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鞍好为莺花住":骑马的时候总是为春日景物驻足,
# 莺花:莺啼花开,用以泛指春日景物。亦可喻指风月繁华。,雕鞍:雕刻花纹的马鞍。借指坐骑。
"占取东城南陌路":从开封城东闲逛到城南,
# 东城南陌:北宋都城开封城东、城南极为繁闹。亦可泛指繁华所在。
"尽教春思乱如云":任由春思迷乱如云,
"莫管世情轻似絮":不理会那像飞絮一样无足轻重的人情世态。
"古来多被虚名误":从古至今人们经常被虚名耽误,
"宁负虚名身莫负":但是宁可背弃虚名,也不能背弃自己。
"劝君频入醉乡来":来饮酒沉醉吧朋友,
# 醉乡:王绩《醉乡记》:“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朔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清。”
"此是无愁无恨处":这样才能摆脱忧愁和恨意啊。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属于抒情题材。该词上片描绘了东城南陌莺啼花放的春日美景,词人愿为这美景停留,任由春思如乱云般纷扰,却选择漠视如絮般轻薄的世情,体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下片感慨自古以来人们多被虚名耽误,表明宁愿舍弃虚名也不辜负自身的态度,最后劝人常进入“醉乡”,以寻求无愁无恨的心灵解脱之境,抒发了词人对坚守自我、超脱尘世的追求 。
2. 分段赏析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描绘出词人愿让坐骑为东城陌上莺啼花开的美景而停留,尽情赏玩此地春色。此处借景抒情,展现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留恋。“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则由景及情,写尽管春思如乱云般纷扰,但词人选择不去理会轻薄如絮的世态人情。运用比喻,将春思比作乱云,世情比作轻絮,生动表现出词人对世俗的超脱态度,不愿被繁杂世情所扰。“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直接抒情,感慨自古以来人们多被虚名耽误,明确表达出宁愿舍弃虚名,也不能辜负自身的主张,体现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与坚守自我的态度。“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以劝酒之语作结,将“醉乡”描绘成无愁无恨之地,邀请人们进入,进一步深化了超脱尘世、寻求心灵解脱的主题,给人以旷达之感。
上一篇:宋·蒋捷《燕归梁·风莲》
下一篇: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