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唐宫春昼迟":我”在梦中进入富丽堂皇的唐宫,正值春日迟迟之际,宫中笙管齐奏。
# 我梦唐宫:本篇主句。“唐宫”,咏古伤今,下所写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
"正舞到、":只见无数女子正在翮翩起舞、
"曳裾时":翮翩起舞。
# 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裾,衣之前后皆可称裾。
"翠云队仗绛霞衣":翠绿色的裙带飘逸如流云,绛紫色的舞衣摇曳如彩霞。
# 翠云: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
"慢腾腾、":轻歌曼舞,
"手双垂":一片太平景象。
# 手双垂: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忽然急鼓催将起":忽然间,掀天揭地的急鼓,
# 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
"似彩凤、":惊飞了彩风。
"乱惊飞":惊破了舞曲。
"梦回不见万琼妃":从梦中惊醒,回首看去,唐宫、琼妃都已化为烟云。
# 琼:训赤玉,可喻红莲。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
"见荷花、":只见满搪的荷花、
"被风吹":正随风摇摆。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绘了梦中唐宫歌舞的热闹场景以及梦醒后眼前荷花被风吹拂的画面,词中以梦为纽带,将唐宫舞乐的绚烂与现实中荷花的萧疏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繁华消逝后的空寂氛围,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怅惘之情。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词人的想象天马行空,将莲花幻化成一位正在翩翩起舞的唐宫美人,她身着霓裳羽衣,裙裾在风中如雾霭般轻轻飘动。那美丽的身姿闪耀着光芒,不断在读者心头萦绕,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下片笔锋一转,“忽然急鼓催将起”,急促的鼓声打破了原有的欢快舞曲,这一晌贪欢的美梦瞬间化为泡影,如同泡沫般破碎。“梦回不见万琼妃”,此时词人从梦境中惊醒,再也看不到那如同美玉般的宫中佳人。这何尝不是一首感慨故国衰亡的哀歌,饱含着深深的惆怅与无奈。而结尾处“见荷花,被风吹”,一个巧妙的转折,如同一道临去秋波,让整个梦境烟消云散。无论是将词中的她看作琼妃,还是荷花,幻想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艺术画卷。这首词是一首有着独特寄托的咏物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寄托并非简单的影射,也不是故意让读者去猜谜语,它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之美。即便我们抛开词的寄托意义不谈,单从咏风莲的角度来看,它也堪称咏风莲题材中的经典之作,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让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3. 作品点评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词,但其中的深意并非暗示或暗喻,更不是刻意让读者去费尽心思地解读,而是通过物象本身的美感来打动人心。即使不探讨其中的寄托意义,这首词依然堪称咏写风莲的优秀作品,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
# 这首词的艺木构思。拽辟蹊径。莲花不易传神。风莲更不易传神:咏风莲而有寄托更准:有寄托而不见寄托痕迹。堆上加唯;作者巧抄地通过梦境。通过拟人化的形象,通过结尾画正点睛的手法.好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目的。
现代冯国超《中国古典名著鉴赏 宋词 彩图版》
上一篇:宋·陆游《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