爱中,

# 参斜:参星西斜,天将晓。

"露零沤起":翻云覆雨,

# 沤起:浮起的水泡。露、沤皆转瞬即逝,亦以喻人生短促。,露零:降落的露珠。

"丝萦寸藕":从天黑到天明,

"留连欢事":夜夜欢好,

"桃笙平展湘浪影":那时有美丽妖娆的歌妓陪伴身边,

# 桃笙:用桃竹织成的凉席。

"有昭华、":有那美好音乐里、

# 昭华:古乐器,俗名玉管。

"秾李冰相倚":艳丽且皮肤白皙的女子相互依傍。

# 秾李:指繁盛的李花,亦代指艳妆女子。

"如今鬓点凄霜":如今两鬓已如霜染,

"半箧秋词":愤恨充满了那一页页的旧纸笺,

# 箧:长方形藏物竹器,大为箱,小为箧。

"恨盈蠹纸":只留他独自挥笔抒愤,缅怀往事。

# 蠹纸:被蠹虫蚀过的纸或诗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为南宋词人吴文英晚年所作的咏物抒情词。词题虽咏“荷”,实则借物抒怀,倾诉自身恋情悲剧。首片描绘苏州遗妾的绰约风姿;次片写词人重访旧地,触发睹物思人的怅惘;第三片回溯西湖往事;第四片收束于当下的孤寂感伤,概括一生情路沧桑。全词笔致奇幻曲折,辞采秾艳,尽显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当时许多歌妓常于歌筵席间请其即席赋词,彼此间常有词作往来。然而在封建礼教与制度的束缚下,他先后经历了两段不幸的情感历程。这首词作于词人晚年,他借咏荷寄托了对生平情感经历的深沉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抒情词。描绘了词中各片所写的苏州美艳遗妾、旧处睹物思人的情景、西湖情事以及当前的独寂感伤,体现了词人对一生情事的回顾与感慨,营造了朦胧绰约的美感,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同时其词笔奇幻曲折、词语秾艳的特点也很能代表词人的艺术风格。

2. 分段赏析

第一片将出水芙蓉的美艳与抒情对象巧妙地结合起来,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所恋女性的优美形象。词人曾在“横塘”寓居,这里以倒叙方法,叙写当年的一个片断。他们在湖中乘舟穿过荷丛,观赏、戏弄着湖里的鸳鸯。她在晚霞中“笑折花归”,“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拕凤股盘云坠。”形象地刻画出有似出水芙蓉的女性形态之美。“听银床声细。梧桐渐搅凉思。”桐叶飘坠的微细声响引起了词人心中秋凉将至的感觉。第二片写词人所处的现实环境。时光飞逝,往事已隔多年。燕子归来,旧巢不存,心爱的人已经离去。风吹竹响,引起词人的错觉,以为是故人敲门,但很快便意识到,故人再也不会象以往一样叩门而入了。“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借用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句“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因竹而思及故人,因故人又想起与竹有关的另一件事情:“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睹物思人,旧情不堪追记。“罗扇恩疏”是她当时的怨语,现在竟成事实,特别感到后悔和自责。由此又引起对于往事的种种回忆。第三片写“旧日”。“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三句由西园移到西湖。写昔日西湖上共赏一湖荷莲,盈盈照水,如今几度梦魂萦绕。“乍湿鲛绡,暗盛红泪。”分写雨打在花瓣上,如鲛绡乍湿;雨落在花心中,如盛红泪的情状。与起笔“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相比,这里已蕴含深深的离别之悲。“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四句,写月下荷叶荷花随风摇曳如霓裳云舞。这段描写使读者不由产生关于青春的欢乐、真挚的情感、浪漫的趣味的联想。“向明朝、未觉花容悴。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锁烟,镜空画罗屏里。”这时词意忽然逆转,以叹息的语气描摹出西湖情事的悲惨结局:“嫣香易落”。“回头”与“几萦梦寐”相照应,合理地插入对这一段艳情的回忆。结尾处痛感往事已烟消云散。这一片词,有头有尾,在描写中又处处体现物性,予读者以一种朦胧之类。第四片写今昔之感。“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三句,写秋蝉感伤西园花枯叶落,哀鸣声声。“念惯省”明写蝉,实为逆入,回忆双栖于西园的往事。“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三句既写昔,也写今。既写二人夏夜柳荫纳凉,絮絮细语,不觉参星西斜,天近拂晓。也是写眼前在西园中孤单的日子。“晓岸参斜,零露沤起”,为荷塘边独自漫步的眼前景,“丝萦寸藕,留连欢事。”含蓄地表达了夏夜两人之欢。空见藕而不见莲,应前“回头澹碧锁烟,镜空画罗屏里。”二句,繁华飘撇,镜屏已空,徒令人悲。“桃笙平展湘浪影”对应“綀单夜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对应“琼箫吹月霓裳舞”,遣词妍雅,涵蕴无限感伤。结以“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三句,人已老,词空,“霜”为“凄霜”,“词”为“秋词”,如何不令人恨。往事如零露沤起,转瞬已在浮光泡影中。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荷为脉,兼得物象神韵与抒情深致。写雨荷之泪、月荷之舞,笔致奇幻却以“忆姬”主线贯穿,将晴雨晨昏的荷态变化暗合三段情事的荣枯——初遇如荷开之明丽,离别似雨荷之凄婉,追忆若月荷之缥缈,最终以嫣香易落写尽美好情感的凋零。​词面秾艳而清气流转,荷的出尘气韵统摄全篇,使碎片化回忆在潜气内转中自然成章。看似咏物,实则以荷喻人,借荷之命运暗诉封建礼教下情恋的悲剧:罗扇恩疏的现实割裂、嫣香易落的摧折之痛,皆藏于曲折词笔中,在对个人情史的总结里,暗含对封建制度的深层反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尤物贵多则不能精,贵精则不能多,词至梦窗,其齿牙余唾,皆作粲花,爪中清尘,无非香屑。调二三百余字,愈多愈精,虽确波斯胡人撑珍珠船以人中国,岂足相当耶?

明明代文学家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六

# 题虽咏荷,因和友韵,非专赏荷花,故叙事多而咏花少。首段言折花而归。次段怀人。三段忆西湖旧游。四段咏荷而兼感怀。全篇二百数十字,其精撰处在三段“鲛绡”以下数语、四段“残蝉以下数语” 及歇拍三句,藻采组织,而神韵流转,旨趣弥永,如玉溪生之诗,非专恃獭祭也。

清清末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横塘”,吴地,伏结段之吴宫。“西园”,杭居,承第三段之“西湖” 。第二段闭门思旧,空际盘旋,是全篇精神血脉贯注处。花归而人不至,旧愁新恨,掩抑怨断,当为其去姬作。

近代近代文学家陈洵《海绡说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潜《贺新郎·言诗者》

下一篇: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