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冷黄金屋":梦中的黄金屋已然凄冷。
# 黄金屋:形容极其富贵奢华的生活环境。见姜夔《疏影》注。此处借指南宋故宫。
"叹秦筝、":可叹秦筝上、
# 秦筝: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
"斜鸿阵里":斜排的弦柱似雁阵飞行,
# 斜鸿阵里:筝柱斜列如雁阵。斜鸿阵:见张先《菩萨蛮》注。
"素弦尘扑":洁白的筝弦蒙上了灰尘。
# 素弦:素琴的弦。
"化作娇莺飞归去":她化作娇莺飞回去,
"犹认纱窗旧绿":还能辨认出纱窗旧日的绿色青痕。
# 纱窗旧绿:元稹《连昌宫词》:“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此用其意。
"正过雨、":窗外正吹过细雨蒙蒙、
"荆桃如菽":樱桃如红豆般圆润晶莹。
# 荆桃如菽:周邦彦《大酺》词:“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荆桃:樱桃。菽:豆的总称。
"此恨难平君知否":这相思愁恨难以平静,君可知情,
# 此恨难平君知否:二句:李商隐《无题》诗:“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柳枝》:“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此用其意,比喻心中幽恨难平。
"似琼台、":它就像琼玉棋枰、
# 琼台:即弹棋局,弹棋枰,以玉石做成,曹丕《弹棋赋》:“局似荆山妙璞。”其形状中间突起,周围低平。
"涌起弹棋局":弹棋局起伏不定。
# 弹棋局:弹棋,古博戏,此喻世事变幻如棋局。
"消瘦影":孤灯相伴映出我消瘦的身影,
"嫌明烛":总嫌那烛光太明。
"鸳楼碎泻东西玉":鸳鸯楼上碰杯饮酒,玉杯碰碎美酒倾。
# 东西玉:酒器名。据《词统》及黄庭坚《次韵吉老》诗:“山谷诗:‘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注:酒器也。东西玉亦指酒。此处以宫中杯碎酒泻暗喻亡国。,鸳楼:即鸳鸯楼,正鸯楼,楼殿名,唐孙逖有《登鸳楼应制》诗。
"问芳踪、":试问她的芳踪、
"何时再展":何时再能相逢,
"翠钗难卜":实在难以嫌头簪翠钗的丽影。
# 翠钗:翡翠钗。
"待把宫眉横云样":欲把宫眉画成纤云式样,
# 横云:唐代妇女眉型之一。
"描上生绡画幅":生绡的画幅描上她的秀容。
#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怕不是、":只怕不是、
"新来妆束":时兴的新妆。
"彩扇红牙今都在":歌舞的彩扇、牙板如今都在,
# 红牙:牙板,古乐器,红牙拍板。,彩扇:歌扇。
"恨无人、":只恨无人、
"解听开元曲":能将大宋隆盛的乐曲听懂。
# 开元曲:唐代开元盛世的歌曲,此处借指宋朝盛时的乐曲。
"空掩袖":空虚地掩袖拭泪,
# 空掩袖:二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倚寒竹":独倚着寂寞寒冷的翠竹。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贺新郎》词,也是一首抒发亡国之痛的婉约词作。全词构建出今昔对比的幻灭感,暗喻故国沦亡的哀思,传达宋室覆灭后遗民的孤愤与坚守,婉约中见沉郁。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黄金屋”隐喻南宋宫廷的奢华与繁华,暗指故国昔日的强盛。“似琼台、涌起弹棋局”以玉制弹棋局中央隆起、四周低平的形态,比喻心中积郁难平的亡国之恨,呼应李商隐诗中“中心最不平”的意境。“鸳楼碎泻东西玉”以酒器碎裂、美酒倾泻的意象,隐喻南宋政权覆灭的突然与彻底。过雨后“荆桃如菽”以樱桃果实饱满如豆的实景,暗喻时光流逝中故国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彩扇红牙今都在”借歌舞用具的闲置,比喻盛世文化的消亡与知音难觅的孤寂。
3. 分段赏析
此词笔法婉转深曲,意境幽邃,吞吐之间极尽其妙。起句“梦冷黄金屋”以美人象征故国,借汉武帝金屋贮阿娇之典,暗喻故都凄凉。词人身处异境而心系故园,黄金屋之寒实为故宫之叹。“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由物及情,抚筝生慨:秦筝弦柱如雁阵斜列,素弦蒙尘暗喻华年将逝,虚实相生间时空错位。“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三句尤见匠心:梦魂化莺重游故地,绿窗犹识而雨后荆桃已结,时空叠印中怀旧情思与惜春愁绪交织。金屋冷寂、秦筝蒙尘皆为莺眸所见,逆入平出之笔法波澜暗生。“此恨难平君知否”总括前文,以琼台弹棋局喻难平之恨——玉制棋枰中央隆起如心中块垒,恰应李商隐“中心最不平”之诗意。“消瘦影,嫌明烛”以反常映照写形销骨立,烛光本应映形,却嫌其照见憔悴,悲凉心绪尽在不言。“鸳鸯碎泻东西玉”起兴喻国破:鸳鸯杯碎酒液横流,既写与佳人离散,更暗指故国永诀。“问芳踪、何时再展”热望与“翠钗难卜”渺茫构成情感张力,欲绘宫眉寄相思,却恐“新来装束”非旧时模样。“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陡转,旧日歌舞器具尚存而人事全非,开元曲已成绝响,恨无知音解听。结句“空掩袖,倚寒竹”借竹节喻气节,以空袖倚竹之孤影收束全篇。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梦起以独倚终,托美人写兴亡,婉约笔法中深埋故国之思,清丽词藻间激荡沉郁之气,堪称“曲笔达意,尽诉难平”之典范。
# 瑰丽处鲜妍自在。
近代谭献《夏堂词话》
上一篇:宋·苏轼《祭常山回小猎》
下一篇:宋·谢枋得《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