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莲烛下匀丹雪":在散发着莲香的烛火下,她仔细地涂抹着细腻如白雪般的胭脂,
# 香莲烛:莲花形的蜡烛。匀丹雪:涂调脂粉。
"妆成笑弄金阶月":妆扮完成后,(女子)笑着逗弄金阶上的月光(自娱自乐)。
"娇面胜芙蓉":娇美的面容胜过盛开的芙蓉花,
"脸边天与红":脸庞边自然泛出的红晕,仿佛是上天赐予的。
"玳筵双叠鼓":华美的筵席旁摆放着两面鼓,
# 叠鼓:疑为羯鼓,古羯族乐器。唐南卓《羯鼓录》记载,其形如漆桶,下用小牙床承之。叠:一作揭。
"唤上华茵舞":(有人)唤(女子)到铺着鲜花图案的垫子上跳舞。
# 花茵:花褥。华:一作花。
"春浅未禁寒":春天刚刚来临,(天气)还经受不住寒冷,
"暗嫌罗袖宽":暗自嫌弃罗袖太过宽松。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香莲烛下匀丹雪。妆成笑弄金阶月”开篇两句描绘了女子妆扮的场景。“香莲烛下匀丹雪”,“香莲烛”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且带有香气的环境氛围,“匀丹雪”则细致地描绘出女子精心涂抹胭脂的动作,“丹雪”形象地将胭脂比作红色的粉末,如同雪花般细腻,展现出女子妆扮时的认真与细致。“妆成笑弄金阶月”,妆扮完成后,女子对着金阶上的月光露出笑容,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女子的俏皮与活泼,“笑弄”二字将女子的娇美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下文对其容貌的描写做了铺垫。“娇面胜芙蓉。脸边天与红”这两句直接描写女子的容貌。“娇面胜芙蓉”,将女子的面容比作盛开的芙蓉花,“胜”字突出了女子容貌的娇艳程度,芙蓉花本身就象征着美丽与纯洁,用此来形容女子,更凸显出她的美貌动人。“脸边天与红”,“天与”二字赋予了女子脸边红晕一种自然的、仿佛是上天恩赐的美感,生动地描绘出女子面容的红润与娇羞,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美丽形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下片:“玳筵双揭鼓。唤上花茵舞”场景转换到歌舞宴饮之中。“玳筵双揭鼓”,“玳筵”指华美的筵席,“双揭鼓”描绘出筵席旁摆放着两面鼓的场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热闹与喜庆的氛围。“唤上花茵舞”,“唤”字生动地表现出一种互动与邀请的意味,“花茵”指铺着鲜花图案的垫子,女子被唤到如此华丽的场景中跳舞,展现出一种欢快、热闹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在宴会中的活跃表现,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春浅未禁寒。暗嫌罗袖宽”结尾两句在热闹的场景中融入了女子的情感。“春浅未禁寒”,表面上是在描述春天刚刚到来,天气还比较寒冷的自然景象,但实际上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暗嫌罗袖宽”,“暗嫌”二字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感受,“罗袖宽”暗示女子可能因思念、忧愁或其他原因而消瘦,使得原本合身的罗袖变得宽松。这两句将热闹的歌舞场景与女子内心深处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情景交融,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情绪,使女子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让读者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上一篇:宋·王安石《别鄞女》
下一篇:宋·陆游《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