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lán
gān
wài
tiān
shuǐ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lán
gān
wài
tiān
shuǐ
zuó
hái
céng
chū
jiāng
míng
yuè
jiā
cháng
xiàng
yuè
yuán
shí
hòu
wàng
rén
guī
luó
zhuó
qián
xiāng
zài
jiù
shuí
jiào
gǎi
chūn
hèn
lǎn
tiáo
xián
yóu
yǒu
liǎng
háng
xián
lèi
bǎo
zhēng
qián

译文

回廊上的栏杆曲曲弯弯,外面的天色像水一样清澈湛蓝,昨天晚上,我也曾在这里凭倚栏杆。人们都把明月比作佳期,认为月满时人也会团圆,因此我每天都在这里倚眺望,盼望心上人早日回到身边。绫罗的衣服虽已穿坏,但以前的余情尚在,令我缅怀留恋,可是不知旅行在外的游子,是谁让他把初衷改变。一春以来,因为离愁别恨而满怀愁怨,也懒得抚筝调弦,还有那两行因闲愁而伤心的眼泪,滴落在那宝筝的面前。

逐句剖析

"曲阑干外天如水":回廊上的栏杆曲曲弯弯,外面的天色像水一样清澈湛蓝,

# 如:像。

"昨夜还曾倚":昨天晚上,我也曾在这里凭倚栏杆。

"初将明月比佳期":人们都把明月比作佳期,认为月满时人也会团圆,

# 初:刚分别时。

"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因此我每天都在这里倚眺望,盼望心上人早日回到身边。

# 归:归来,回来。,长:同常。

"罗衣着破前香在":绫罗的衣服虽已穿坏,但以前的余情尚在,令我缅怀留恋,

# 罗衣着破:着,穿。一作著。

"旧意谁教改":可是不知旅行在外的游子,是谁让他把初衷改变。

"一春离恨懒调弦":一春以来,因为离愁别恨而满怀愁怨,也懒得抚筝调弦,

"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还有那两行因闲愁而伤心的眼泪,滴落在那宝筝的面前。

# 闲泪:闲愁之泪。,犹有: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的《小山词》,是一首饱含怀人怨别之情的词。词的上阕,细腻勾勒出女主人公倚靠阑干、凝目望月、满心期盼远方之人归来的深情画面。而下阕笔锋一转,倾诉起女子惨遭遗弃的哀怨,这与上阕中她真挚的托付、痴心的等待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全词以质朴而深情的笔触,反复咏叹,将词人内心那转瞬即逝的欢愉与难以挣脱的悲戚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寄托了词人在坎坷落魄的人生境遇里,对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以及自身命运沉浮的深刻感慨,更借词中着力塑造的女子形象,隐隐透露出作者自伤孤独寂寞的悲怆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收录于《小山词》,它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编纂的词集,于元祐四年(1089年)整理成书。《小山词》的主题丰富多样,其一为追忆旧日恋情,字里行间满是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同时感慨人生如梦、虚幻无常,词中常常穿插梦境描写,以梦境之美好反衬现实人生之虚幻缥缈。其二,真实地呈现了下层女子的悲惨遭遇,展现出她们在生活中的无奈与悲哀,这也是《小山词》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词集中还有一类作品,着重抒发词人羁旅漂泊时的孤独寂寞与凄凉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是一首描写怀人怨别的词。此词运用质朴且饱含深情的言辞,反复倾诉着词人内心那如白驹过隙般的短暂欢愉,以及如影随形、难以挣脱的深沉悲哀。字里行间,寄寓着他在困顿潦倒、命运多舛的人生境遇里,对人情的凉薄、世态的炎凉以及自身身世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深刻喟叹与无尽感慨。

2.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着重刻画倚阑之景,却别出心裁地从“昨夜曾倚”着笔,如此一来,同样的话语,其内涵容量陡然倍增。这意味着,并非只有今夜独自倚阑,在那些漫长的夜晚里,又有多少个如“昨夜”一般,她孤独地倚靠在阑干旁呢!“天如水”一句,将夜空比作澄澈清凉的水,然而其真正用意并非单纯描绘天空,而是借这明净的天空巧妙引出皎洁的明月。“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两句,细腻地展现出女主人公对月怀人的深情。男子离去后便杳无音信,归期未定,她痴念成疾,便轻信了传统或当时流行的说法——月圆人团圆。于是,每逢月圆之夜,她便倚阑苦望,满心期待。词中描绘女主人公倚阑望月,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最终的绝望,独具匠心。“初将”即“本将”,这一表述已然暗含“后来却并非如此”的意味。然而词中并未直接点明这层转折,而是径直写“长望”,这其中自然蕴含着一次又一次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情感。“初”字起始,“长”字承接转折,这两个关键字眼,将一段时期以来望月的情事尽数囊括,生动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痴情与哀怨。过片“罗衣着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两句,道出女主人公在等待无望后,终于明白自己的痴想不过是一场虚幻。“罗衣着破”,可见时日之久;“前香在”,以罗衣上残留的香气比喻往日欢情的温馨难忘,委婉地表达出她对旧情的深深眷恋。“旧意谁教改?”这一问语,怨意满溢。人情易变,竟不如这残留的香气还能留存;易散的香气都比人情更为长久,这让词中的女主人公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结尾两句,点明了全词“离恨”的主旨。以“一春”强调离恨时间的漫长,以“懒调弦”“两行闲泪”描绘离恨的悲苦之深,将愁极无聊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春日本是情思缠绵之时,可她却日日为离恨所困扰,自然无心调弦弹筝。然而,百无聊赖之际,又只能对着筝弦黯然神伤。这种内心的苦恨,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陈延焯评价“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的确如此。此词运笔曲折往复,读来令人心魂摇荡,回味无穷。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人物心理刻画上极为细腻且生动传神,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词意哀伤婉转,如泣如诉,饱含着无尽的愁绪与怅惘。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毫无雕琢之痕,却以平实之语传递出深沉的情感。构思方面独具匠心,巧妙布局,使得全词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词中所蕴含的感情真挚浓烈,毫无虚假做作之感,能够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词刻画人物心理细腻生动,词意哀婉,语言质朴,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现代高磊、张艳玲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柴望《越王勾践墓》

下一篇:宋·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