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ǎn
jiàng
chún
·
·
yuè
quē
huā
cán

朝代:宋作者:蔡伸浏览量:2
yuè
quē
huā
cán
shì
jiān
shì
nán
shuāng
měi
lái
xiāng
duì
jiǔ
tán
qīng
lèi
diǎn
qíng
zhōng
xiāo
jìn
yīng
xióng
fán
lóng
wài
yān
shuǐ
hǎo
zuò
piān
zhōu

译文

明月残缺,花儿凋零,世间的乐事总难两全其美。夜晚与你相对而坐,举起酒杯,却弹落满襟清泪。心中一点深情痴念,销蚀尽了英雄的豪迈气概。不如挣脱世俗的樊笼,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江湖山水之间,甘愿以一叶小舟为伴,筹划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

逐句剖析

"月缺花残":明月残缺,花儿凋零,

"世间乐事难双美":世间的乐事总难两全其美。

"夜来相对":夜晚与你相对而坐,

"把酒弹清泪":举起酒杯,却弹落满襟清泪。

"一点情钟":心中一点深情痴念,

"销尽英雄气":销蚀尽了英雄的豪迈气概。

"樊笼外":不如挣脱世俗的樊笼,

"五湖烟水":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江湖山水之间,

"好作扁舟计":甘愿以一叶小舟为伴,筹划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点绛唇·月缺花残》是宋代词人蔡伸创作的一首词。上阕以“月缺花残”的残缺之景起兴,叹世间乐事难双美,继而描绘夜来相对把酒、弹洒清泪的画面,尽显哀伤惆怅,营造出痛苦无奈的氛围,奠定全词情感基调。下阕承接上阕情感,指出一点情钟便销尽英雄气,随后笔锋一转,望向樊笼之外的五湖烟水,生出作扁舟逍遥的念头,在哀伤中又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有摆脱困境之意。通过描绘月缺花残的衰败之景,以及夜间两人相对,把酒落泪的伤情场景,世间美好事物难以两全的遗憾和主人公深陷情感困扰、壮志消沉的心境,表达了在情感挫折与现实困境下,对自在逍遥人生的憧憬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月缺花残,世间乐事难双美”,描绘出一幅残缺衰败之景,以月缺、花残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不圆满,进而感慨世间乐事往往难以两全其美,奠定了全词哀伤、怅惘的基调。“夜来相对。把酒弹清泪”,则将这种哀伤具体化,在夜晚时分,两人相对,借酒浇愁,泪水不禁滑落,生动地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通过对人物动作和神态的刻画,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悲伤情绪的浓烈。下片“一点情钟,销尽英雄气”,揭示出情感对人的强大影响力,仅仅一点点的深情眷恋,便能让英雄之气消磨殆尽,体现出爱情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壮志豪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樊笼外。五湖烟水。好作扁舟计”,则是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与自由的美好愿景,“樊笼”象征着束缚与禁锢,而“五湖烟水”代表着广阔自由的美好天地,主人公渴望摆脱眼前的困境,像范蠡一样驾着扁舟,投身到那自由的江湖之中,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厌倦。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情感的哀怨、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憧憬巧妙融合,情感真挚且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智圆《庭竹》

下一篇:宋·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