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uì
xiān
·
·
xiāng
chéng
jiàn
yuè

朝代:宋作者:蒋捷浏览量:3
gàn
yān
yàn
jiàn
duàn
líng
zhōng
jiē
xuān
chū
fēng
qíng
bèi
hán
fàng
bīng
chú
fēi
dào
lián
qióng
guī
àn
niàn
xiāng
guān
shuāng
zhī
màn
jiāng
shēn
huà
guī
lái
wàng
què
jiù
yóu
duān
huān
péng
jìn
huā
yuàn
róng
zuì
lián
chūn
yún
yīng
táo
zài
mèng
nán
quàn
qīng
guāng
zhà
yōu
chuāng
xiāng
bàn
xiū
zhào
hóng
lóu
rén
jiān
huàn
liáng
é
wèi
shí

译文

青红色的烟雾凄迷,遮断了飞雁的踪迹。渐渐听到零碎的鼓声钟鸣余音断续,街市里的喧哗刚刚静息。风灯背靠着寒冷的墙壁不住摇曵。冰晶般的明月放射着清光,一丝丝飞入细密的帘帷缝隙。像声伯暗暗哭泣,泪珠儿凝成了琼玉。料想我的家乡、也定然是月光如织,霜华铺地。像丁令威随意将自身、化为白鹤归来,却已忘却故乡旧游之地究竟在哪里。往日的旧游欢乐至极。恍若蓬壶仙境朵朵红莲倒映水面,梨花盛开的庭院,花月溶溶皎艳,一连几个春宵醉酒狂欢。像王质梦里观棋直到罢局。樱桃依旧,那奇妙的梦境再难寻见。我劝那清晶的月光,只可与我幽窗相照为伴,不要去夜晚吹笛的红楼映照流连。只怕人间、笛谱换成了《伊州》《凉州》凄厉的北方旧曲,嫦娥不懂得人事沧桑的相思情怨。

逐句剖析

"绀烟迷雁迹":青红色的烟雾凄迷,遮断了飞雁的踪迹。

# 绀: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渐断鼓零钟":渐渐听到零碎的鼓声钟鸣余音断续,

"街喧初息":街市里的喧哗刚刚静息。

"风檠背寒壁":风灯背靠着寒冷的墙壁不住摇曵。

# 风檠:灯光在风中遥曳不定,故称。檠:灯架,也指灯。

"放冰蜍飞到":冰晶般的明月放射着清光,

# 冰蜍:一作冰蟾。冰蟾: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指月,明月皎洁晶莹,因称冰蟾。

"丝丝帘隙":一丝丝飞入细密的帘帷缝隙。

"琼瑰暗泣":像声伯暗暗哭泣,泪珠儿凝成了琼玉。

# 琼瑰:指美玉。《诗·秦风·渭阳》:“琼瑰玉佩。”《左传·成公十七年》:“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此处形容泪珠晶莹如玉。

"念乡关、":料想我的家乡、

"霜芜似织":也定然是月光如织,霜华铺地。

"漫将身、":像丁令威随意将自身、

# 漫:一作谩。

"化鹤归来":化为白鹤归来,

# 化鹤归来: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

"忘却旧游端的":却已忘却故乡旧游之地究竟在哪里。

# 端的:确实。句中倒装于末。

"欢极":往日的旧游欢乐至极。

"蓬壶蕖浸":恍若蓬壶仙境朵朵红莲倒映水面,

# 蕖:芙蕖,荷花,《诗·郑风·山有扶苏》:“隰有何华。”郑玄笺:“未开曰菡萏,已发曰芙蕖。”此处指何花灯。宋代元宵多点红莲灯,见姜夔《鹧鸪天》注。,蓬壶:蓬莱、方壶,海中仙山,此指代水中汀洲。

"花院梨溶":梨花盛开的庭院,花月溶溶皎艳,

# 花院梨溶: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

"醉连春夕":一连几个春宵醉酒狂欢。

"柯云罢弈":像王质梦里观棋直到罢局。

# 柯云罢弈:用烂柯曲故。《述异记》:“信安郡石室中,晋时樵者王质,逢二童子弈棋,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铠,置斧子坐而观。童子曰:‘汝斧柯烂矣。’质归乡间,无复时人。”此处指时移世改。

"樱桃在":樱桃依旧,

# 樱桃在:樱桃二句:段成式《西阳杂徂》:“姑婿裴元裕言群从中有悦邻女者,梦女遗二樱桃,食之,及觉,核堕枕边。”此处指往事如梦,空留记忆。

"梦难觅":那奇妙的梦境再难寻见。

"劝清光":我劝那清晶的月光,

"乍可幽窗相伴":只可与我幽窗相照为伴,

# 乍可:宁可。

"休照红楼夜笛":不要去夜晚吹笛的红楼映照流连。

"怕人间、":只怕人间、

"换谱伊凉":笛谱换成了《伊州》《凉州》凄厉的北方旧曲,

# 伊凉:唐曲调名,即伊州、凉州二曲。王灼《碧允漫志》卷三:“唐史及传载称:天宝乐曲,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均为少数民族乐曲,此处借指元人的北方曲调。

"素娥未识":嫦娥不懂得人事沧桑的相思情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瑞鹤仙・乡城见月》是南宋词人蒋捷的词。这首词以月为引,抒发故国山河之痛,格调沉郁悲凉,辞情深微含蓄。上片描绘了寒夜中渐歇的鼓钟、昏暗的灯火,营造出萧条冷落的氛围,借丁令威化鹤之典,感叹山河依旧而人事全非;下片回忆故国上元夜的欢乐繁盛,用绚丽笔触描绘“蓬壶蕖浸,花院梨溶”的美景,以昔衬今,更显当下的凄凉。全词以月贯穿,将现实的孤寂、对往昔的怀念和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覆灭后,蒋捷开启多年漂泊生涯。待他初返故乡阳羡(今江苏宜兴),某个秋夜,月色如霜、华光满地,词人仰望苍穹,往事与愁绪纷至沓来,亡国之痛、思乡之情皆化作笔下文字,凝聚成这首饱含故国之思的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见月抒怀词。生动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全词格调沉郁悲凉,辞情深微含蓄,深刻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山河的深切痛惜,尽显悲郁苍凉的情感基调。

2. 写作手法

象征:“绀烟迷雁迹”中“迷”字,不仅写出看不到南归大雁的景象,还象征着词人内心的迷惘、迷乱;“夜冷霜华重”,既写自然环境的寒冷,又象征着遗民寥落悲苦的处境。用典:“丁令威化鹤归来,”唱“城郭如故人民非”事,借丁令威化鹤的典故,抒发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以及词人无法从亡国痛苦中摆脱出来的无奈;将棋罢柯烂和梦食樱桃而留核两个典故,熔铸在一起来表述自身的感受,用这两个典故使句意更为警拔,表达出往事如梦、世间已变、往事难追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情调凄惋,以“绀烟迷雁迹”开篇,此句写景颇具象征意味。“迷”字既描绘出大雁南归身影隐没于暮色的景象,也暗喻词人内心的迷惘与纷乱。随着钟鼓渐歇,“街喧初息”,夜深人静,思绪翻涌;“风灯寒壁”“蛛丝帘隙”,勾勒出一片孤寂清冷之境。而“夜冷霜华重”,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更暗含遗民零落悲苦的寓意。词人借用丁令威化鹤归来,感叹“城郭如故人民非”的典故,却又与典故中化鹤成仙的超脱不同。他深陷亡国之痛,无法自拔,一个“漫”字,尽显无奈。所谓“忘却旧游”,实则是愤懑之语,往昔种种,刻骨铭心。下片以“欢极”领起,陡然转折,开始追忆往昔。上片说“忘却旧游”,此处却对昔日情景记忆犹新,这种矛盾恰证明词人无法释怀过往。这与杜甫《兵车行》中役夫先言“不敢申恨”,后又尽情倾诉愤恨的写法异曲同工。词中回忆当年于水边、院落“醉连春夕”的欢乐场景,然而乐极生悲,世事变幻,一切终成泡影。词人巧妙熔铸“棋罢柯烂”和“梦食樱桃而留核”两个典故,生动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感慨,足见其用典功力。结尾“劝清光”五句,呼应上片人事全非之意。“红楼夜笛”象征新朝权贵,其吹奏的北曲新调,词人厌弃不听,这背后是他政治立场的鲜明表达。“怕‘素娥未识’”一句,既紧扣“望月”主题,又增添了几分诙谐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句意警拔,多由于拗峭,然须炼之精纯,殆不失于生硬……妙语独立,各不相假借,正不必举全词,即此数语,可使长留数公天地间。

清沈雄《词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大开一十四枝》

下一篇:宋·陆游《梅花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