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
·
yīng
zhōu
biān

朝代:宋作者:蔡伸浏览量:3
yīng
zhōu
biān
róng
chéng
xià
jiǒng
rán
shuǐ
xiù
shān
míng
xiǎo
zhōu
shuāng
jiǎng
fǎng
访
yún
yīng
jīng
lán
qīn
hǎo
mèng
kāi
zhū
xiào
xiāng
yíng
liáng
xiāo
yǒng
nán
chuāng
hào
yuè
jiù
zhào
pīng
tíng
bié
lái
xiàn
hèn
chí
bēi
huǎng
ruò
hún
jīng
chuàng
shà
shí
xiāng
jiàn
yòu
cǎn
qíng
hái
shì
cōng
cōng
chóng
xié
shǒu
dīng
níng
jiā
zài
bǎo
chāi
luán
jìng
duān
píng
shēng

译文

在鹦鹉洲的旁边,芙蓉城的下方,那里山水格外清秀明丽。划动着双桨的小船,特意前去拜访云英。惊扰了她的好梦,她打开红色的房门、微笑着前来迎接。美好的夜晚漫长,南窗透进的皎洁月光,依然照着她美好的身姿。分别以来,心中有无限的怨恨,拿着酒杯想要倾诉,却仿佛魂魄都被惊动。悲伤于短暂的相见,又为惨痛的离别之情而伤感。依旧还是要匆匆离去,再次握住对方的手、轻声细语地叮嘱。相聚的美好日期已定,以宝钗鸾镜为信物,定不会辜负这一生的深情。

逐句剖析

"鹦鹉洲边":在鹦鹉洲的旁边,

"芙蓉城下":芙蓉城的下方,

"迥然水秀山明":那里山水格外清秀明丽。

"小舟双桨":划动着双桨的小船,

"特地访云英":特意前去拜访云英。

"惊破兰衾好梦":惊扰了她的好梦,

"开朱户、":她打开红色的房门、

"一笑相迎":微笑着前来迎接。

"良宵永":美好的夜晚漫长,

"南窗皓月":南窗透进的皎洁月光,

"依旧照娉婷":依然照着她美好的身姿。

"别来":分别以来,

"无限恨":心中有无限的怨恨,

"持杯欲语":拿着酒杯想要倾诉,

"恍若魂惊":却仿佛魂魄都被惊动。

"怆霎时相见":悲伤于短暂的相见,

# 怆:一作念。

"又惨离情":又为惨痛的离别之情而伤感。

"还是匆匆去也":依旧还是要匆匆离去,

"重携手、":再次握住对方的手、

"密语叮咛":轻声细语地叮嘱。

"佳期在":相聚的美好日期已定,

"宝钗鸾镜":以宝钗鸾镜为信物,

"端不负平生":定不会辜负这一生的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鹦鹉洲边》是宋代蔡伸创作的一首词。上阕描绘了鹦鹉洲边、芙蓉城下山水明丽,词人乘舟访云英,云英好梦被惊破后开门相迎,良宵月光映照其娉婷身姿,尽显相聚之喜;下阕笔锋一转,写别后的无限愁恨,相见短暂又要分离,令人怆然,分别时虽重携手密语叮咛,定下佳期,却仍难掩离情之苦。整首词通过相聚与分离的场景转换,表达了词人对云英的深厚爱意,以及对离散的无奈和对未来相聚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鹦鹉洲边,芙蓉城下,迥然水秀山明”,词人开篇点明地点,描绘出鹦鹉洲和芙蓉城周围山水秀丽的景色,为下文与云英的相遇渲染出美好的氛围,烘托出词人愉悦的心情。“小舟双桨,特地访云英”,表明词人专程乘舟前来拜访云英,突出对云英的重视与思念。“惊破兰衾好梦,开朱户、一笑相迎”,以细腻笔触描写云英的反应,好梦被惊破后,她打开房门,面带笑容迎接词人,生动展现出两人相见时的惊喜与亲切,画面温馨动人。“良宵永,南窗皓月,依旧照娉婷”,描绘出相聚的美好夜晚,明月透过南窗,映照在云英美丽的身姿上,营造出静谧、美好的氛围,流露出词人对眼前情景的陶醉与珍惜。下阕:“别来,无限恨,持杯欲语,恍若魂惊”,笔锋急转,从相聚的美好过渡到别后的痛苦。词人手持酒杯,想要诉说别后的思念与怨恨,却因情绪激动,仿佛魂魄都受到震动,深刻表现出分别之久和思念之深。“怆霎时相见,又惨离情”,直接抒发对相聚时间短暂,又要面临分离的悲伤与无奈,“怆”“惨”二字强化了这种情感。“还是匆匆去也,重携手、密语叮咛”,描述分别时的场景,尽管不舍,但还是要匆匆离去,两人再次携手,低声诉说着彼此的叮嘱,体现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佳期在,宝钗鸾镜,端不负平生”,定下未来相聚的佳期,以宝钗鸾镜为信物,表达出对这段感情的坚定信念,相信最终不会辜负彼此的深情,给整首词在悲伤的基调中增添了一丝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下一篇:宋·史达祖《于飞乐·绮翼》

猜你喜欢