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sòng
zhāng
shān
rén
guī
péng
ché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xiàn
jūn
piāo
dàng
zhōu
lái
zuò
qián
táng
shí
yóu
shuǐ
chán
xīn
dōu
yǎn
jìng
shān
gōng
shī
zǒng
méi
chóu
xuě
zhōng
chéng
xìng
zhēn
liáo
ěr
chūn
jìn
guī
què
xiū
cóng
fàn
zhǒng
wàn
wěi
qiān
tóu

译文

我羡慕你如一片轻舟自在飘游,来到钱塘作这十日的短暂停留。西湖水涤净了禅心双眸澄澈,青山入诗却总教人蹙起眉头。雪夜访戴的雅兴不过随性而至,暮春思归的念头终究未能罢休。何时能随范蠡泛舟五湖归隐去,养万尾鲜鱼种千株橘树享清幽。

逐句剖析

"羡君飘荡一虚舟":我羡慕你如一片轻舟自在飘游,

"来作钱塘十日游":来到钱塘作这十日的短暂停留。

"水洗禅心都眼净":西湖水涤净了禅心双眸澄澈,

"山供诗笔总眉愁":青山入诗却总教人蹙起眉头。

"雪中乘兴真聊尔":雪夜访戴的雅兴不过随性而至,

# 聊尔:姑且如此。,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春尽思归却罢休":暮春思归的念头终究未能罢休。

"何日五湖从范蠡":何时能随范蠡泛舟五湖归隐去,

"种鱼万尾橘千头":养万尾鲜鱼种千株橘树享清幽。

# 种鱼:相传范蠡曾作《养鱼经》一书,内有种鱼之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虚舟”“钱塘”“五湖”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暗含自身宦海沉浮的感慨。诗中“水洗禅心”与“山供诗笔”的虚实对仗,“雪中乘兴”与“春尽思归”的时空转换,既呈现了苏轼特有的豪放诗风,又暗藏对范蠡归隐典故的巧妙化用,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精神追求与生命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以"水洗禅心"(虚)与"山供诗笔"(实)形成意境反差,暗含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用典:尾联化用范蠡泛舟五湖典故,不露痕迹地托出归隐之志。比喻:以"虚舟"喻友人无拘心境,暗含《庄子》哲学意蕴。双关:"雪中乘兴"暗用王子猷访戴典故,既赞友人洒脱,又自嘲宦游身不由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

下一篇:宋·刘过《自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