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飘荡一虚舟":我羡慕你如一片轻舟自在飘游,
"来作钱塘十日游":来到钱塘作这十日的短暂停留。
"水洗禅心都眼净":西湖水涤净了禅心双眸澄澈,
"山供诗笔总眉愁":青山入诗却总教人蹙起眉头。
"雪中乘兴真聊尔":雪夜访戴的雅兴不过随性而至,
# 聊尔:姑且如此。,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春尽思归却罢休":暮春思归的念头终究未能罢休。
"何日五湖从范蠡":何时能随范蠡泛舟五湖归隐去,
"种鱼万尾橘千头":养万尾鲜鱼种千株橘树享清幽。
# 种鱼:相传范蠡曾作《养鱼经》一书,内有种鱼之法。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以"水洗禅心"(虚)与"山供诗笔"(实)形成意境反差,暗含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用典:尾联化用范蠡泛舟五湖典故,不露痕迹地托出归隐之志。比喻:以"虚舟"喻友人无拘心境,暗含《庄子》哲学意蕴。双关:"雪中乘兴"暗用王子猷访戴典故,既赞友人洒脱,又自嘲宦游身不由己。
下一篇:宋·刘过《自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