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墙著雨蜗成字":破败的断墙被春雨淋湿,蜗牛爬过的痕迹如同篆字,
# 著:一作着。
"老屋无僧燕作家":失修的老屋没有僧人,只有梁上飞燕把它当作家。
# 作家:做巢之意。,僧:作者自指,自嘲之语。
"剩欲出门追语笑":春光绮丽,真想出门去追随欢声笑语,
# 剩欲:颇想,很想。剩:更、更加。
"却嫌归鬓著尘沙":又嫌归来时鬓发蒙尘脸上扑满了灰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春风吹翻蛛网,飞虫尚且可以三面逃生,
# 网开三面:《吕氏春秋》:“汤见置四面网者,汤拔其三面,置其一面,祝曰:‘昔蛛蝥作网,令人学之,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共犯命者。’”
"雷动蜂窠趁两衙":春雷震动蜂窠,黄蜂有主还能排列成衙。
# 两衙:众蜂簇拥蜂王,如朝拜时两旁站着的侍卫,称为蜂衙。任渊注引《坤雅》称:“蜂有两衙应潮。”蜂在排衙时,是海潮将涨的征兆。任渊注引钱昭度诗:“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趁:趋,随。
"屡失南邻春事约":屡次失约,都未能与邻居同去春游赏花,
# 南邻:作者此时经常和邻人寇十一来往,南邻指寇十一。
"只今容有未开花":只希望现在还能有尚未开放的春花。
# 容有:当有。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春怀示邻里》是北宋陈师道创作的七言律诗,属于生活题材作品。全诗以春日为背景,围绕诗人的日常处境与心境,抒发贫居闲静时对世路崎岖的慨叹,以及对邻里情谊的珍视。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颈联“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通过描写风翻蛛网、雷动蜂窠的春日景象,抒发诗人对世路崎岖的慨叹。以昆虫尚有生路、蜂群有序生活,反衬自己在尘世中处处受限、途穷失意的处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无奈。白描:诗中多处运用白描,如首联“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断墙、老屋、蜗牛、燕子等景象,未加过多修饰,便生动展现出居所的破败简陋,以及生活的清苦。
3. 分段赏析
首联“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以白描手法绘出破败之景。“断墙”“老屋”点明居所简陋,春雨浸润下,蜗牛爬行留下斑驳痕迹,无人居住的老屋成了燕子的家。“无僧”二字暗含自嘲,将自己比作游方僧人,浪迹漂泊,凸显生活清苦。颔联“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刻画内心矛盾。诗人渴望外出追寻欢乐,却又担心归来时鬓染沙尘,体现出虽处困境,仍坚守傲然气节,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颈联“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即景抒情。“风翻蛛网”似网开一面,给昆虫留生路;“雷动蜂窠”中蜂群如衙门排衙般有序。与诗人在尘世中处处受限、难有出路形成鲜明对比,委婉表达对世路艰难的无奈与慨叹。尾联“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回归赠邻主题。诗人因种种原因多次爽约邻里的春事之邀,不禁感慨或许还有未开放的春花,流露出对错过春光的遗憾与对未来的一丝期许。
4. 作品点评
该诗在艺术表现层面彰显了宋代诗学的新变特质,其精妙处在于以白描笔法为表,文人意趣为里,于琐碎物象间暗藏典据渊薮。全篇语言淬炼如金,情感肌理精微,意境营造别开生面。结构布局疏密有致,写景与叙事隔联呼应,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以故为新”的创作哲思。
# 赞曰:“淡中藏美丽,虚处着工夫,力能排天斡地。”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十
上一篇:宋·刘一止《小斋即事》
下一篇:宋·释志芝《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