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ě
pèi
lìng
·
·
chūn

朝代:宋作者:蒋捷浏览量:3
chūn
qíng
hǎo
chūn
yīn
hǎo
zhuó
xiē
ér
chūn
yuè
hǎo
chūn
xiù
chū
huā
zhī
hóng
niǎo
zěn
jīn
mèng
zào
méi
huā
fēng
xiǎo
xìng
huā
fēng
xiǎo
hǎi
táng
fēng
hán
qiào
suì
suì
chūn
guāng
bèi
èr
shí
fēng
chuī
lǎo
liàn
huā
fēng
ěr
qiě
màn
dào

译文

春日里晴天固然美好,阴天也自有韵味。要是再添上些许、春雨的话就更加美妙了。如丝的春雨,绣出了枝头娇艳柔美的花朵。可怎么也经受不住、风肆意地吹打。梅花绽放时,风很轻柔。杏花盛开时,风也不大。等到海棠花开、风却突然变得寒冷陡峭。年年岁岁,那美好的春光,都被二十四番花信风吹逝了。楝花风啊、你暂且慢慢到来吧。

逐句剖析

"春晴也好":春日里晴天固然美好,

"春阴也好":阴天也自有韵味。

"著些儿、":要是再添上些许、

"春雨越好":春雨的话就更加美妙了。

"春雨如丝":如丝的春雨,

"绣出花枝红袅":绣出了枝头娇艳柔美的花朵。

"怎禁他、":可怎么也经受不住、

"孟婆合皂":风肆意地吹打。

"梅花风小":梅花绽放时,风很轻柔。

"杏花风小":杏花盛开时,风也不大。

"海棠风、":等到海棠花开、

"蓦地寒峭":风却突然变得寒冷陡峭。

"岁岁春光":年年岁岁,那美好的春光,

"被二十四风吹老":都被二十四番花信风吹逝了。

"楝花风、":楝花风啊、

"尔且慢到":你暂且慢慢到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解佩令·春》是宋代蒋捷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围绕春日景象展开,描绘了春晴、春阴、春雨等不同天气下的春光,以及梅花、杏花、海棠等花卉在风里的姿态。词人借景抒情,抒发对春光的喜爱,更感慨岁岁春光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悄然流逝,如“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饱含惜春之情。从分段看,上阕写春雨及对春光的影响,下阕聚焦不同花信风下的春景变化。此词以不同的惜春视角和精巧的自然意象运用,展现出蒋捷词风的清隽,其特点在于将对自然时序的敏锐感知融入词中,情感细腻且富有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反复:“春晴也好,春阴也好。”通过重复“也好”,强调无论春晴还是春阴,春天皆具美好特质,增强情感表达,突出词人对春天的喜爱。“梅花风小,杏花风小。”再次运用反复,突出梅花风、杏花风初期风势轻柔的特点,强化了这种风势状态在读者心中的印象,为后文海棠风的变化做铺垫。排比:“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此句运用排比手法,连续以“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三个结构相似的短句,强调无论晴天、阴天,还是春雨之时,春天都各有美好。通过这种整齐的句式排列,增强了语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词人对春天各种景致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为后文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做了铺垫。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春晴也好。春阴也好。梅花风小。杏花风小。”,词人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直接点明了春日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有着独特的美好之处。在这里,词人将春天比作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无论是展露笑颜(天晴)还是轻含愁绪(天阴),皆有动人之姿,恰似苏轼笔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无论是晴日里波光粼粼的明艳,还是雨幕中云雾缭绕的空灵,都美得让人沉醉。紧接着,“著些儿、春雨越好”更进一步,强调了春雨为春日增添的别样韵致。春雨贵如油,它如同大自然最温柔的使者,悄然降临。“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这一句堪称神来之笔,词人运用精妙绝伦的比喻,把春雨比作细腻的丝线,而那枝头上红嫩娇艳、袅袅娜娜的花朵,仿佛都是由这些丝线精心绣制而成。一个“绣”字,生动而传神地描绘出春雨滋润下,花朵蓬勃绽放、娇艳欲滴的姿态,将春雨对于春日繁花的滋养之功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美好的事物似乎总是难以长久,“怎禁他、孟婆合皂”笔锋陡然一转,打破了前文营造的美好氛围。“孟婆”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指代风,此句意思是说,尽管春光如此美好,却难以抵挡风的破坏。风会吹落花瓣,会使花儿失去原本的鲜艳色彩,让娇嫩的花朵凋零,为上片所描绘的美好春光增添了一抹无奈与遗憾的色彩,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片对于春风的进一步描写。从语言运用角度来看,这几句用词清新自然,简洁之中尽显雅致;从表达技巧而言,比喻的运用精妙生动;从内容主题方面,既抒发了词人对春日美好景致的由衷喜爱,又隐隐透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担忧与隐忧。下片:“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词人按照花信风的顺序依次道来。梅花绽放时,风势尚小,轻柔地吹拂着,仿佛生怕惊扰了那傲雪绽放的花朵;杏花盛开之际,风依旧温和,带着淡淡的花香,传递着春日的温柔讯息。然而,当海棠花期来临,情况却陡然变化,原本看似温顺的风,突然变得寒峭起来。这里,词人通过对不同花期风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气候的多变。“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这一句可谓是对春光流逝的沉痛喟叹。词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直接点明了春光在一年又一年不断更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悄然老去的残酷现实,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尽的无奈与惋惜之情。一年又一年,美好的春光就这样在风中渐渐消逝,让人徒唤奈何。“楝花风、尔且慢到”,则是词人在面对春光即将彻底消逝时,发出的不舍与挽留之语。因为楝花风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最后一番,它的到来,就意味着春天将彻底落下帷幕。词人在这里仿佛是在对着时光轻声哀求,希望时间能放慢脚步,让春天的美好能够再多停留一会儿。从形象塑造上看,词人以花信风为线索,巧妙地串联起春天不同阶段的变化;从表达技巧来说,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将自己对春天深深的眷恋与惜别之情融入到对春风的描写之中;从内容主题上,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情感,使读者也能深切感受到那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不舍与怅惘。

3. 作品点评

本词善用排比、重复手法。上片以整齐的句式,分别列举春晴、春阴、春雨,简洁明快地展现春日不同天气皆具美好;下片以及对“楝花风”的提及,通过排比,清晰呈现花信风的变化。这种手法的运用,使词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易于记忆和诵读,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感与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花上月令》

下一篇:宋·杨泽民《应天长·夭桃弄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