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烟迷雁迹":青红色的烟雾凄迷,遮断了飞雁的踪迹。
# 绀: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渐断鼓零钟":渐渐听到零碎的鼓声钟鸣余音断续,
"街喧初息":街市里的喧哗刚刚静息。
"风檠背寒壁":风灯背靠着寒冷的墙壁不住摇曵。
# 风檠:灯光在风中遥曳不定,故称。檠:灯架,也指灯。
"放冰蜍飞到":冰晶般的明月放射着清光,
# 冰蜍:一作冰蟾。冰蟾: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指月,明月皎洁晶莹,因称冰蟾。
"丝丝帘隙":一丝丝飞入细密的帘帷缝隙。
"琼瑰暗泣":像声伯暗暗哭泣,泪珠儿凝成了琼玉。
# 琼瑰:指美玉。《诗·秦风·渭阳》:“琼瑰玉佩。”《左传·成公十七年》:“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此处形容泪珠晶莹如玉。
"念乡关、":料想我的家乡、
"霜芜似织":也定然是月光如织,霜华铺地。
"漫将身、":像丁令威随意将自身、
# 漫:一作谩。
"化鹤归来":化为白鹤归来,
# 化鹤归来: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
"忘却旧游端的":却已忘却故乡旧游之地究竟在哪里。
# 端的:确实。句中倒装于末。
"欢极":往日的旧游欢乐至极。
"蓬壶蕖浸":恍若蓬壶仙境朵朵红莲倒映水面,
# 蕖:芙蕖,荷花,《诗·郑风·山有扶苏》:“隰有何华。”郑玄笺:“未开曰菡萏,已发曰芙蕖。”此处指何花灯。宋代元宵多点红莲灯,见姜夔《鹧鸪天》注。,蓬壶:蓬莱、方壶,海中仙山,此指代水中汀洲。
"花院梨溶":梨花盛开的庭院,花月溶溶皎艳,
# 花院梨溶: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
"醉连春夕":一连几个春宵醉酒狂欢。
"柯云罢弈":像王质梦里观棋直到罢局。
# 柯云罢弈:用烂柯曲故。《述异记》:“信安郡石室中,晋时樵者王质,逢二童子弈棋,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铠,置斧子坐而观。童子曰:‘汝斧柯烂矣。’质归乡间,无复时人。”此处指时移世改。
"樱桃在":樱桃依旧,
# 樱桃在:樱桃二句:段成式《西阳杂徂》:“姑婿裴元裕言群从中有悦邻女者,梦女遗二樱桃,食之,及觉,核堕枕边。”此处指往事如梦,空留记忆。
"梦难觅":那奇妙的梦境再难寻见。
"劝清光":我劝那清晶的月光,
"乍可幽窗相伴":只可与我幽窗相照为伴,
# 乍可:宁可。
"休照红楼夜笛":不要去夜晚吹笛的红楼映照流连。
"怕人间、":只怕人间、
"换谱伊凉":笛谱换成了《伊州》《凉州》凄厉的北方旧曲,
# 伊凉:唐曲调名,即伊州、凉州二曲。王灼《碧允漫志》卷三:“唐史及传载称:天宝乐曲,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均为少数民族乐曲,此处借指元人的北方曲调。
"素娥未识":嫦娥不懂得人事沧桑的相思情怨。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见月抒怀词。生动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全词格调沉郁悲凉,辞情深微含蓄,深刻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山河的深切痛惜,尽显悲郁苍凉的情感基调。
2. 写作手法
象征:“绀烟迷雁迹”中“迷”字,不仅写出看不到南归大雁的景象,还象征着词人内心的迷惘、迷乱;“夜冷霜华重”,既写自然环境的寒冷,又象征着遗民寥落悲苦的处境。用典:“丁令威化鹤归来,”唱“城郭如故人民非”事,借丁令威化鹤的典故,抒发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以及词人无法从亡国痛苦中摆脱出来的无奈;将棋罢柯烂和梦食樱桃而留核两个典故,熔铸在一起来表述自身的感受,用这两个典故使句意更为警拔,表达出往事如梦、世间已变、往事难追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情调凄惋,以“绀烟迷雁迹”开篇,此句写景颇具象征意味。“迷”字既描绘出大雁南归身影隐没于暮色的景象,也暗喻词人内心的迷惘与纷乱。随着钟鼓渐歇,“街喧初息”,夜深人静,思绪翻涌;“风灯寒壁”“蛛丝帘隙”,勾勒出一片孤寂清冷之境。而“夜冷霜华重”,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更暗含遗民零落悲苦的寓意。词人借用丁令威化鹤归来,感叹“城郭如故人民非”的典故,却又与典故中化鹤成仙的超脱不同。他深陷亡国之痛,无法自拔,一个“漫”字,尽显无奈。所谓“忘却旧游”,实则是愤懑之语,往昔种种,刻骨铭心。下片以“欢极”领起,陡然转折,开始追忆往昔。上片说“忘却旧游”,此处却对昔日情景记忆犹新,这种矛盾恰证明词人无法释怀过往。这与杜甫《兵车行》中役夫先言“不敢申恨”,后又尽情倾诉愤恨的写法异曲同工。词中回忆当年于水边、院落“醉连春夕”的欢乐场景,然而乐极生悲,世事变幻,一切终成泡影。词人巧妙熔铸“棋罢柯烂”和“梦食樱桃而留核”两个典故,生动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感慨,足见其用典功力。结尾“劝清光”五句,呼应上片人事全非之意。“红楼夜笛”象征新朝权贵,其吹奏的北曲新调,词人厌弃不听,这背后是他政治立场的鲜明表达。“怕‘素娥未识’”一句,既紧扣“望月”主题,又增添了几分诙谐意趣。
# 句意警拔,多由于拗峭,然须炼之精纯,殆不失于生硬……妙语独立,各不相假借,正不必举全词,即此数语,可使长留数公天地间。
清沈雄《词洁》
下一篇:宋·陆游《梅花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