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水潺湲":楼阁下的流水缓缓流淌。
"楼外屏山":楼阁外的群山如屏风般排列。
"淡烟笼月晚凉天":轻淡的烟雾笼罩着月亮,正是傍晚凉爽的时节。
"曾共玉人携素手":曾经与你一起牵着素手,
"同倚阑干":并肩倚靠在栏杆上。
"云散梦难圆":云朵消散后,团圆的美梦也难以圆满。
"幽恨绵绵":心中深沉的怨恨,绵绵延续不断。
"旧游重到忍重看":旧地重游,实在不忍心再去仔细端详。
"负你一生多少泪":辜负了你一生的多少泪水,
"月下花前":都留在了月下花前的时刻。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楼下水潺湲”以流水声起兴,潺潺水声本是自然之音,却暗含孤寂,无人共赏的流水,已隐隐透出孤独。“楼外屏山”承接写景,“屏山”如屏风般层叠的山影,为画面增添朦胧层次。“淡烟笼月晚凉天”进一步渲染氛围,轻烟笼罩着月亮,暮色中的凉意漫溢,构成清冷空寂的画面,为后文回忆作铺垫。“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笔锋一转,由景及人。“玉人”代指爱人,“素手”突出其柔美,“携”“倚”二字细节生动,勾勒出两人并肩依栏的温馨画面。此句以“曾共”引出回忆,与眼前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更显今日孤独之深。下片“云散梦难圆”紧承上片回忆,“云散”比喻分离,曾经的相聚如云般消散,连梦境都难以圆满,道尽现实的无奈。“幽恨绵绵”直抒胸臆,“幽恨”二字点出内心隐秘而持久的痛苦,情感更显沉郁。“旧游重到忍重看”写故地重游的矛盾心理:曾与爱人共游的旧地,如今重到却不敢多看,每一处景物都藏着回忆,每一眼都刺痛心扉,“忍”字将思念与痛苦交织的复杂心情写得细腻。结句“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收束全词,情感喷薄而出。“负你”二字直陈愧疚,“一生多少泪”以数量之巨强调对爱人的亏欠;“月下花前”呼应上片“淡烟笼月”的场景,昔日共赏的浪漫之地,如今只剩独自垂泪的悔恨。此句将今昔对照、物是人非的怅惘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下一篇: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