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chuī
cán
yān
fēng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chuī
cán
yān
fēng
xuān
míng
yuè
shàng
lián
lóng
yīn
jīng
yuǎn
rén
hái
yuǎn
zòng
xīn
tóng
qǐn
wèi
tóng
qíng
chōng
chōng
yún
guī
rèn
zōng
zhǐ
yīng
zēng
xiàng
qián
shēng
ài
yuān
yāng
liǎng
chù
lóng

译文

夜色温柔,一阵莫名的清风吹散了薄雾。我看着窗棂和丝帘之外的一轮圆月,一直在思念着你。离愁别绪,我感到异常忧伤,现在我与你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我担忧你仍对我情意未定,我更知道即使我们能结同心,恐怕也不能终成眷属。思情切切,意绵绵,我想化为云儿,伴着万缕情丝,去追随你的步伐。只是万水千山,连云儿也找不到你归去的路途。奈何只是因为在前生的时候,爱把一对鸳鸯养在两个笼子里。

逐句剖析

"吹破残烟入夜风":夜色温柔,一阵莫名的清风吹散了薄雾。

# 吹破残烟入夜风:此句为倒装,即“入夜风吹破残烟”,意谓入夜后微风吹散了傍晚时的薄雾。残烟,指烟霭,夜幕降临时的雾气。

"一轩明月上帘栊":我看着窗棂和丝帘之外的一轮圆月,一直在思念着你。

# 帘栊:闺阁。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一轩:一轮。轩:长廊上的窗户。

"因惊路远人还远":离愁别绪,我感到异常忧伤,现在我与你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我担忧你仍对我情意未定,

"纵得心同寝未同":我更知道即使我们能结同心,恐怕也不能终成眷属。

# 纵得:即便。

"情脉脉":思情切切,意绵绵,

# 脉脉:情意绵绵,凝视不语得样子。《古诗十九首·摇摇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意忡忡":我想化为云儿,伴着万缕情丝,去追随你的步伐。

#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只是万水千山,连云儿也找不到你归去的路途。

# 碧云归去认无踪: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休上人怨别》:“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后以“碧云归去”为别离之语,此指与妻子分别。碧云,碧空中得云,喻指远方或天边,多用来形容离愁别绪。

"只应曾向前生里":奈何只是因为在前生的时候,

# 只应曾向前生里:“只应”二句:是说男女情事须有缘分,前世有缘今世才能相厮相守。前生,佛教认为人有三生,即前生、今生、来世。生,亦作“世”。前生即前一辈子,对今生而言。唐寒山《诗》之四十一:“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曾:一作会。

"爱把鸳鸯两处笼":爱把一对鸳鸯养在两个笼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是宋代柳永创作的一首词。其上片共四句,开篇两句着力写景,营造氛围,后两句笔锋一转,直抒胸臆。下片的亮点集中在后两句,“前生有缘爱自可相期”,此句既是词人自我慰藉之语,饱含在困境中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又是虔诚祝祷之辞,寄愿世间真情终得圆满;更是满怀期待的心声,盼望着美好缘分如期而至,与“愿天下有缘得都成了眷属”表意相近,瞬间升华了整首词的格调,值得反复品味。整首词虽篇幅短小,却将深沉情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如今已难以考证。柳永词作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贴近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从这一角度推断,这首词大概率是柳永年少时离开汴京,在漂泊途中思念家中妻子时写下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爱情词。词人借残烟、夜风、轩窗等景象抒情,尤其是下片后两句表达了对前生有缘之人可再续前缘的自慰、祝祷与期待,展现出深沉的眷恋。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上片前两句“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借夜风、明月等清冷之景,融入词人孤寂之情,奠定思念基调;后两句“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将漂泊惊觉、同寝不得的无奈心绪与前路、现状之景相融。下片“清脉脉,意忡忡”直抒胸臆后,“碧云归去认无踪”又以碧云消散之景,映衬远人难寻的凄凉,使景语皆情语,情与景相互交融。化用:“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化用了前世今生、鸳鸯意象等元素。柳永在此处打破常规,不写现世团圆,反倒说前世“爱把鸳鸯两处笼”,以此暗示今生与爱人分离、饱受相思之苦是前世“孽缘”报应。这种独特化用,既给全词增添宿命感,又在无奈自嘲中深化痴情,把传统意象与新颖构思结合,让词句别具韵味。首尾呼应:开篇“吹破残烟入夜风”描绘残烟被夜风驱散的画面,营造出清冷孤寂氛围,为全词奠定基调;结尾“碧云归去认无踪”中,碧云悠悠归去、了无踪迹,恰似残烟消散般无影无形,不仅在画面上遥相呼应,更以景衬情,强化了心爱之人离去、无处寻觅的惆怅之感,使整首词结构更为紧密,情感表达一气呵成。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描绘景致,“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清风徐来,吹散了残余的雾气,夜色渐深,明月缓缓升起,洒下清辉,照映在帘栊之上。一个“上”字堪称精妙,既勾勒出月亮攀升的动态,又带出月光照临的静态画面,景中满是清冷孤寂之感,为全词奠定下基调。随后“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惊”字宛如一道锐利的光,划破了柳永漂泊日久而渐生麻木的心,让他陡然惊觉,相隔的路途遥远,而心上人更是遥不可及;“纵”字则进一步强化无奈,即便彼此心心相印,却无奈无法同榻共眠,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读来真切动人。从语句形式而言,这两句对仗工整,类似“流水对”,词句间情意缱绻不绝,且“路远”至“人还远”层层递进,“心同”与“寝不同”逆反对照,把婉转情思展现得淋漓尽致。下片起首“清脉脉,意忡忡”,直白地道出词人内心情意的状态,为后续抒情拉开序幕。“碧云归去认无踪”,看似写景,实则融情于景,与开篇“吹破残烟”遥相呼应,既可视作词人“清脉脉,意忡忡”时的心境投射,又确是眼前碧云消散、了无踪迹的实景,寄寓着心上人远在天边、无处寻觅的凄凉,意蕴悠长。结尾“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这是词人在“清脉脉,意忡忡”情绪下的自我调侃,将今生饱受的离别之苦,诙谐地归咎于前世“两处笼”鸳鸯的孽缘,看似认命,实则饱含泪水,背后是无可奈何,却也暗示出他甘愿为这份爱情承受相思熬煎、矢志不渝的痴心,令人动容。

4. 作品点评

柳永这首《鹧鸪天》篇幅不长,情意却深厚。它舍去长调慢词的缠绵事件、百转情路,写得简洁明了。单看此词,因其风格与柳永常作迥异,很难相信出自他手,而这正凸显柳词风格、形式的多样,尽显其才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词写行人对妻子的思念,明白晓畅,清新可喜。

现代薛瑞生《柳永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汝愚《柳梢青·西湖》

下一篇:宋·释文珦《欹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