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ìng
zhōng
yóu
yuà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huáng
guā
cūn
xiāng
shā
bái
dào
liáng
mén
sōng
yīn
zhuǎn
zhěn
fēng
xuān
mèng
cháng
yīn
bìng
xián
shū
è
ān
xīn
shì
yào
gèng
fāng
dào
rén
jiē
qián
shuǐ
jiè
páo
zūn
zài
cháng

译文

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道袍只觉十分清凉。野寺里闭门休息任他松阴转移,斜倚枕头睡在有窗槛的小室午梦正长。因病得到闲暇确实不错,安心就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僧人不吝惜阶前甘洌的泉水,借给我容器让我随意品尝。

逐句剖析

"紫李黄瓜村路香":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

"乌纱白葛道衣凉":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道袍只觉十分清凉。

# 道衣:僧道所穿之服,亦指家居穿的道袍。,白葛:以葛的纤维织成的布,俗称夏布。,乌纱:本是官帽,至唐时,已逐渐流行于民间。

"闭门野寺松阴转":野寺里闭门休息任他松阴转移,

# 野寺:野外庙宇。

"欹枕风轩客梦长":斜倚枕头睡在有窗槛的小室午梦正长。

# 风轩:有窗槛的小室。,欹枕:斜倚枕头。欹:通“倚”,斜倚,斜靠。

"因病得闲殊不恶":因病得到闲暇确实不错,

# 殊不恶:确实不错。

"安心是药更无方":安心就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

# 安心是药:《景德传灯录》卷三:“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本意是安心要靠自己,不假外求,这里则进一步说,得病亦是心有未安的表现。

"道人不惜阶前水":僧人不吝惜阶前甘洌的泉水,

# 阶前水:指虎跑泉水,味极甘洌。,道人:这里指僧人。

"借与匏樽自在尝":借给我容器让我随意品尝。

# 匏樽:葫芦作的酒樽,泛指饮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病中游祖塔院》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紫李黄瓜的乡村风光、乌纱白葛道衣的诗人形象及野寺幽静,展现了一幅清丽脱俗的画面,诗人借此体悟因病得闲的妙处,并以“此心安处是良医”的哲理强调了内心平和的重要性,通过与僧侣的自然亲切交往,彰显了自己“近道”的内心境界,全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借景抒情与象征隐喻并用,细腻地表达了病中生活的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苏轼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因病愈心情转佳,游祖塔院有感而发,创作了《病中游祖塔院》一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内心平和的体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病中游祖塔院》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诗中描绘了紫李黄瓜点缀的乡村风光,以及身着乌纱白葛道衣的诗人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清丽、情调脱俗的画面。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苏轼巧妙地借助紫李黄瓜的乡村风光、乌纱白葛道衣的诗人形象,以及野寺的幽静清凉等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在病中的闲适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景物不仅色彩清丽,情调脱俗,而且与诗人的心境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对比:诗人身处幽静清凉的野寺之中,与尘世的喧嚣形成了无形的对比。这种对比不是通过直接描述尘世的嘈杂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诗人对野寺幽静氛围的描绘,以及自己因病得闲的闲适心境的抒发,间接地映射出尘世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苏轼以紫李黄瓜的乡村风光和乌纱白葛道衣的诗人形象为背景,这些色彩清丽、情调脱俗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然而,在这幅画面之中,诗人却是一个因病而闲的人。这种身份与所处环境的反衬,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深刻展现了苏轼委运任化、安闲自适的心境,他认为人间万事得失难定,患病虽看似失去,却也因此获得安闲,这种态度让他能淡然面对世间矛盾,保持精神上的平和。首联“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通往祖塔院的村路风光,紫李黄瓜的色彩与香气扑面而来,诗人身着乌纱帽与白葛衣,感受着夏日的清凉,其中乌纱帽与白葛衣的对比,更突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洒脱。颔联“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转而描写诗人在野寺中的情景。他因病闭门,倚枕而眠,在风轩中享受着悠长的梦境,醒来时发现窗外的松阴已悄然转移。这一联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静谧寺庙中的闲适生活。颈联“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诗人直接抒发因病得闲的感悟,认为安心便是最好的药方,无需再求他法。这种观念与佛家思想相契合,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尾联“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收尾,描述了和尚慷慨借水,让他得以自由品尝虎跑泉水的情景。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和谐关系,更体现了他内心的自在与满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寺庙氛围以及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苏轼在病中游览祖塔院时的悠闲与超脱,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和对内心平和的深刻感悟。

4. 作品点评

《病中游祖塔院》的构思精巧,先从寺前路上的紫李黄瓜等景物及诗人装束写起,再转向寺后情景与诗人病中情事,巧妙融入祖师慧可安心之法,以此映射诗人自身病情。随后,诗人将自身与院僧相联系,最终归结到品饮虎跑寺的泉水。这一结构清晰且富有层次,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写诗范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种已居然剑南派。然剑南别有安身立命之地,细看全集自知。杨芝田专选此种,世人以易于摹仿而盛传之,而剑南之真遂隐。

清纪昀

# 不须矜才使气,兴会所到,后人自百摹不到,笔底定有神力护持。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蔡伸《浪淘沙·楼下水潺湲》

下一篇:宋·张耒《鸣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